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也就是OTCBB,是什么意思?不知道與NASDAQ-NM市場有什么區別?請教各位.謝謝!
熱心網友
Nasdaq-NM 納斯達克全國市場 納斯達克全國市場包含3000多家公司,這些公司都擁有全國性或國家性股東基礎、符合嚴格的財務要求及認同既定的企業治理標準 National MarketOTCBB是一個完全不同于納斯達克的獨立市場。由于OTCBB是由納斯達克的管理者全美券商協會(NASD)管理,并且OTCBB的股票也是由做市商(Market Makers)通過納斯達克工作站II進行報價,所以很多人包括一些媒體把OTCBB錯誤地等同于納斯達克市場。事實上,兩者有著本質上的差別。 OTCBB是一個完全不同于納斯達克的獨立市場,它既不是納斯達克市場,也不是其一部分或者所謂的納斯達克副板。中介機構經常所鼓吹的到美國納斯達克上市,只不過是偷換概念。他們所謂的納斯達克或者納斯達克副板實際是與納斯達克完全分離和有本質不同的OTCBB市場。很多中介機構就是借國人對海外資本市場的不了解以及求上市心切,混淆納斯達克和OTCBB的概念,將OTCBB上市等同于納斯達克上市。 在國際資本市場上,主流的國際投資商從來不會推薦中國公司去OTCBB買殼,它只是一些中介機構利用中國企業缺乏經驗,從中漁利罷了。由于OTCBB市場上充斥著很多由于各種原因而形成的便宜殼公司,因此,許多中介機構紛紛游說中國企業到此上市。他們往往手里已經持有大量的殼資源,為了將手中的殼推銷出去,收回成本,往往不擇手段,把到OTCBB買殼上市描述得天花亂墜。在這個市場上,到處充斥著幾美分的垃圾股票和空殼,企業幾乎融不到什么資。。
熱心網友
柜臺交易報告板的全稱是NASD-OTC Bulletin Board,OTC是Over-the-counter的簡稱,換言之并非在證券交易所的「場內」進行交易,而是在交易所「場外」做買賣。OTCBB可說是美國一個讓初級股票上集市資的一塊踏腳石,讓一些沒有甚么業績可尋、知名度低或者投資風險較高的創業資金類型股先在那兒掛牌,以便投資者認識,再憑本身實力或業績逐步升級,前往美國的高科技股交易市場NASDAQ或其他要求較高、有更大集資能力的交易所上市。 基于這等特性,OTCBB對在該報告板上掛牌的「上市」公司沒有甚么資格要求:它不會審查有關公司的董事及主管人員的資歷;沒有對營業收入或盈利以至經營年期等之標準;亦不要求提交財務報表,更沒有對由核數師審核財務狀況的條件;甚至在公司信息披露方面,也沒有任何規定。事實上,稱在OTCBB「掛牌」,比稱之為「上市」更能洽當地表達在OTCBB上市的涵義。因為OTCBB實在是一個報價的中介,而非一個供企業進行股票發行的場所。所有在OTCBB的公司,其股票買賣必須經由參與OTCBB的市場莊家來進行;另外,所有買賣和報價沒有一個實物建構的交易場所來集中。 OTCBB市場是全美證券商協會(NASD)設立并管理,由做市商主導的證券報價市場,它是較為原始較松散的柜臺證券交易市場,和納斯達克證券交易市場不是一回事。OTCBB主要特點是證券發行的數量相對較少、價格相對較低、流通性較差、風險較高。與主板市場相比較,OTCBB板塊零散、規模小、上市程序單、操作費用較低、風險較高。對于證券發行企業,OTCBB的管理并不嚴格。 OTCBB的主要特點是: 對于上市公司沒有資格限制,手續簡便; 公司在OTC上市申請條件較低,沒有財務上的規定; 發行公司無需向納斯達克股市公司提供報告; 投資人必須通過經紀人或交易商進行交易,不得直接下單; 使用納斯達克二型工作站進行所有的證券交易活動; 業無需在OTCBB注冊,只在美國證交會登記即可; 交易費用低; 沒有自動交易的執行體系; 與發行人不保持任何關聯; 不對做市商承擔任何責任。 納斯達克最早是分散于各地并由券商投資建立的場外交易市場,后來實現了全國統一聯網,建立了自動報價及交易系統并成為發展至今的主板規模,所以它與OTCBB有著一些相似之處。也正是由于OTCBB的股票與納斯達克的股票同樣是由做市商在納斯達克二型工作站上,通過高度復雜而封閉的電腦網絡進行報價,又同在NASD的管轄范圍之內,所以人們總是喜歡把OTCBB等同于納斯達克,還有把OTCBB稱作是納斯達克的第三部分不正確說法。 事實上,OTCBB與納斯達克有著本質上的區別,它是一個會員價媒介,并不是發行公司掛牌服務的市場; 與納斯達克相比較,它不能為上市公司發行股票,OTCBB既沒掛牌條件和標準,也不提供自動交易執行體系,同時不與證券發行公司保持聯系。OTCBB的做市商所承擔的義務也與納斯達克有所不同,詳情見附表。 在與納斯達克對比中,我們不難發現OTCBB門檻很低,因此在OTCBB板塊上很少出現大的基金與機構投資者,資者大多以小型基金與少部分個人投資者為主,一般客戶都是具有一定資金基礎而又喜歡冒險的人。 在OTCBB上市的公司,只要股東權益達到500萬美元或年凈收入超過75萬美元或股票市值達到5000萬美元的,且持股100股以上的股東人數在300人以上、公眾流通股達到100股、每股股價達到4美元,做市商超過3名,便可向納斯達克提出申請升級進入納斯達克的小型資本市場。所以就有了把OTCBB稱作是納斯達克的預備市場的說法。正是由于OTCBB與納斯達克既有本質上的區別又有相似之處,所以有人把現在的OTCBB市場比作早期的納斯達克,他們認為現在的OTCBB與納斯達克,正好像當年的納斯達克與紐證券交易所同樣的關系。其實,這種比較是錯誤的,因為這是兩個交易體制完全不同的證券市場。 上世紀90年代初期在OTCBB市場上還出現過幾起欺詐案,這促使美國證交會通過了《柜臺交易市場合格規》。要求所有在OTCBB上交易的公司成為“報公司”,而不再像以前那樣“不強制公司作信息披露”,這意味著OTCBB上的公司不僅要回頭做前兩年的審計,向SEC上報類似于招股說明書等復雜的注文件, 而且以后還要按時向SEC上報季報和經過審計的年報。對于許多收入幾乎為零的小公司而言,這些審計和法律費用實在是一筆額外的負擔。許多柜臺交易公司被迫降到更次一級市場“粉紅單市場”(Pink Sheets Market)。 經過一年多的整頓,到20006月,OTCBB上的公司數量由6000家左右減至3600家。2003年底,納斯達克曾計劃由“公告板交易市場”(Bulletin Board Exchange,簡稱BBX)取代OTCBB。BBX本質上還是“三板市場”,它是納達克主板市場之外的補充性市場,但它將不再是“柜臺交易市場”。除對最低收入、資產和股價沒有要求外,BBX的上市要求將與納斯達克主板基本一致。此外, BBX還將啟用新的電子交易系統以實現自動競價與成交。這對于OTCBB而言,無論是從技術上還是從市場的性質上都是一個驚人的提升。雖然門檻及監管程度都大提升,但很顯然,BBX市場還是延續OTCBB市場的那些功能。建立BBX被認為是納斯達克對OTCBB的又一次整。但是納斯達克在2003年撤消了這項未完成的計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