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兒子在出生時有溶血性黃疸,后經治療康復。但是現在發現他的四肢有抖動現象(站立/坐時不穩)。請問這是后遺癥嗎?可否治逾請答復,謝謝!

熱心網友

四肢有抖動現象(站立/坐時不穩)是缺鈣的表現。這可能是溶血性黃疸后遺癥。小兒缺鈣,實際上主要是缺乏維生素D,也叫佝僂病。小兒缺鈣通出現神經、骨骼和肌肉3方面的表現。輕微缺鈣或者缺鈣的早期,主要表現出精神神經方面的癥狀,如煩躁磨人,不聽話愛哭鬧,脾氣怪;睡眠不安寧,如不易入睡、夜驚、早醒,醒后哭鬧;出汗多,與氣候無關,即天氣不熱,穿衣不多,不該出汗時也出汗;因為汗多而頭癢,所以小兒躺著時喜歡...

熱心網友

四肢有抖動現象(站立/坐時不穩)是缺鈣的表現。這可能是溶血性黃疸后遺癥。小兒缺鈣,實際上主要是缺乏維生素D,也叫佝僂病。小兒缺鈣通出現神經、骨骼和肌肉3方面的表現。輕微缺鈣或者缺鈣的早期,主要表現出精神神經方面的癥狀,如煩躁磨人,不聽話愛哭鬧,脾氣怪;睡眠不安寧,如不易入睡、夜驚、早醒,醒后哭鬧;出汗多,與氣候無關,即天氣不熱,穿衣不多,不該出汗時也出汗;因為汗多而頭癢,所以小兒躺著時喜歡搖頭磨頭,時間久了,后腦勺處的頭發被磨光了,形成枕禿。這些現象或多或少都存在時,才考慮缺鈣。如果僅有出汗一條,就不能診斷是缺鈣。嚴重缺鈣時,精神神經癥狀加重,會出現抽風,同時還會出現骨骼及肌肉的表現,如囟門閉合遲,出牙遲,會站走時間遲,還會出現雞胸駝背、羅圈腿、肌肉松軟無力等等。缺鈣對人的危害不僅如此,還會影響智力以及引起免疫力、抵抗力下降、致使小兒容易感冒、發燒、拉肚子。肝是活化維生素D的主要器官,有病時可直接影響維生素D的正常代謝,如嬰兒肝炎綜合征,肝內膽道閉鎖等。小兒膽汁瘀積癥、膽總管擴張、難治性腹瀉、脂肪瀉、慢性呼吸道感染,腸道脂質吸收障礙均可影響維生素D和鈣、磷的吸收。【維生素D的的正常代謝和調節】  維生素D是脂溶性維生素,現認為它具有激素的性質,但其在未經機體有關系統處理前,不論內源性者(膽骨化醇),或從食物中攝取的D2和D3(麥角骨化醇),均不具生物活性,它們須在肝細胞骨先經25-化酶系統作用,使其轉變為25-羥基膽骨化醇[25-(OH)D3],再經腎臟近曲小管細胞內1-羥化酶系統作用,進一步變為1,25-雙羥基膽骨化醇[1,256-(OH)2D3]方具有最強的抗佝僂病活性,其最后產物對鈣、磷的調節作用可高于25(OH)D3200倍,對骨鹽形成作用高100倍,25-(OH)D3和1,25-(OH)D3-生成后,反過來可抑制各酶系統,使其在體內保持動態平衡。  腎臟中1,25-(OH)2D3的生成受血清鈣、磷濃度及狀旁腺素、降鈣素的調節, 低血鈣時甲狀旁腺素分泌增加并抑制降鈣素的分泌,從而促進1,25-(OH)2D3的生成;高血鈣則相反。高血磷和降鈣素均抑制裁5-(OH)D3轉變為1,25-(OH)2D3,而使其轉變為24,25-雙羥基膽骨化醇[24,25(OH)2D3],后者升高血鈣的作用甚少。【治療】經常服用魚肝油可防治維生素D缺乏病。日光中的紫外線可使皮膚內的維生素D前體(7-脫氫膽固醇)轉化為維生素D,故多曬日光可預防維生素D缺乏。

熱心網友

不一定,你孩子多大了?到沒到能站穩的時候?

熱心網友

不是,多給孩子補補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