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現在化學才70幾分怎么在短時間提高個檔次啊?我化學計算特毛幾乎碰到計算就掛還有無機推斷也不怎么好有時就是零分
熱心網友
看看我上傳的資料吧,努力達95分以上并非難事。計算請多練,無機請多記。祝你成功!附資料(一)高考臨考要訣:看練結合 抓住主干1、不斷進行積極的心理暗示 積極的心理暗示可以大大地提高復習效率,保證穩定發揮甚至超水平發揮。以下幾種可供參考:掌握幾種常見心理調試的動作:深呼吸、轉移注意力、按 摩某一穴位或做一些有規律的其他簡單動作等;碰到難于解決的問題即放棄,并且堅信高考試題中肯定不會涉及(實際上涉及的概率的確非常小);選做一些簡單 題,確立信心。 2、復習時看練結合 建議大家在復習時要看練結合。每天在高考時間做綜合練習,不必每學科每天都涉及。請注意,我強調的是高考時間。比如說,今天上午9:00到 11:30做一套語文練習,下午3:00到5:00做一套理綜或文綜,明天上午9:00到11:00做一套數學練習,下午3:00到5:00做一套英語。 這樣除了可以保持高考復習所需要的訓練量,還可以調節自己的生物鐘,保證高考時良好的精神狀態。在看的時候,也要注意不僅僅是用眼去看,同時必須隨時用筆 記錄一些感想、體會,用腦去思考自己當初出現問題的原因,必要的時候還要回歸課本,澄清一些概念,總之要做到手勤,腦子勤,絕不僅僅是眼勤。 3、復習時突出主干知識化學中的主干知識包括基本理論、基本概念、元素化合物知識、化學實驗、化學計算中的若干個知識點。在復習中最忌諱的一種情形是總感覺到有許多知 識點自己沒有復習到,看到哪一道題都擔心高考會考到。這種心態實際上是對自己沒有信心的表現。我可以負責任地說,經過半年的集中訓練,高考中可能出現的題 型學生都見過。退一步說,高考中可能會出現新的題型,那也絕不會正好和你看到的那道題吻合,這種概率近似為零。化學實驗考試應對策略一、實驗裝置方面的應對 對于實驗裝置一般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審題和應答。 1、反應裝置部分:主要從選用的儀器是否符合試劑的狀態,是塊狀固體或是粉末狀固體;溶液試劑的濃度和試劑用量;是否恰當選用的儀器能否加熱; 選用的儀器的裝配是否恰當等方面考慮。例如:在啟普發生器里的固體物質應塊狀且難溶于水。燒瓶、錐形瓶等可以加熱但還應墊石棉網。試管內盛固體加熱時,應 管口略低于底部。用MnO2作氧化劑制Cl2時應選濃鹽酸;除長頸漏斗外,導氣管在反應儀器中應盡量短些等。 2、除雜部分,主要從選用試劑是否恰當;濃度是否恰當;連接的順序是否正確;進出導氣管的長短是否正確。例如:除去CO2中的HCl應選飽和 NaHCO3而不宜選飽和Na2CO3;除去空氣中的CO2等酸性氣體應選濃NaOH溶液而不宜選澄清石灰水;除去CO2中的SO2應選溴水而不宜選品紅 溶液;除去NH3中的水蒸氣應選堿石灰而不宜選用濃H2SO4;除去SO2中的SO3應選98。3%的濃H2SO4,而不宜選用H2O。除雜的進氣管一定 要伸入試液中才能除去雜質,若在試液上面,既難除去雜質,還會把試液從另一導管壓出。連接干燥管一定要從大口端進從小口出,才能保證除H2O效率最高;在 利用加熱裝置除雜時,通入的混合氣必須先干燥,但一般干燥裝置都應連在除雜的末端。 3、收集裝置部分;應從收集的方式是否恰當,采用排液法收集氣體時所選液體和濃度是否恰當;選用收集的氣體是否符合實際要求;是否構成了一個全 封閉系統,有否產生爆炸的危險。例如,收集NH3應采用向下排氣法且不宜采用排水法收集;收集Cl2若采用排液法應選飽和食鹽水而不宜選其它飽和氯化物溶 液;而收集NO應采用排水法而不能采用向上排空氣法;若收集的氣體又需作其它實驗所用時,可以采用一種可壓縮容器收集,如軟質塑料瓶,橡皮氣球等。 4、尾氣處理部分,應從方法是否恰當;是否會產生倒吸。例如,處理Cl2應選濃NaOH溶液,處理HCl應連一個倒放的漏斗,處理NO2應選濃NaOH溶液,而處理CO一般采用燃燒。 二、試劑保存方面的應對 1、外界條件方面的影響:應從陽光、O2、水蒸氣、CO2等多方面考慮。可以采取棕色的試劑瓶避光;可以采用密封或液封法(水封、油封、蠟封) 保存;例如:氯水、AgNO3溶液、濃HNO3等應選擇棕色試劑瓶;Na等活潑金屬應采用礦物油封保存,而P4應用水封保存,而P2O5、無水AlCl3 等應采用蠟封保存;無水CaCl2、濃H2SO4、濃H3PO4應采用密封保存,且取用后立即加蓋。 2、選用試劑瓶的材質:應從玻璃質、塑料質、陶質、金屬質等方面。 例如:一般試劑都可以選擇玻璃材質試劑瓶,但氫氟酸和NaF等氟的鹽溶液不能選用玻璃質試劑瓶,而應選擇特種塑料瓶;工業上常采用盛量大,且相 對比玻璃不易破碎且成本低的陶質容器盛裝濃H2SO4和濃鹽酸等。工業上還采用鐵質容器盛裝不易反應的物質,如濃NaOH溶液、濃H2SO4、濃HNO3 等。 3、選用試劑瓶蓋的要求:應從橡膠的成份和可能發生的反應;試液與玻璃微弱應的產物的作用方面。 例如:盛裝酸和鹵素單質不能采用橡膠塞,因橡膠能與這些物質發生加成和取代反應而變質和老化。盛裝強堿溶液或水解堿性較強的物質不能選用磨口玻 璃塞,因玻璃中的SiO2會與堿反應產生礦物膠—Na2SiO3,會將瓶塞和瓶口粘住、不便開啟,如NaOH溶液、Na2CO3溶液、Na2SiO3溶液 等。 4、其它特殊儀器的考慮:不能用容量瓶保存溶液。膠頭滴瓶保存試液時,不能保存,能與橡膠反應且易揮發的物質。例如:不能用膠頭滴瓶保存濃溴水、濃HNO3等。 5、試劑的危險性也應考慮:易燃易爆、劇毒等危險試劑應專人、專櫥保管。 三、物質的鑒別應對 嚴格地說應分為鑒別和區別兩類,不過中學階段一般都是以區別為主,只有少數屬于鑒別。 這類題目審題時首先看清要求,是只允許使用一種試劑還是可以任意選用;是不用其它試劑,還是可以用其它試劑;是用一種條件,還是可以用多種條件。 例如:鑒別Na2S、Na2SO2、Na2SiO3只允許使用一種試劑,這里只是陰離子不同,當然一般可從產生沉淀和放出氣體去考慮,若加入一 種常見沉淀劑AgNO3或BaCl2便難于區分,所以應加一種提供較多H+的酸性溶液,但又不能加強氧化性的酸,因其中Na2S和Na2SO3又具有強還 原性,所以,可以采用加稀鹽酸或稀H2SO4進行鑒別。 又如,區分四種固體粉末CaCO3、CaSO4、Na2CO3、Na2SO4沒有限制一種試劑,因此可以先用H2O作試劑,利用溶解度的大小分 成兩組。然后再用稀鹽酸可將溶解度小的CaCO3和CaSO4中的CaCO3區分出來,同時也可以將溶解度大的Na2CO3和Na2SO4中的 Na2CO3區分出來。 又如,只選一種試劑將NH4Cl、Na2SO4、(NH4)2SO4、NaCl四種溶液區分開來,本題四物質中有相互相同的陽離子或陰離子,所 以,只考慮選用試劑中某一種成分離子起作用是不行的,必須使選用試劑中的兩種成分離子分別起作用才有可能,同時不要忘記有些現象的發生,還需一定的外界條 件。本題從NH+4和SO2-4的特殊性出發,應選用Ba(OH)2作試劑并需采用加熱才可能區分出不同情況。 四、物質的分離應對 物質的分離是一個十分廣闊的范圍,且根據要求含有不同等級。作為中學要求,只需考慮選擇恰當的方法和力爭達到純度較高就可以了。 可根據分離的是固液混合物,固固混合物還是液液混合物等,應采用的有過濾、滲析、蒸發、分液、分餾等不同方法。值得提醒同學們的是:過濾若需晶 體一定應用適量蒸餾水洗滌2—3次;若需濾液一定要經過再過濾至濾液澄清。若采用加熱法分離固固混合物,要從需要和環境保護兩方面考慮,應加熱到質量不再 減少。且必要時應回收分離物。用分液法分離液體時,有時與萃取是聯系在一起的,因些要注意萃取劑的正確選用,分液時的正確操作。常被忽略的還有,有時應反 復操作才能萃取徹底,必要時還應考慮萃取劑的回收再利用。 五、定量實驗的應對 定量實驗近年來考查比例有所增大,它既可以考查有關的化學知識和實驗技能,還可以考查學生的求實精神。在這方面同學們不僅應注意儀器的正確清 洗、稱量試劑的正確操作,還應作好記錄,且應重復幾次求平均值。至于如何判定誤差的大小這并不是難事,只要注意誤差的產生是使有效成分增多或無效成分減少 便是偏高,反之便是偏小。 例如:配制溶液時,若砝碼有污染,溶解液未降至室溫時定容,定容時俯視讀數等都會使配制濃度高于應配濃度;若物品和砝碼盤顛倒了,溶解未升至室溫,未洗滌燒杯內壁,定容時采用仰視讀數等便會便配制濃度低于應配濃度。 六、實驗設計的應對 在實驗設計方面主要考查、實驗的可行性即反應原理是否正確,反應所需條件是否能夠達到;實驗的有效率,即原材料取得的難易,實驗中有效物質的分離難易和產率的高低。實驗副產物對環境的影響,即是否盡量少或不產生污染源或采用了有效的方法處理了污染物。 遇到這類題時,同學們一定要注意題目的要求,看在原料上是否有限制,包括原料的選擇和轉換,還要看在方法上是否有限制。因此一般要選擇易得價廉的原材料;條件盡可能低易達到;注意有效成份的凈化分離容易,盡可能做到原料的綜合利用;必須考慮有害成分的處理。 七、跨學科實驗應對 主要是一些與物理知識有關的實驗,例如有關電解電鍍的實驗,有關控溫和冷凝方面的實驗;有關分子極性方面的實驗,有關膠體的特性的實驗等。 這些實驗,注意電極的連接和劃分,準確區分電子流動的方向就可以確定電極產物,當然必須同時結合化學知識才可能不出差錯。在化學中常常考慮的是 電子流動的方向,而物理中卻一般是考慮電流方向。控溫嚴格時可采用專門的物理儀器,而可在—定量范圍內變動的也可以采用化學中的水浴、油浴、砂浴進行控 溫。若采用冷凝器降溫,一定要使最后分離的被冷卻物接觸到降溫源的最低溫度部分。 以上這些只是一部分,不可能面面俱到,也不可能講得十分詳細。只要我們記住化學是一門實驗學科,認真對待,定能取得滿意的結果。化學推斷題難得分 找到突破口進行聯想 高考化學推斷題包括實驗推斷題、有機物推斷題和無機物推斷題,它對考生的思維能力和知識網絡構造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即要求考生有較深厚的化學功底,知識網絡清晰,對化學的所有知識點(如元素、化合物的性質)了如指掌。 找到突破口進行聯想 推斷題首先要抓住突破口,表現物質特征處大都是突破口所在,所以考生在掌握化學知識概念點上,要注意總結它的特征。 在推斷題的題干中及推斷示意圖中,都明示或隱含著種種信息。每種物質都有其獨特的化學性質,如物質屬單質還是化合物,物質的顏色如何,是固體、 液體還是氣體,有怎樣的反應條件,反應過程中有何現象,在生活中有何運用等,同時還要注意表述物質的限制詞,如最大(小)、僅有的等。考生看到這些信息 時,應積極聯想教材中的相關知識,進行假設、重演,一旦在某一環節出錯,便可進行另一種設想。 在訓練中找感覺 一般而言,推斷題的思維方法可分三種:一是順向思維,從已有條件一步步推出未知信息;第二種是逆向思維,從問題往條件上推,作假設;第三種則是從自己找到的突破口進行發散推導。解推斷題時,考生還可同時找到幾個突破口,從幾條解題線索著手,配合推斷。 可以說化學推斷題沒有捷徑可談,它需要考生在訓練中總結經驗、尋找規律,發現不足后再回歸課本,再進行訓練,螺旋上升。如此而為,做推斷題便會有“感覺”。。
熱心網友
化學是理科中的文科多看基本概念 多做題 不會快問老師就行
熱心網友
照你說的情況,書上的基礎知識基本概念你都沒學好,這些知識說多不多,說少不少,不過你可以抓緊點學,把你所碰到課本上,習題上,概念或其他所有不懂的地方記下來,問老師或來這里,一定要全部弄清楚。三四個星期就能學完
熱心網友
掌握一般解題方法,一般有差量法,守恒法等等。至于無機推斷一般有突破口,找準后,根據一些性質即可。有的條件并不完全,但可以從下面求解的問題奪得,例如條件沒有具體說明,但題目有即能跟酸又能跟堿反應的金屬即可推出是鋁或鋅,因為中學只有這兩種兩性金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