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政府的麻煩,仔細分析股市困局就會發現,政府高層本身也是"冤大頭"。   在中國股市問題上,過去中國幾乎所有的經濟學家們理論認識都是不及格,沒有起到應該起的作用,直到今天這類濫竽充數的學者誤導政府高層的政策建議還在多如牛毛。在一些經濟學家錯誤理論的誤導下,有政府官員誤認為"虛擬經濟"真可以"無中生有的生出錢來",甚至真的認為股票是"借款可以不用還本"的融資方法。于是武斷和莽撞的通過股市的壟斷圈錢運動就開始了,在股票市場結構與層次上搞壟斷管制的股權分置高價發行股票。   其次陷入股市困局麻煩之中的是幾千萬的股民。政府高官沒有搞清楚到底什么是股市,普通股民更是搞不清楚,在對中國經濟的美好憧憬中,在對政府監管的信任中,就拿著可能是這一輩子的血汗錢進入了中國股市。   沒有人向他們披露"股市壟斷管制""股權分置"的中國特色股市的核心信息,沒有人向他們提示"股市壟斷管制""股權分置"的風險與危害。十幾年中千萬股民購買了政府管理部門批發的流通股股票,價格極高,股權分置,在稀里糊涂中股民的股票就被套牢了,股民的真金白銀就變成了一堆不斷下跌的"數字化電子白條"。   實質是"借錢要不要還"的基本經濟信譽問題   自2001年以來,中國股市正在被一步步推倒,中國股市投資者的財富也正在被推倒。也許中國股市的最終宿命,從管理層確定"利用股市解決國企脫困問題"就注定了。   從上面的分析中我們就會發現,西方經典教科書沒有錯,用股市融資對融資方來講是成本最高昂的。在今天的中國股市有了一個更特例的案例:發行股票融資8500億,卻制造了將近20000億的虧空!要么是政府管理層不認賬,用股民的血汗錢來填補,要么是政府管理層認賬,想辦法來填補這個股市大窟窿。   經過簡化后當前股市困局的本質就非常清楚了。其問題實質是"借錢要不要還"的基本經濟信譽問題。"借錢是要還本付息的"這是千百年來的規矩,這世界上根本不存在"白借錢可以不還"的好事。

熱心網友

中國有5000多年的燦爛文明,難道就缺乏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大智慧”解決股權分置問題?回答是否定的。國家用13億人的稅收養的那些“專家、學者”們,怎么就想不出好辦法?前幾年不是還有大名鼎鼎的“國務院經濟學者、專家、留洋派”大言不慚的要獲得什么“諾貝爾”經濟獎,現在怎么一個切實可行的方案都拿不出?13億人養著它們有什么用?凈發表些事后諸葛亮的觀點有何用?還不如年輕的北大學子張衛星分析的深刻。強烈呼吁國務院廣招社會賢達,盡快解決股票市場的根本問題----股權分置問題,確實落實“國九條”,讓中國的7000萬股民確實享受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果實!!!

熱心網友

股市就是將錢財轉移的地方。常常是將中小散戶的錢在某些外力的作用下轉移到少數別有用心的人手里!

熱心網友

我愛股市,也愛國,現在我愛股市但不愛國了,股市里的事說是就是不是也是說不是就不是是也不是。

熱心網友

互相欺騙的地方,只是散戶絕對處于被動。

熱心網友

賭博的一種!

熱心網友

就是“尸骨”,皮肉都被“蒸煎燴”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