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女兒五個月俯位發現大腿上有一條紋不對稱,看書上說這樣有先天性髖位脫臼的可能。其他方面都挺好。我不知怎么辦?
熱心網友
先天性髖關節脫位的主要癥狀:1、先天性髖關節脫位的最早表現是髖的外展外旋受限制,即讓孩子平躺于床上,先將其膝蓋彎曲至90度,后將髖部緩慢外展,不能平置于床上。此外,如果單冊脫位的還可見到患脫位的下肢比另一冊短。因此,如果孩子學走路前見到這樣的癥狀時,就要想到孩子是否患先天性髖關節脫位的可能,應該及時帶孩子到醫院檢查。2、如果孩子已經開始學步,看到孩子行走時出現“鴨步狀態”,及孩子在走路時身體向兩冊一搖一擺,猶如鴨子在走路;而站立時可以看出孩子腰部向前凸出的特別明顯,就要考慮孩子有可能患先天性髖關節脫位。3、孩子1歲以上時發現有異常的步態。雖然沒有“鴨行”狀態,但在走路時一蹺一蹺的姿態,除了跛行外,孩子其他表現正常,沒有因疼痛哭鬧的表現,也應及時帶孩子到醫院檢查。先天性髖關節脫位的治療越早效果越好。盡可能在孩子出生6個月內就給予治療。如果能在新生兒期發現,可以避免手術,用吊帶或手法復位再用支架治療;稍大一些則需要上“蛙形”石膏。一般1歲內的孩子一般需要麻醉,也不需要任何手法整復,只需要用夾板將患兒的髖部固定于某一部位。1-3歲的孩子則往往需要用手法整復或用牽引來整復。如延遲到4歲后進行整復,孩子需要進行手術,將遭受很大的痛苦,效果也不如早期的治療。
熱心網友
要去醫院拍片子,越早治療越好,我家的是男寶寶,也得了這個病,我快愁死了,發我郵件吧,互相聊聊,helenhanlin@
熱心網友
建議到醫院檢查一下。如果是脫位還要石膏固定,那就麻煩了。
熱心網友
早期發現先天性髖關節脫位 先天性髖關節脫位是孩子在出生時就有的股骨頭從髖臼滑出的疾病。由于脫臼程度的不同,本病可分為:(1)完全性脫位;(2)半脫位;(3)脫位前期,即主要表現為髖臼頂比較傾斜,它可以隨時發生完全脫位或半脫位。先天性髖關節脫位可以雙側同時發生,也可單側存在。女孩的發病率顯著高于男孩。它和外傷等引起的不同,沒有疼痛感。而且在孩子未能走路時,又不容易看出異常的表現,因此不易被父母所發現。 先天性髖脫位的治療愈早效果愈好。盡可能地在孩子出生6個月內就能得到治療。1歲內的孩子不需要麻醉,也不需要任何手法整復,只需用夾板將患兒的髖部固定于某一部位6-9個月就行。1-3歲的孩子則往往需用手法整復或用牽引來整復。如若延遲到4-7歲,則無特殊治療,要到8歲后才能進行手術,孩子將受到更大的痛苦。 那么,如何早期發現先天性髖關節脫位呢? 先天性髖關節脫位的最早表現是患髖的外展外旋受限制,即將患例的髖部曲屈至90°,外展下肢不能平置于床上。此外,如是單側脫位,還可見到患側的下肢較健側為短。因此,如在孩子學走路前見到這樣的癥狀時,就要想到孩子患有本病的可能,這時就應帶孩子到醫院檢查。如孩子在學習步路時,則可看到孩子行走時呈典型的“鴨步狀態”,即孩子在走路時身體向兩側一搖一擺,猶如鴨子走路;而在站立時則可見到患兒的腰部向前凸出得特別明顯。如是一側脫位,患兒雖無“鴨行”狀態,但由于兩下肢不等長,患側較短,因而在走路時呈一蹺一蹺的。除了跛行外,患兒與正常兒童的生活完全一樣,也沒有疼痛的訴說。因此對1歲以上的孩子發現有異常的步行狀態時,也應及時帶孩子去醫院檢查,以明確是否患有本病的可能。 。
熱心網友
你焦急也沒有用,看孩子以后的情況吧,即使長不出來還可以有手術的機會呢,現在你的任務就是照顧好孩子.我的孩子也是這種病,現在才打一個半月的石膏.我想請教一下,在打石膏時,你是怎么樣護理孩子的.給她擦澡嗎,有時,她會弄上尿,你們是怎么處理的.我理解你的心情.
熱心網友
髖關節脫臼的嬰兒在換尿布時大腿根會嘎嘎響,你可以抓住她的兩膝把大腿放齊,往腹部方向彎成直角,然后再向左右分開,健康的嬰兒兩大腿能水平地打開,而脫臼的嬰兒在彎的過程中發硬,不能成120度角以上。這種病與遺傳有一定關系,如果直系親屬有髖關節脫臼時,你可要仔細帶她去醫院檢查一下。祝寶寶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