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跑步健身的原則   凡是參加健身跑步的人,都應注意堅持經常和循序漸進,特別要注意控制運動量。此外,必須學會"自我控制",這點尤為重要。因為有時跑步的愿望會突然消失,這就需要將"不能跑"還是"不想跑"加以區分。當然,如果有病時絕對不要跑步,而在其他情況下則應克服"惰性",堅持鍛煉。 在鍛煉初期,跑步的速度以沒有不舒服的感覺為限度,跑完的距離以沒有吃力的感覺為宜。跑步后可能出現下肢肌肉疼痛,這是正常反應,堅持鍛煉幾天后這種現象就會消失。 為確定自己鍛煉水平的等級,參加跑步鍛煉三至四個月后可進行一些測驗,測驗時以12分鐘跑完的距離為計算等級的起點。30-39歲年齡組的人,12分鐘跑完的距離達不到1。5-1。8公里,說明鍛煉水平較差;如能達到1。8-2。6公里,說明鍛煉水平為良好;如能超過2。6公里,即達到優秀鍛煉水平。40-47歲年齡組的人,鍛煉水平較差者每12分鐘跑完的距離為1。6公里以內;良好者為1。7-2。4公里;優秀者為2。5公里以上。50歲以上較差、良好和優秀者每12分鐘跑完的距離則分雖為1。5公里以內、1。6-2。4公里和2。5公里以上。不要幻想在短期內取得理想結果,只有經常鍛煉才會提高鍛煉水平。如果一周只跑一次,跑的距離再長也沒有多少益處。因為在中斷跑步的六天里,身體組織已將跑步帶來的好處消耗得一干二凈。因此,一周內跑步不得少于三次。平常缺乏鍛煉的人,一旦決心開始經常性鍛煉后,往往運動過量,這樣會導致不良后果。在體育鍛煉上應當循序漸進,每天應在日記中記錄以下諸項: (1)鍛煉的性質、內容、持續的日期和每次鍛煉所用的時間; (2)鍛煉前、鍛煉時和鍛煉后的自我感覺; (3)食欲和睡眠狀況; (4)有無繼續參加鍛煉的愿望; (5)脈搏跳動情況。 根據上述記錄不難分析出運動量的大小并及時對鍛煉進行必要的調整。一般來說,跑步5分鐘后脈搏跳動不應超過120次/分,跑步10分鐘后脈搏跳動不應超過100次/分。如果脈率過速,必須減少運動量。 。

熱心網友

自己的身體如果能吃消就沒問題!

熱心網友

洪昭光教授的一本書上面介紹,早晨鍛煉不如晚上鍛煉。哈醫大的運動醫學教授(女的,忘記名字了)講過,運動的量,是由呼吸、心跳指標來控制的,跑步后每分鐘心跳110次以下,體熱微汗而不要出大汗。以上是指健身鍛煉如果是為了減肥、為了體育錦標,鍛煉標準又不同了。建議你早晨頭腦清醒用來學習,晚上鍛煉。

熱心網友

如果你剛開始運動,最好慢跑,或是快走,每次半小時至一小時就可以了.如果你運動后感到很疲勞,說明強度大了,不適合你,你就要減小運動量,做運動也要慢慢來的嘛.祝你健康.

熱心網友

那要看你的運動量安排怎樣,早上運動量少些10-20分鐘,強度中等;晚上可以運動30-60分鐘,中度偏強

熱心網友

就是跑跑步嘛,沒關系的,不大

熱心網友

不會的,堅持下來對身體會有好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