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1808年貝多芬發表了他的《第五交響曲命運》,在貝多芬的《第五交響曲》里,“命運”是活生生的。它會“敲門”,它會蹣跚,它會歡呼。短短的30分鐘里,描寫了個人的孤獨感和人類世界的沖突。在非典肆虐的日子里,這首名曲更廣為流傳。 第一樂章開頭是由三短一長的四個音符構成的短句,即命運的敲門聲,這個動機非常簡潔,但它包含了極大的氣勢,而且懸念極強。整個樂章帶著動蕩感向前發展,是音樂史上人們談論最多的話題之一。 第二樂章樂曲帶有宗教色彩,悲涼而堅強。由中提琴和大提琴奏出溫柔、起伏寬廣而平順的第一主題,仿佛是參加葬禮的人們護送靈柩走向墓地的情景,又好像人的心靈在天國翱翔。贊美詩式的對比主題在管樂聲中輝煌地響起,將人們的心靈照亮。 第三樂章和第一樂章是對比的。如果說前面的“命運”是一個歷史和現實的遭遇,嚴峻、真切,具有壓迫感的話,那么這里的“命運”就是鬼鬼祟祟,影影綽綽,頗具幻想性了。緊接著,在這虛幻的,幾乎無聲的“命運”之中,驟然爆發了第四樂章的勝利歡呼,將人們的卑微和怯懦一掃而光。四個樂章聽下來,該撫平的都撫平了,該牽掛的,依舊是人類精神的永久牽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