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慢性萎縮性胃炎在臨床上無特異性表現,故診斷慢性萎縮性胃炎需要臨床表現結合相關輔助檢查,尤其是胃鏡檢查及胃粘膜活組織檢查。下面系統地介紹慢性萎縮性胃炎的診斷依據:(1)臨床表現:主要為食欲減退、惡心、噯氣、上腹部飽脹或鈍痛,少數病人可以發生上消化道出血、消瘦、貧血、脆甲、舌炎或舌乳頭萎縮等。治療: (1)一般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不論其病因如何,均應戒煙忌酒,避免使用損害...

熱心網友

慢性萎縮性胃炎在臨床上無特異性表現,故診斷慢性萎縮性胃炎需要臨床表現結合相關輔助檢查,尤其是胃鏡檢查及胃粘膜活組織檢查。下面系統地介紹慢性萎縮性胃炎的診斷依據:(1)臨床表現:主要為食欲減退、惡心、噯氣、上腹部飽脹或鈍痛,少數病人可以發生上消化道出血、消瘦、貧血、脆甲、舌炎或舌乳頭萎縮等。治療: (1)一般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不論其病因如何,均應戒煙忌酒,避免使用損害胃粘膜的藥物如阿斯匹林、消炎痛、紅霉素等,飲食宜規律,避免過熱、過咸和辛辣食物,積極治療慢 性口、鼻、咽部感染病灶。(2)弱酸治療:經五肽胃泌素試驗測定證實低酸或無酸患者可適量服用米醋,每次1~2匙,一天3次;或10%稀鹽酸0 5~1 0ml,飯前或飯時服,同時服用胃蛋白酶合劑,每次10ml, 1天3次;亦可選用多酶片(DPP)或胰酶片治療,以改善消化不良癥狀。(3)抗幽門螺旋菌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時,胃酸降低或缺乏,胃內細菌孽生,尤其是幽門螺旋桿菌檢出陽性率很高。應用抗生素類藥物,對促進慢性萎縮性胃炎的癥狀改善有一定療效。常用于清除幽門螺旋桿菌的治療方法是:三鉀二櫞絡合鉍(TDB,DeNOL),每次120mg,1天4次,服用4~6周;羥氨芐青霉素膠囊,每次0 5g,1天4次;呋喃唑酮(痢特靈)100mg,1天3~4次。這些藥物不僅能清除幽門螺旋桿菌,而且對減輕和消除伴同的活動性胃炎有幫助,對幽門螺旋桿菌有治療作用的藥物還有慶大霉素、黃連素、甲硝咪唑、四環素、氟哌酸等。(4)抑制膽汁反流和改善胃動力:消膽胺可絡合反流至胃內的膽鹽,防止膽汁酸破壞胃粘膜屏障,方法為每次3~4g,1天3~4 次。硫糖鋁可與膽汁酸及溶血卵磷脂結合,也可用于治療膽汁反流,方法為0 5~1g,1天 3次。亦可給予熊去氧膽酸(UDCA),每次100mg,每日3次。Stefaniwsky認為膽汁中對胃粘膜最有毒害作用的是去氧膽酸和石膽酸在膽汁反流患者胃液中膽汁酸以膽酸和去氧膽酸為主, UDCA僅占1%。服用UDCA,胃液內膽汁酸以UDCA為主(可占43±15%),而膽酸,去氧膽酸和石膽酸濃度明顯下降,從而減輕后兩者對胃粘膜的損害作用。胃復安、嗎叮啉、西沙比利等藥可增強胃蠕動,促進胃排空,協助胃、十二指腸運動,防止膽汁返流,調節和恢復胃腸運動。具體應用方法:胃復安5~10mg,每日3次;嗎叮啉10mg,1天3次;西沙比利5mg,每日3 次。(5)加粘膜營養:合歡香葉酯能增加胃粘膜更新,提高細胞再生能力,增強胃粘膜對胃酸的抵抗能力,達到保護胃粘膜作用,劑量為50~60mg,每天分3次服用。也可選用活血素,劑量為每天80~90m g;或選用硫糖鋁、尿素囊、生胃酮、前列腺素E等。(6)五肽胃泌素和激素:五肽胃泌素除促進壁細胞分泌鹽酸,增加胃蛋白酶原分泌外,還對胃粘膜以及其他上消化道粘膜有明顯的增殖作用,可用于治療低酸無酸或有胃體萎縮的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劑量為 50μg,早餐前半小時肌注,每天1次,第三周改為隔日1次,第4周改為每周2次,以后每周1 次,3個月為一療程。慢性萎縮性胃炎發病與自身免疫有關,故可以試用短程強的松等作免疫抑制治療。本法應尤適用于PCA陽性并惡性貧血的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但臨床效果亦不太確切。(7)其他對癥治療:包括解痙止痛、止吐、助消化、抗焦慮、改善貧血等。對于貧血,若為缺鐵,應補充鐵劑。大細胞貧血者根據維生素B12或葉酸缺乏分別給予補充。方法是維生素B1250~ 100μg/日,連用20~30天;葉酸5~10mg,每日3次,直至癥狀和貧血完全消失。(8)手術治療:中年以上的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如在治療或隨訪過程中出現潰瘍、息肉、出血,或即使未見明顯病灶,但胃鏡活檢病理中出現中、重度不典型增生者,結合患者臨床情況可以考慮作部分胃切除,從這類病人的胃切除標本中可能檢出早期胃癌。治療方法1【組成】麥門冬30克、半夏9克、人參9克、甘草5克、粳米15克,大棗10枚【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劑【方解】方用麥冬養胃陰,合以半夏降胃逆,養陰而不滋膩,降逆而不辛燥,為其配伍特點【方劑來源】《金匱要略》麥門冬湯 治療方法2【組成】炙甘草12克、人參9克、生地30克、桂枝9克、阿膠9克、麥門冬10克、麻仁10克、生姜5克、大棗5只【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劑【方解】方用炙甘草、人參、大棗益氣以補心脾,生地、阿膠養心補血,合以桂枝,通陽復脈,為其配伍特點【方劑來源】《傷寒論》炙甘草湯 治療方法3【組成】元參30克、麥冬24克、生地黃24克【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劑【方解】方用元參壯水制火,輔以麥冬、生地增液潤燥,為其配伍特點【方劑來源】《溫病條辯》增液湯  治療方法4【組成】北沙參10克、麥門冬10克2、當歸10克、生地黃15克、枸杞子12克、川楝子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劑【方解】方用生地、杞子滋養肝腎陰血,合以川楝子疏肝理氣,使肝體得養,肝氣條達,為其配伍特點 【方劑來源】《續名醫類案》一貫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