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知道老北京的9個城門的作用?
熱心網友
北京舊城共有“內九外七”十六座城門,它們各自有不同的名字、用途和特征。內九是指內城上的九座城門,按順時針方向,分別是東城墻上的東直門、朝陽門;南城墻上的崇文門、正陽門、宣武門;西城墻上有阜成門、西直門;北城墻上的德勝門和安定門。外七是指東城墻上的七座城門,按順時針方向,分別是東便門、廣渠門;南城墻上的左安門、永定門、右安門;西城墻上的廣安門和西便門。內九門:東直門,元代稱崇仁門。鎮(zhèn)門之寶外有鐵塔,內有一座石雕的藥王爺像。多走運木料的車。朝陽門,元代稱齊化門。標志是甕城門洞上刻有一枝谷穗。它是北京的糧門,多走糧車。朝陽門也叫“杜門”,有休息的意思。通過京杭大運河運來的漕糧,都由此門入城,存放在朝陽門內的幾座大倉庫內,因此它多走糧車。它的甕城內建有關帝廟,但廟里只有神牌而沒有神像。北京內城的九座城門各有一廟,惟獨正陽門有兩座,因此留下了“九門十座廟,一廟無神道”的說法。崇文門,元代稱文明門,別稱哈達門。標志是鎮(zhèn)海的崇文鐵龜,多走酒車。崇文門是“景門”,有光明、昌盛之門的含義。同時它大概是北京城各門中人流貨流最繁忙的城門。在每天關門的時候,會敲鐘來提醒要出入城門的人。而其他城門則敲擊一種形狀扁平的打擊樂器,這種樂器發(fā)聲如“?R”。因此老北京有“九門八?R一口鐘”的說法,同時老北京口語里常說的“鐘點”大概也來于此。當年北京南郊大興縣一帶有很多釀酒的作坊,酒車常從崇文門進城,所以有“崇文門進酒車,宣武門出囚車”的說法。正陽門,元代稱麗正門,從離卦中“日月麗乎天”得名,又稱前門。標志是甕城里的金身關帝廟。北京城的城門都各有一座廟,而唯獨正陽門有兩座,其中金身關老爺最為靈驗。正陽門是內城的正門,明朝稱大明門,清朝稱大清門,除了皇帝之外,任何人也不準從箭樓下邊的正門出入,而只能走東西兩邊的旁門。因此它平時總是緊緊關閉。宣武門,元代稱順承門。標志是報時的宣武午炮,多走囚車。宣武門是“死門”,當時北京的墓地多在北京的陶然亭一帶,所以送葬的人多出宣武門,清代的刑場在菜市口,押送死囚的車也出宣武門。阜成門,元代稱平則門。標志是甕城墻壁上刻著一朵梅花,多走煤車。阜成門也叫“驚門”,有“公正”的意思。西山門頭溝出產的煤是北京城里必不可少的燃料,此門距西山最近,因此煤車都從此門進城。標志“梅”與“煤”同音,老年間有“阜成梅花報春暖”的說法。西直門,元代稱和義門。標志是甕城上有一塊刻著水紋的石頭,多走水車。北京城內的水質不好,皇宮用水都取自玉泉山,每天清晨,水車皆從西直門入城。德勝門,軍隊凱旋時從此門入城,多走兵車。德勝門也叫“休門”,有品德高尚之意,仁義之師要從此門出入,因此此門多出入兵車。安定門,軍隊出發(fā)從此門出城,鎮(zhèn)門之寶是真武大帝,多走糞車。安定門也叫“生門”,有“豐裕”之意,所以皇帝要從此門出去到地壇祈禱豐年。其他八座城門的甕城內都建有關帝廟,惟獨安定門甕城內修建的是真武大帝廟,真武大帝于是成為鎮(zhèn)門的寶物。安定門外的糞場比較多,所以糞車多從安定門出入。
熱心網友
是為了防御和區(qū)劃城內與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