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戰爭難道真的和三國演義里說得那樣,雙方主帥鎮前對打,一方打敗就兵敗如山倒?這不是成了逞匹夫之勇,如何能看出雙方軍事的力量呢?

熱心網友

古代的戰斗,士兵必須排成整齊的隊形,盾牌兵在前,后面是槍矛兵,這樣才能互相保護。如果陣形亂了,盾牌兵沒有攻擊能力,槍矛兵沒有防護能力,很容易被各個擊破。因此,哪方能更好的保持隊形的完整,哪方就很可能獲得勝利。因此,向前進攻時,也不會出現電影里的大家全都向前跑的情況,而是齊步走,走出幾十步,就要停下來調整隊形,直到兩軍相接。跑是騎兵部隊的專利,作用也是要沖散對方的隊形,而步兵的跑,只有在一方已經潰敗,另一方要追擊時才會發生。為了讓盾牌兵和槍矛兵能夠從容布陣,就必須讓敵人和自己拉開一定的距離,這時候,就需要弓箭手先向對方射箭,讓對方保持在自己的射程之外,給自己的盾牌兵和槍矛兵從容整隊的時間,這就是所謂的射住陣腳。至于小說中說的“雙方主帥陣前對打,一方打敗就兵敗如山倒”,那不過是小說家的演繹,不是真實的作戰方法。

熱心網友

怎么可能啊?開國際玩笑!

熱心網友

士氣的因素很重要但也不是絕對的

熱心網友

基本上沒有這種戰法。這都是后人編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