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羅圈腿,近段時間感到膝關節很不適,時常感到關節骨頭咯吧吧地響,還有支撐不住身體的感覺,去醫院檢查醫生建議我做手術,說是把脛骨鋸斷后擺正位置再接上,我聽后感覺很恐怖,請問各位,尤其是專家學者,我有必要作次手術否?如果做了的話今后還能不能保持正常的生活,以及登山、跑步、羽毛球等活動? 補充一下,小弟現年22歲,居住北京,大醫院倒不是問題,我現在最擔心的還是術后會不會影響我的運動生活,是不是要就此告別我心愛的長跑、羽毛球、登山、滑冰等運動了啊?
熱心網友
武漢協和醫院日前采用治療骨折的“交鎖髓內針內固定術”,治好了一名26歲患者的羅圈腿。專家稱,這是國內首次用這種技術治療羅圈腿。萬先生出生時右腿就有異常,成人后畸形逐漸加重,右小腿向外彎成“O”形,腳板又朝內翻,走起路來非常痛苦。首次矯正手術失敗后,其斷骨處的傷口不能愈合,就在他打算截肢時,被轉至協和醫院治療。這家醫院骨外科 楊述華 教授、 李進 博士等經過嚴格論證,決定采用...
熱心網友
武漢協和醫院日前采用治療骨折的“交鎖髓內針內固定術”,治好了一名26歲患者的羅圈腿。專家稱,這是國內首次用這種技術治療羅圈腿。萬先生出生時右腿就有異常,成人后畸形逐漸加重,右小腿向外彎成“O”形,腳板又朝內翻,走起路來非常痛苦。首次矯正手術失敗后,其斷骨處的傷口不能愈合,就在他打算截肢時,被轉至協和醫院治療。這家醫院骨外科 楊述華 教授、 李進 博士等經過嚴格論證,決定采用目前治療骨折的“交鎖髓內針內固定術”來矯正這種畸形。醫生將萬先生小腿骨及踝關節畸形矯正后,又從他的腰部取出一塊髂骨填入患處,將未長合的斷骨結合,最后用一根長約20厘米的“髓內針”,將兩根骨頭固定起來,大約5小時后矯形固定全部完成,萬先生的小腿終于直了。“羅圈腿”的傳統治療非常復雜,往往反復多次手術才能達到30%-80%的矯形效果,而運用“髓內針”固定,能夠克服以往手術缺陷,大大提高手術成功率。==============================================================【摘要】 目的 總結交鎖髓內針治療股骨、脛腓骨骨折的臨床經驗。方法 交鎖髓內針治療股骨、脛腓骨骨折52例,其中股骨22例,脛腓骨骨折30例。結果 平均隨訪12.6個月,關節功能優良率96.2%,骨折愈合率98.2%,1例軟組織感染,1例退釘。結論 交鎖髓內針是治療股骨、脛腓骨骨折的首選內固定方法。 關鍵詞 股骨 脛腓骨骨折 交鎖髓內針交鎖髓內針,由于在骨折遠、近端用鎖髓控制了骨折重疊、旋轉移位,能早期關節鍛煉和負重,現被作為常規方法廣泛用于長管狀骨骨折的治療。我科從1999年9月~2002年10月應用國產帶瞄準器的帶鎖髓內針治療股骨、脛腓骨骨折共52例,取得理想療效,現報告如下。1 資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 本組共有52例,男32例,女20例,年齡18~68歲,平均38.5歲。股骨骨折22例,脛腓骨骨折30例,開放性骨折12例,其中GustiloⅠ7例,GustiloⅡ5例。骨折原因:交通傷42例,墜落傷4例,砸傷3例,摔傷3例。52例均為新鮮骨折,受傷距手術時間為4h~16d,平均5.8d。1.2 方法 本組病例均采用國產仿Orthoflx第三代帶瞄準器的帶鎖髓內針、股骨針直徑8~11mm,長度為360~420mm;脛骨針直徑為8~10mm,長度為260~360mm。52例均采用小切口切開復位骨折端,均順行打入髓內針,38例未經擴髓,14例因髓腔窄而采用了擴髓術。48例采用靜力鎖定,骨折遠端2枚鎖釘鎖定,4例采用動力鎖定。術后病人不用任何外固定,給予患肢抬高,24h行股四頭肌靜力收縮,可早期行CPM鍛煉,疼痛消失后可扶杖下地不負重行走,術后6~8周開始逐漸負重。2 結果 本組52例病人均獲隨訪8~24個月,平均14個月,病人術后每月復查一次,了解臨床癥狀,檢查關節活動度,同時拍X線片,指導病人功能鍛煉,觀察愈合情況。術后3個月,96.2%(50/52)的病人膝關節、踝關節活動度恢復正常。1例膝關節活動度<90°,為脛腓骨骨折合并股骨髁粉碎骨折。踝關節背屈<15°者1例。51例病人術后3~8個月X線示成熟骨痂通過骨折線,并可完全負重。1例病例10個月復查無愈合趨勢,行二期植骨愈合。1例病例出現軟組織感染,為開放性骨折,經擴創,沖洗引流,二期愈合,無斷針,針彎曲現象。3 討論交鎖髓內針治療骨折屬軸向固定,使骨折端周圍應力分布均勻,允許骨折端之間有微動,刺激骨痂生長而促進骨折愈合,已為臨床觀察所證實。而鋼板屬于偏離中軸的固定,由于會產生應力遮擋和應力集中現象,容易產生鋼板斷裂和感染等并發癥 [1] ,近年來逐漸被髓內針所取代。帶鎖髓內針術中不需要或很少剝離骨膜,最大限度地保留骨膜血供,有利于骨折愈合;帶鎖髓內針遠近端的加鎖使之具有抗旋轉及抗短縮的性能,克服了普通髓內針的不足,擴大了髓內針的使用范圍:對于粉碎骨折,能最大限度地減少肢體長度的丟失,維持肢體力線;對于開放性骨折者,應用不擴髓的帶鎖髓內針固定可以減少鋼板外露的機會,也不影響皮瓣轉移覆蓋傷口,并不增加感染率 [2] ;對同時合并胸、腦等重要器官嚴重損傷的病人先行骨牽引,待病人病情穩定后手術;對Ⅱ度開放性骨折急診行清創術,于傷后7~14d行內固定術,對Ⅲ度開放病人,我們未選擇交鎖髓內針治療 [3] 。本組有38例病人術中未采用擴髓術,14例采用擴髓術。對于使用擴髓還是不擴髓存在爭議。有學者認為適當擴髓有利于髓內針的打入 [4] 。主張非擴髓的學者認為,使用不擴髓的帶鎖髓內針不僅簡化了手術操作,縮短了手術時間,更重要的是避免了擴髓造成的骨壞死、脂肪栓塞 [5] 。Keating等認為術中擴髓與不擴髓在術后感染,骨折愈合時間及骨折不愈合率等方面無明顯差異 [6] 。本組病例治療結果也印證了這個觀點。對于開放性骨折、復雜的多段骨折,由于擴髓操作復雜,增加感染機會,最好采用不擴髓治療。閉合復位不暴露骨折端,不破壞骨膜的血供,創傷小,感染率低,骨折愈合率高。因此,閉合穿針成為交鎖髓內針發展趨勢。但是閉合復位需要C型臂影像增強設備和骨科牽引床,要求術者有較熟練的技術,反復的插針及折端的活動,全加重損傷;長時間的暴露X線下,對病人和醫護人員均有損害;閉合復位常難以達到解剖復位,特別易出現肢體的旋轉和成角畸形 [7] 。在一些粉碎性骨折,骨折塊翻轉或有軟組織嵌頓則必須行開放復位。我們采用小切口開放復位,骨折復位確實可靠,本組病例除1例不愈合外,骨愈合時間與閉合復位無明顯差異。但切口應盡量縮小,盡量小剝離骨折塊的骨膜與周圍組織的血運。我們認為在基層醫院采用小切口切開復位行帶瞄準器的帶鎖髓內針固定治療骨折是解決設備條件短缺的較好選擇。通過本組資料臨床分析,我們認為帶鎖髓內針治療股骨、脛腓骨骨折具有固定確實、骨折愈合率高、感染率低、下肢關節功能恢復快等優點,應作為下肢長管骨骨折治療的首選方法。A Paige Whittl.Fractures of Lower Extrem ty.In:Campbell’s Operative Orthopaedics.Edil by S.Terry Canale,Ed.9.北京:科學出版社
熱心網友
樓上的朋友提到武漢協和,交鎖髓內固定矯正羅圈腿已經是幾年前的手術方案,而且是楊教授等根據患者具體情況單獨研究的方案,并不是適用于任何膝內外翻畸形的治療.其實,只要在雙下肢伸直,膝或雙踝分開6CM以上就已經是重度畸形,你已22歲,除了手術外沒有別的方法能夠很好矯正.目前大都采用截骨術,但是什么術式,需要根據變形程度考慮,截骨術是目前比較理想的治療方法.其實你現在最擔心的是預后問題,但需要告訴...
熱心網友
樓上的朋友提到武漢協和,交鎖髓內固定矯正羅圈腿已經是幾年前的手術方案,而且是楊教授等根據患者具體情況單獨研究的方案,并不是適用于任何膝內外翻畸形的治療.其實,只要在雙下肢伸直,膝或雙踝分開6CM以上就已經是重度畸形,你已22歲,除了手術外沒有別的方法能夠很好矯正.目前大都采用截骨術,但是什么術式,需要根據變形程度考慮,截骨術是目前比較理想的治療方法.其實你現在最擔心的是預后問題,但需要告訴你的是,晚期的畸形矯正后仍然可能發生殘留癥狀,也就是說及時治療是關鍵.能不能在術后恢復,跟自身條件關系密切,如果你真的想在今后能夠爬山打球,那么就不要再浪費寶貴的治療時間.
熱心網友
應該做要不回越來越厲害
熱心網友
我非常想幫您,于是查了些資料給你: 武漢協和醫院日前采用治療骨折的“交鎖髓內針內固定術”,治好了一名26歲患者的羅圈腿。專家稱,這是國內首次用這種技術治療羅圈腿。 萬先生出生時右腿就有異常,成人后畸形逐漸加重,右小腿向外彎成“O”形,腳板又朝內翻,走起路來非常痛苦。首次矯正手術失敗后,其斷骨處的傷口不能愈合,就在他打算截肢時,被轉至協和醫院治療。 ...
熱心網友
我非常想幫您,于是查了些資料給你: 武漢協和醫院日前采用治療骨折的“交鎖髓內針內固定術”,治好了一名26歲患者的羅圈腿。專家稱,這是國內首次用這種技術治療羅圈腿。 萬先生出生時右腿就有異常,成人后畸形逐漸加重,右小腿向外彎成“O”形,腳板又朝內翻,走起路來非常痛苦。首次矯正手術失敗后,其斷骨處的傷口不能愈合,就在他打算截肢時,被轉至協和醫院治療。 這家醫院骨外科 楊述華 教授、 李進 博士等經過嚴格論證,決定采用目前治療骨折的“交鎖髓內針內固定術”來矯正這種畸形。醫生將萬先生小腿骨及踝關節畸形矯正后,又從他的腰部取出一塊髂骨填入患處,將未長合的斷骨結合,最后用一根長約20厘米的“髓內針”,將兩根骨頭固定起來,大約5小時后矯形固定全部完成,萬先生的小腿終于直了。 “羅圈腿”的傳統治療非常復雜,往往反復多次手術才能達到30%-80%的矯形效果,而運用“髓內針”固定,能夠克服以往手術缺陷,大大提高手術成功率。==============================================================【摘要】 目的 總結交鎖髓內針治療股骨、脛腓骨骨折的臨床經驗。方法 交鎖髓內針治療股骨、脛腓骨骨折52例,其中股骨22例,脛腓骨骨折30例。結果 平均隨訪12.6個月,關節功能優良率96.2%,骨折愈合率98.2%,1例軟組織感染,1例退釘。結論 交鎖髓內針是治療股骨、脛腓骨骨折的首選內固定方法。 關鍵詞 股骨 脛腓骨骨折 交鎖髓內針 交鎖髓內針,由于在骨折遠、近端用鎖髓控制了骨折重疊、旋轉移位,能早期關節鍛煉和負重,現被作為常規方法廣泛用于長管狀骨骨折的治療。我科從1999年9月~2002年10月應用國產帶瞄準器的帶鎖髓內針治療股骨、脛腓骨骨折共52例,取得理想療效,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組共有52例,男32例,女20例,年齡18~68歲,平均38.5歲。股骨骨折22例,脛腓骨骨折30例,開放性骨折12例,其中GustiloⅠ7例,GustiloⅡ5例。骨折原因:交通傷42例,墜落傷4例,砸傷3例,摔傷3例。52例均為新鮮骨折,受傷距手術時間為4h~16d,平均5.8d。1.2 方法 本組病例均采用國產仿Orthoflx第三代帶瞄準器的帶鎖髓內針、股骨針直徑8~11mm,長度為360~420mm;脛骨針直徑為8~10mm,長度為260~360mm。52例均采用小切口切開復位骨折端,均順行打入髓內針,38例未經擴髓,14例因髓腔窄而采用了擴髓術。48例采用靜力鎖定,骨折遠端2枚鎖釘鎖定,4例采用動力鎖定。術后病人不用任何外固定,給予患肢抬高,24h行股四頭肌靜力收縮,可早期行CPM鍛煉,疼痛消失后可扶杖下地不負重行走,術后6~8周開始逐漸負重。 2 結果 本組52例病人均獲隨訪8~24個月,平均14個月,病人術后每月復查一次,了解臨床癥狀,檢查關節活動度,同時拍X線片,指導病人功能鍛煉,觀察愈合情況。術后3個月,96.2%(50/52)的病人膝關節、踝關節活動度恢復正常。1例膝關節活動度<90°,為脛腓骨骨折合并股骨髁粉碎骨折。踝關節背屈<15°者1例。51例病人術后3~8個月X線示成熟骨痂通過骨折線,并可完全負重。1例病例10個月復查無愈合趨勢,行二期植骨愈合。1例病例出現軟組織感染,為開放性骨折,經擴創,沖洗引流,二期愈合,無斷針,針彎曲現象。 3 討論 交鎖髓內針治療骨折屬軸向固定,使骨折端周圍應力分布均勻,允許骨折端之間有微動,刺激骨痂生長而促進骨折愈合,已為臨床觀察所證實。而鋼板屬于偏離中軸的固定,由于會產生應力遮擋和應力集中現象,容易產生鋼板斷裂和感染等并發癥 [1] ,近年來逐漸被髓內針所取代。帶鎖髓內針術中不需要或很少剝離骨膜,最大限度地保留骨膜血供,有利于骨折愈合;帶鎖髓內針遠近端的加鎖使之具有抗旋轉及抗短縮的性能,克服了普通髓內針的不足,擴大了髓內針的使用范圍:對于粉碎骨折,能最大限度地減少肢體長度的丟失,維持肢體力線;對于開放性骨折者,應用不擴髓的帶鎖髓內針固定可以減少鋼板外露的機會,也不影響皮瓣轉移覆蓋傷口,并不增加感染率 [2] ;對同時合并胸、腦等重要器官嚴重損傷的病人先行骨牽引,待病人病情穩定后手術;對Ⅱ度開放性骨折急診行清創術,于傷后7~14d行內固定術,對Ⅲ度開放病人,我們未選擇交鎖髓內針治療 [3] 。本組有38例病人術中未采用擴髓術,14例采用擴髓術。對于使用擴髓還是不擴髓存在爭議。有學者認為適當擴髓有利于髓內針的打入 [4] 。主張非擴髓的學者認為,使用不擴髓的帶鎖髓內針不僅簡化了手術操作,縮短了手術時間,更重要的是避免了擴髓造成的骨壞死、脂肪栓塞 [5] 。Keating等認為術中擴髓與不擴髓在術后感染,骨折愈合時間及骨折不愈合率等方面無明顯差異 [6] 。本組病例治療結果也印證了這個觀點。對于開放性骨折、復雜的多段骨折,由于擴髓操作復雜,增加感染機會,最好采用不擴髓治療。閉合復位不暴露骨折端,不破壞骨膜的血供,創傷小,感染率低,骨折愈合率高。因此,閉合穿針成為交鎖髓內針發展趨勢。但是閉合復位需要C型臂影像增強設備和骨科牽引床,要求術者有較熟練的技術,反復的插針及折端的活動,全加重損傷;長時間的暴露X線下,對病人和醫護人員均有損害;閉合復位常難以達到解剖復位,特別易出現肢體的旋轉和成角畸形 [7] 。在一些粉碎性骨折,骨折塊翻轉或有軟組織嵌頓則必須行開放復位。我們采用小切口開放復位,骨折復位確實可靠,本組病例除1例不愈合外,骨愈合時間與閉合復位無明顯差異。但切口應盡量縮小,盡量小剝離骨折塊的骨膜與周圍組織的血運。我們認為在基層醫院采用小切口切開復位行帶瞄準器的帶鎖髓內針固定治療骨折是解決設備條件短缺的較好選擇。通過本組資料臨床分析,我們認為帶鎖髓內針治療股骨、脛腓骨骨折具有固定確實、骨折愈合率高、感染率低、下肢關節功能恢復快等優點,應作為下肢長管骨骨折治療的首選方法。 A Paige Whittl.Fractures of Lower Extrem ty.In:Campbell’s Operative Orthopaedics.Edil by S.Terry Canale,Ed.9.北京:科學出版社
熱心網友
照你說的情況,我也是有一點,沒有你的那么嚴重,我的膝關節時常感到骨頭咯吧吧地響,有時上樓都困難,我是吃中藥,你可以看中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