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環保.節約"為話題寫一篇作文,幫幫忙,先謝謝了.

熱心網友

《森林與環保》 樹木,是人類最好的伙伴。它吐出氧氣供人呼吸,它阻擋風沙使人不受侵襲,它能保持水土,讓人類耕耘播種、繁衍生息,無怪乎人們把亞馬遜平原的森林,說成是“人類的肺” ,把大興安嶺的森林,譽為“天然的水庫”了。 然而,就是這樣寶貴的資源,有人卻不懂得珍惜它,愛護它。毀林開荒,就是一種最愚昧、最可憎、最令人憤怒的舉動。 森林,保持了水土,調節了氣候,這樣,人類才有可能進行正常的生產活動。但是,前幾年一些地方片面理解“以糧為綱”,結果濫砍、濫伐森林,造成了嚴重的水土流失,土壤沙化。請看,內蒙古草原上那種“風吹草低見牛羊”的迷人景色早已消失,代之而來的是一片沼澤、沙丘,使得風沙闖過張家口,直逼北京城。北京,我們祖國的首都,已經處在風沙的威脅之下。西雙版納的森林,是我們祖國的驕傲,它里面的珍貴樹種,珍禽異獸,是人類不可多得的寶貴財富。但是,就是這樣的寶貴的資源,也遭到了空前的浩劫。僅勐海、勐臘兩個縣,就燒毀了上萬畝的森林,并美其名曰:發展糧食生產。現在的西雙版納,迷人的大霧少了,珍貴的動物難得見到了,就是經常跑到樹邊嬉戲的猴子,現在也看不見了,更不用提由此造成了生態平衡破壞的嚴重后果了。 楊樹,容易成活,但是栽種了以后,也還是需要人們愛護,才能正常地生長。如果人們有意去毀壞它,它也是難以生存下來的。但是那些珍貴的樹種,如水杉、銀杏等等,都是不那么容易成活下來的啊,更何況那些成片的珍貴樹種群落呢!再者,那些像綠色海洋一樣的森林,它的形成,總要經過上百年的過程吧。更何況,遺留到今天的森林,只是古代那遍布各地的森林的很少一部分呢。解放初期,我國的森林覆蓋面積只有百分之零點幾,到今天,已經發展到5%左右,但是,這樣的比例,在世界上還是落后的呢。況且,這樣的成績的取得,也是極其不易的呢,我們用飛機造林,動員生產建設兵團去造林……種樹難,造林更不易啊! 一個人,就可以毀壞10個人種的楊樹,那么,如果我國上億的農民,還沒有認識到植樹造林的重大作用,仍舊有上百上萬的人去破壞森林,那該是多么的可怕呀。 我希望我們國家的森林覆蓋率超過日本,超過西德,也超過芬蘭,讓我們的祖國的土地上到處是一片醉人的、充滿生機的綠。 我更希望,讓那充滿生機的可愛的綠色種子在全國人民的心靈上扎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