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小學在上語文課時,老師講了《孔融讓梨》的故事,然后要學生寫 出孔融讓梨的動機。 在交上來的答卷中,答案主要可分成四類: 1、梨爛了; 2、當時孔融正好牙疼;3、這樣好叫拿梨的人幫他做作業; 4、為了要成名。 老師悵然。
熱心網友
獲得雙贏至多贏。如此個小孩如此諳熟處世之道,我倒想知道他父母是啥樣兒地人。
熱心網友
暈。做好人這么難。人言可畏。
熱心網友
大梨有蟲眼兒,自然拿小梨!
熱心網友
他早就料到今天會有一大幫傻瓜來討論他這個動作的。哈哈。。。
熱心網友
行!那他還想得挺全面!
熱心網友
為什么為什么?他爸爸告訴他,在客人面前如果不表現的禮貌點,今天的飯就不能吃了.所以他就讓了
熱心網友
孔融已死,無以考證,俺可不想胡言亂語
熱心網友
其實,都錯了------俺研究了,是因為那個梨沒熟,發酸不好吃??!
熱心網友
動機一點也不可疑,因為他爸就在后面站著,手里拿著根棍子。
熱心網友
他家梨太多,大的又比較容易爛,就把它給了奶奶.
熱心網友
其實孔融是小孩,大的梨大吃不了。
熱心網友
做秀
熱心網友
這個老師叫學生關于孔融讓梨作答是出于什么動機?現在這個年代跟小學生說孔融讓梨故事是不錯,告訴他們孔融讓梨是對的就可以了,還要他們說動機這不是成心找些另類古怪的回答么?有什么好悵然的,我看這些孩子的回答都合情合理,回答的很有水平。
熱心網友
他就不喜歡吃梨
熱心網友
留著肚子吃更好的.
熱心網友
孔融是先尊老,然后再愛幼,下一次就是他拿大個的了。
熱心網友
我想那個大的可能是大鴨梨,小的可能是小香梨。他選一個好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