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陽形成的年代,朝代,發展過程,名稱的變更,歷代規模,是否是中國東北最早的城市?
熱心網友
我是遼陽人 遼陽是東北最早的城市 是古代東北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中心 歷代王朝在東北的統治中心 六朝古都 2400年的歷史 春秋戰國時候叫襄平 是遼東郡的治所 靳柯刺秦失敗后燕國還跑到襄平把襄平當了幾年國都 秦統一中國后呢 劃天下為36郡遼寧是遼東郡 郡址還是遼陽 連接六國長城 西起甘肅東到襄平 號稱萬里長城 遼陽就是萬里長城的東端 漢代襄平也是遼東郡的治所 漢末,中原戰亂,而遼東偏安東北,于是士子避亂,多有高賢集聚,加以流民眾萬,乃使遼東繁榮空前。曰襄平“人眾數十萬”,公孫淵因之叛魏,司馬懿征討,謀敗身死。襄平為東北重鎮,集邊戍、貿易于一身,人文風化,不遜中原。 歷史學家對這個時候非常贊頌成為:雄長還東 威服四夷晉南北朝的時候戰亂 襄平仍然是東北中心 但是被高句麗占領 廢襄平 改稱遼東城 隋煬帝為遼陽三次親征高句麗 弄得個國破家亡 唐初唐太宗親征遼陽 在遼陽設安東都護府 遼太祖建立遼國 遼實行五京輪換制 廢遼東城名 改稱現在的遼陽 遼陽為陪都東京 遼陽也叫鐵鳳城金朝滅遼 也實行五京制度 遼陽仍然為陪都東京 但是在這時候發生了非常重大的事情東京留守完顏雍在遼陽政變稱帝 被史家譽為中興之君元滅金 遼陽也是元帝國的陪都東京 實行省制度 天下為11個省 東北為東京行省 行政中心在遼陽 后改名為遼陽行省 廢陪都東京明朝東北叫遼東都指揮所 是個軍事機構 簡稱遼東都司 中心仍在遼陽 這時候的遼陽任務艱巨 用明朝人的話說:“山海關外控遼陽,內護畿輔,防扼海泊倭番,驗放高麗,女真進貢諸夷,。。。譬人之身,京師則腹心也,薊鎮責有背也,遼陽則臂指也,山海關則節竅卻是最緊要者也 擔負著護衛京師的重任 后金崛起 努爾哈赤當時在遼陽生活 對遼陽非常熟悉 只要說到努爾哈赤,你就無法回避那座叫遼陽的城市。他留在遼陽的故事太多了 青年努爾哈赤早年寄居遼陽的經歷,形成了日后整個滿族的信仰、習俗和愛好的肇始 他說如果想要在東北立足 必須占領遼陽 當時遼陽號稱全遼之都會 “況遼城之大,二倍于沈陽有其” 遼陽面積是沈陽的二倍 人口是沈陽的四倍 后來后金占領東北后第一個國都就是遼陽 后來因為遼東的漢人反抗后金 漢人被屠殺 生產力極大被破壞 還因為蒙古未服 后金的勢力太弱 明朝經常反攻遼陽 如果國都在沈陽失敗還可以方便的跑回老家 所以四年后遷都沈陽 在沈陽還沒住一天 就在外面打仗死了 后來遼陽就失去了東北中心城市的地位 但是清朝仍然是東北面積人口最大的城市 后來把鞍山由遼陽分了出去 沒有了資源和人口 遼陽就變成現在這樣了遼陽漢朝時候市內人口就達到30多萬 現在的市區面積還沒有2000多年前面積大 遼陽市區現在有護城河 10公里長 穿越市區了 但是還只是原來其中的一小段 可見古代遼陽城之大 。
熱心網友
遼陽位于遼東半島城市群的中部,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古城,也是新興的現代石化輕紡工業基地。轄遼陽縣、燈塔市(縣級市)和白塔、文圣、宏偉、太子河、弓長嶺五區。地處東經122°36′——123°41′、北緯40°5——47°31′,屬大陸性溫帶季風氣候。全市總面積4731平方公里,人口178萬人。 古城遼陽的歷史源遠流長,2400多年前的戰國時期,遼陽屬燕國,是遼東郡首府,以后歷代均為重鎮。遼金時期定為陪都,清初努爾哈赤曾定都于遼陽(太子河東岸建東京城)。從公元前3世紀初到17世紀中葉,遼陽一直是中國東北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中心。漫長的文明歷史,留下了眾多的文化遺產。遼陽漢魏壁書墓群是國家重點文物,比敦煌壁畫還早幾百年;具有千年歷史的中國六大古塔之一——遼陽白塔,是古城遼陽的象征和標志;公元5世紀所建的燕州城是省內保存完好的古代中國北方少數民族城垣;元代建筑觀音寺是遼陽城內現存唯一佛教寺廟;作者曹雪芹高祖曹振彥題名碑、清代“壓倒三江”的遼陽名士王爾烈壽屏等都是珍貴的文物古跡。遼陽有史可查的開端是在戰國,著名“荊軻刺秦王” 后面的故事就是在這里上演的。荊軻刺秦王事敗,燕國旋即為秦國所滅,燕王喜和太子丹 逃到遼陽的太子河畔,秦兵鐵騎兩千人緊追不舍,太子丹只好“匿于衍水”(即藏在水里)。后來,燕王不得不殺太子丹求好于秦王,最終的結果卻是,燕王喜也被秦軍所俘獲。 比較近一點的歷史是努爾哈赤定都遼陽。1621年,努爾哈赤在遼陽建立政權,國號金。盡管史學家說,“女真人就是在遼陽完成了由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的急劇轉變”,但是普通遼陽人說起這段往事的時候還是流露出一絲迷惑,“后來他們為什么遷都沈陽呢?”。困惑歸困惑,遼陽人仍然自豪地對我說,“遼陽在清朝的地位相當于今天的西柏坡,遼陽是‘西柏坡’,沈陽是‘北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