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大家,人的DNA是怎么一回事,是怎么由一個單細胞發育成的,向大家請教一下啊,謝謝請問大家,人的DNA是怎么一回事,是怎么由一個單細胞發育成的,向大家請教一下啊,謝謝

熱心網友

學學高中生物吧DNA(脫氧核糖核酸)是核酸的一類,因分子中含有脫氧核糖而得名。   DNA分子極為龐大(分子量一般至少在百萬以上),主要組成成分是腺嘌呤脫氧核苷酸、鳥嘌呤脫氧核苷酸、胞嘧啶脫氧核苷酸和胸腺嘧啶脫氧核苷酸。DNA存在于細胞核、線粒體、葉綠體中,也可以以游離狀態存在于某些細胞的細胞質中。大多數已知噬菌體、部分動物病毒和少數植物病毒中也含有DNA。   除了RNA(核糖核酸)和噬菌體外,DNA是所有生物的遺傳物質基礎。生物體親子之間的相似性和繼承性即所謂遺傳信息,都貯存在DNA分子中。   1953年,詹姆斯·沃森和弗朗西斯·克里克描述了DNA的結構:由一對多核苷酸鏈相互盤繞組成雙螺旋。他們因此與倫敦國家工學院的物理學家弗雷德里克·威爾金斯共享了1962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熱心網友

不太清楚

熱心網友

我是高三的,生物學得還過得去,給你一個比較通俗易懂的理解吧為什么孩子長得像父母呢?因為父親出一半的DNA,在精子里面母親出一半的DNA,在卵子里面精卵結合,合起來就成了孩子全部的DNADNA會控制人的模樣啦、行為啦、智力啦,等等所以孩子像父親又像母親,因為孩子既有父親的遺傳信息又有母親的遺傳信息說白了,DNA就是帶著父母遺傳信息的一輛超級大卡車,他的化學本質是脫氧核糖核酸那為什么又不全像呢?因為在遺傳過程中,會發生一定數量的變異另外,如果變異得好,那沒啥;如果往壞的方向變異,那就慘了(不過這種比率很小)你說的單細胞指的是受精卵把?那就是受精卵一個變兩個,兩個變四個,四個變八個……然后分化(也就是開始分工,有的變成腦子,有的變成手,有的變成心臟……),最后就是小bb誕生

熱心網友

你的問題也太復雜了吧。而且你的題目不準確。要搞清楚這個問題,先要搞清什么是染色體?細胞核中由DNA、蛋白質和少量RNA組成的易被堿性染料著色的一種絲狀或桿狀物。在細胞分裂中期,染色體由兩條姐妹染色單體組成,它們僅在著絲粒處相連。每一條染色單體是由一個DNA分子的一條染色線盤繞而成。兩條染色單體連處的著絲粒部位稱初縊痕。著絲粒是染色體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在不同的染色體上的位置是一定的。染色體的長度變異范圍為0。2~50微米,直徑0。2~2微米。DNA是染色體的主要化學成分,也是遺傳信息的載體。此外,在認識DNA重要性之前,已經知道染色體還含有大量的蛋白質,后來又發現了RNA。生化研究表明:上述三類組成染色體的化學成分中,蛋白質含量約為DNA的二倍,根據組成蛋白質的氨基酸特點分為組蛋白和非組蛋白兩類。RNA含量很少,還不到DNA量的10%。生物物理的有關研究說明,DNA盤繞在組蛋白八聚體的周圍,呈很有規律的螺旋狀。雖然DNA雙鏈分子位于核心顆粒的外圍,但DNA與組蛋白八聚體的這種相互作用,對保護DNA鏈免受細胞核中核酸酶的消化十分重要。人體的一個細胞核中有23對染色體,每條染色體的DNA雙螺旋若伸展開,平均長為5cm,核內全部DNA連結起來約1。7-2。0m,而細胞核直徑不足10um。因此,不難想象DNA是以螺旋和折疊的方式壓縮起來的,壓縮比例高達上萬倍,這種壓縮的最初級結構就是核小體。簡單一句話:DNA是遺傳信息的攜帶者。2000年6月26日中國科學家與國際同行共同發布“人類基因組工作框架圖”。開始探索DNA----生命的螺旋。這個問題真的很復雜,不是幾句話能說的清楚。不過有一點我很清楚,如果全面剖解人類的DNA,那么現在很多的不治之癥,將不再是不治。而且通過修復DNA,很多遺傳病,也將得到治療。。

熱心網友

你來上學呀?怎么在這問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