母乳喂養間或加點配方奶粉,100天時就出了兩顆小牙,現在該如何更好喂養?
熱心網友
嬰幼兒體重、身長計算公式及頭圍發育標準 體重: 小于6個月嬰兒體重=出生時體重(kg)+月齡×0.7(kg) 7~12個月嬰兒體重=6kg+月齡×0.25(kg) 2歲~青春期前=年齡×2+8(kg) 身長: 出生時50cm 1歲75cm 2歲85cm 2歲以后年平均增長5cm~7cm 2歲~12歲身高計算公式=年...
熱心網友
嬰幼兒體重、身長計算公式及頭圍發育標準 體重: 小于6個月嬰兒體重=出生時體重(kg)+月齡×0.7(kg) 7~12個月嬰兒體重=6kg+月齡×0.25(kg) 2歲~青春期前=年齡×2+8(kg) 身長: 出生時50cm 1歲75cm 2歲85cm 2歲以后年平均增長5cm~7cm 2歲~12歲身高計算公式=年齡×7+70cm 頭圍: 出生時33cm~34cm 1歲46cm 2歲48cm 5歲50cm 15歲接近成人54cm~58cm 嬰兒期是人一生中生長發育最快的時期,常被稱為生長發育的第一高峰期。 一、體格生長發育 1.體重 新生兒出生體重平均為3.2kg(2.5~4.0kg)。低于2.5kg則稱之為低出生體重兒。在營養充足及無疾病干擾的情況下,足月胎兒通常在出生后3~6月內進入預定的生長曲線通道, 沿著其遺傳因素預先決定的生長曲線(或稱為生長軌跡)生長。而低出生體重兒及高出生體重則往往需要接近一年或以上才能步入預定的生長軌跡。 在出生的頭幾天,通過喂養進入體內的水分不足,加上嬰兒尚未適應宮外環境,水分的丟失增加而引起嬰兒體重生理性下降。通常3~4天時達最低點,丟失量一般不超過出生體重的10%,約7~10天恢復到出生前體重。隨后的一年時間里保持高速增長。前6個月的嬰兒,體重平均每月增長0.6kg,在頭4~6個月時體重增至出生時的2倍。后6個月平均每月增長0.5kg,1歲時到達或超過出生時的三倍(>9kg)。嬰兒體重可按下面公式估計: 前半歲體重(kg) = 出生時體重+月齡×0.6 后半歲體重(kg) = 出生時體重+3.6 +(月齡-6)×0.5 2.身長 是反映骨骼系統生長的指標,為從頭頂部至足底的垂直長度。足月新生兒平均身長為50cm。在1歲時增長約50%,達75cm。 3.頭圍和胸圍 頭圍是指自眉弓上方最突出處,經枕后結節繞頭的周長。它反映腦及顱骨的發育狀態。出生時頭圍平均約34cm(男略大于女),比胸圍略大1~2cm。嬰兒期平均每月增長1cm。胸圍是胸廓及胸肌發育程度的指標。出生時比頭圍小,但增長速度快,至6個月至1歲時,胸圍和頭圍基本相等,稱之為胸圍交叉。胸圍交叉的時間愈早,反映嬰兒的身體愈健康。 由于人體體格的發育同時受遺傳及環境因素的影響,對于那些遺傳性體格較小的嬰兒,在某一特定的時間測定的體格指標值往往難以反映其營養狀態。而在不同時間多次測定的體格指標所得出的個體生長曲線,并將個體生長曲線與群體的生長曲線比較,才能判斷個體是否偏離其特定的生長軌跡,從而判斷該個體是否出現生長受限、正常或追趕生長。 二、器官及系統發育 新生兒的消化器官已俱全,但發育未成熟,功能尚未健全。 1.口腔 嬰兒的口腔狹小,嘴唇粘膜的皺折很多,兩頰部有兩塊豐富的脂肪,有利于嬰兒吸吮。新生兒的涎腺發育欠成熟,唾液分泌較少,口腔內粘膜干燥易受損。同時唾液中淀粉酶含量低,不利于消化淀粉。到3~4個月時唾液腺逐漸發育完善,唾液分泌量增加,5~6個月時顯著增加,唾液往往流到口腔外,形成生理性淌口水。同時唾液中的淀粉酶也逐漸增加,消化淀粉類食物的能力增強。從6個月起,唾液的作用更為增強,這時嬰兒逐漸可以吃些軟質及固體的食物,同時咀嚼又可刺激唾液的分泌。 2.胃 新生兒的胃呈水平狀,沒有彎曲,形狀不一,容量較小。胃賁門的括約肌弱,而幽門部的肌肉較緊張,因此在吸飽奶后受振動則易導致胃中奶的溢出或嘔吐。正常足月兒胃容量約為25~50ml,于出生后第10天時可增加到約100ml,6個月約為200ml,1歲時達300~500ml。新生兒的胃液和胃酸的量也較少,胃蛋白酶的活力弱,凝乳酶和脂肪酶含量少,因此消化能力受限,胃排空延遲。水在胃內排空的時間為1~1.5小時,人乳為2~3小時,牛奶則更長,為3~4小時。 人體在胚胎19周開始分泌胃酸,34周開始分泌胃蛋白酶。出生后頭兩天內胃蛋白酶、胃酸、促胃液素進一步增多。數天后,胃蛋白酶和胃酸回到較低水平。生后4個月內,胃蛋白酶與胃酸緩慢提高。胃蛋白酶和胃酸水平的升高與體重成正比,因此它們的量可用體重單位(kg)計算。 新生兒胃液內并不含有凝乳酶,這與以前所認識的不同。足月兒胃粘膜雖較薄,但胃壁細胞群數量以單位面積計算,較成人為多。出生頭4個月,胃酸、胃蛋白酶內因子受刺激后,分泌量較嬰兒后期為多。 3.腸 新生兒的小腸約為自身長度的6~8倍,至成人時僅為自身長度的4.5倍。腸壁肌層薄弱,彈力較小,腸粘膜的血管及淋巴豐富,通透性強。粘膜的絨毛較多,吸收面積與分泌面積均較大,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新生兒的消化道已能分泌消化酶,但消化酶的活力相對較差。特別是淀粉酶,胰淀粉酶要到出生后第4個月才達到成人水平。胰腺脂肪酶的活力亦較低,肝臟分泌的膽鹽較少,因此脂肪的消化與吸收較差。但消化蛋白的能力較好。 4.腎 嬰兒必須由自身的腎臟來完成代謝產物的排泄及維持體內環境的穩定。新生兒期的腎臟已具有與成人數量相當的腎單位,但結構尚不成熟。腎小球的濾過率僅為成人的1/4 ~ 1/2,腎小管的回收、分泌及酸堿調節功能也較弱。尿的濃縮能力、尿素及鈉的排除能力有限。因此,相對于其它代乳食品,母乳的腎溶質負荷相對較低,目的是與嬰兒腎臟的發育的成熟程度相適應。如新鮮牛奶蛋白質或礦物質濃度過高,則增加腎臟負擔,易發生水腫及血中尿素升高。
熱心網友
我的寶寶外號胖胖,5個月時68CM,18斤,你的寶寶更厲害
熱心網友
只要寶寶身體好,精神好,吃得睡得,沒有其他問題,偏重點也沒有太大的關系.不必擔心.
熱心網友
你的寶寶的確有些重。下面是如何給寶寶添加輔食,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寶寶出生以后,主要吃乳類食物,但隨著寶寶的長大,只靠母乳或牛乳一種食物已不能滿足他們的全部營養需要了,因此,必須及時地給寶寶添加輔食,以提供寶寶生長發育所必需的營養素。那么,應該怎樣添加輔食呢? 一、要根據寶寶的月齡按期添加。一般地,1-3個月添加的輔食有糖、菜湯、稀米湯、果汁、蛋黃、魚泥等;4-6個月添...
熱心網友
你的寶寶的確有些重。下面是如何給寶寶添加輔食,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寶寶出生以后,主要吃乳類食物,但隨著寶寶的長大,只靠母乳或牛乳一種食物已不能滿足他們的全部營養需要了,因此,必須及時地給寶寶添加輔食,以提供寶寶生長發育所必需的營養素。那么,應該怎樣添加輔食呢? 一、要根據寶寶的月齡按期添加。一般地,1-3個月添加的輔食有糖、菜湯、稀米湯、果汁、蛋黃、魚泥等;4-6個月添加的輔食有菜泥、爛米粥、魚松、蛋羹等;7-9個月添加的輔食有肉泥、肝泥、豆腐、面片、菜粥等;9-12個月添加的輔食有龍須面、爛飯、餛飩等。 二、添加的量要由少到多。如3個月時添加蛋黃,開始時是蠶豆大小,服3-4天后,未出現消化功能紊亂,可增添至1/4個,以后每周增加1/4個,滿4個月時可增加到1個。 三、添加輔食后要注意觀察寶寶的皮膚,看看有無過敏反應,如皮膚紅腫,有濕疹,應停止添加這種輔食。此外,還要注意觀察寶寶的大便,如大便不正常也應暫停添加這種輔食,待其大便正常,無消化不良癥狀后,再逐漸添加,但量要小。 四、注意衛生。給寶寶添加的輔食最好現吃現做,如不能現吃現做,也應將食物重新蒸煮。添加輔食的用具要經常消毒,以防病毒侵入寶寶體內引起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