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主版是字段AOpen MX46-533 MX46-533V的,我剛剛查看了下也確實只支持IDE接口。 下面是我找到的EIDE和IDE的差別: IDE接口是把原先用ST506接口的控制器部分直接做到硬盤驅動器中。它把硬盤控制器電路跟硬盤驅動器本身的控制電路集成在一起,所以命名為集成驅動器電子部件。這樣在 IDE接口的適配器電路中不包含硬盤控制器。硬件機是 PC機中發(fā)展迅速的部件之一,存儲器容量和傳輸速度是硬盤機各項性能指標中提升最快的兩項,這樣 IDE接口遠遠不能滿足硬盤機發(fā)展要求。1993年硬盤機專業(yè)公司 Weste Digital開始著手制定擴充IDE規(guī)范EIDE,1994年正式公布了 EIDE規(guī)范,EI-DE的主要的特性是:(1)數(shù)據(jù)傳輸率至少可達12~18MB/s。 (2)支持硬盤的最大容量可達8.4GB。 (3)可連接4臺滿足EIDE標準的外部設備。 (4)傳輸帶寬為16位,可擴展到32位。 (5)EIDE在內存及硬盤讀寫操作可并存處理。 由于 EIDE接口性能具有的優(yōu)越性,現(xiàn)已成為一般 PC機硬盤的標準接口。 主要區(qū)別在于:(1)IDE最多只可以連接兩臺硬盤機;EIDE可以連接4臺滿足EIDE標準的外圍設備,其中應包含硬盤機。 (2)數(shù)據(jù)傳輸率IDE不超過2MB/s,比較低;EIDE數(shù)據(jù)傳輸率可達12~18MB/s,比較高。 (3)IDE支持528MB的最大容量,比較低;EIDE支持8.4GB,比較高。 (4)IDE最大傳輸帶寬僅有8位,比較低;EIDE可達16位或擴展到32位,比較寬。 (5)IDE只能進行輪流操作,不能并行處理;EIDE在內存及硬盤讀寫操作可并行處理。 然后下面是ATAPI和IDE的差別: ATA/ATAPI(AT Attachment/AT Attachment Packet Interface,AT嵌入式接口/AT附加分組接口)是計算機內并行ATA接口的擴展。ATA也被稱為IDE接口,ATAPI是CD/DVD和其它驅動器的工業(yè)標準的ATA接口。ATAPI是一個軟件接口,它將SCSI/ASPI命令調整到ATA接口上,這使得光驅制造商能比較容易的將其高端的CD/DVD驅動器產(chǎn)品調整到ATA接口上。 ATA/ATAPI接口的驅動器也習慣上叫增強IDE(EIDE)接口驅動器,它是在IDE接口上的擴展。IDE接口是光存儲產(chǎn)品最具性價比的產(chǎn)品,也是市場中應用最為廣泛的光儲接口,絕大多數(shù)的光驅都是通過ATA/ATAPI接口連接在主機上的。 看了一下,感覺好象可以共用的吧,只是會影響性能。各位大大給小弟參謀下下~3Q 剛剛又找了一下資料 EIDE接口   EIDE接口較IDE接口有了很大改進,是目前最流行的接口。   第一,它所支持的外設不再是2個而是4個了,所支持的設備除了硬盤,還包括CD-ROM驅動器磁盤備份設備等。   第二,EIDE標準取消了528MB的限制,代之以8GP限制。   第三,EIDE有更高的數(shù)據(jù)傳送速率,支持PIO模式3和模式4標準。 看第一,二條里面說的,我現(xiàn)在電腦也已經(jīng)接了一個DVD-ROM了,難道我的主版還是能支持EIDE?但是我去AOpen查我的主版卻說是IDE的嘛,真的是越來越糊涂了,沒問明白明天去買的時候肯定會被宰,郁悶死了

熱心網(wǎng)友

俱樂部

熱心網(wǎng)友

還是介紹一個不錯的硬件網(wǎng)站給你吧。中國DIYer之家(應該知道DIYer是什么意思吧~???呵呵~) 俱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