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女兒五個月俯位發現大腿上有一條紋不對稱,看書上說這樣有先天性髖位脫臼的可能。其他方面都挺好。我不知怎么辦?

熱心網友

因現在未實施全面新生兒髖關節篩檢的關系,國人的脫臼大多在開始走路前后才被發現,有些甚至二、三歲或更大才找醫師治療,此時治療不僅麻煩,常需手術,結果也較不理想。 早期診斷可靠Ortolani氏復位法以及Barlow氏脫位法作檢查,嬰兒逐漸成長時,這兩個檢查就變得不明顯。外觀上可以看到的就是兩腳長短不齊,大腿外張受限,走路跛行 。X光在剛出生時幫忙不大,四個月大以后就比較有診斷價值。出...

熱心網友

因現在未實施全面新生兒髖關節篩檢的關系,國人的脫臼大多在開始走路前后才被發現,有些甚至二、三歲或更大才找醫師治療,此時治療不僅麻煩,常需手術,結果也較不理想。 早期診斷可靠Ortolani氏復位法以及Barlow氏脫位法作檢查,嬰兒逐漸成長時,這兩個檢查就變得不明顯。外觀上可以看到的就是兩腳長短不齊,大腿外張受限,走路跛行 。X光在剛出生時幫忙不大,四個月大以后就比較有診斷價值。出生后六個月以內診 斷出來時,可利用帕氏吊帶(Pavilikarness)治療,這種吊帶方便而有效,一點也不痛苦 。若是走路后才發現時,多需于麻醉下復位及包膏,之后尚需穿支架,直到髖部發育 完全為止。一歲半以上發現者,相當高比例須手術治療,而且年紀愈大,手術愈困難 ,結果也較不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