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wǎng)友
7次。只有美國登上過。“阿波羅”登月成功 在一片荒涼、全無生氣的月球上,一架奇形怪狀的飛行器,在耀眼的陽光照射下 靜靜地停放著。它的四條細長的支腳,有一條鑲著一塊不銹鋼的小牌,上邊寫著:公元一九六九年七月地球行星上的人類 在此首次踏上月球 我們代表全人類和平來此 這架飛行器——登月艙拋棄的下半截,是發(fā)生在1969年 7月20日的一次歷史事件 的紀念碑,是美國“阿波羅”登月行動的杰作。那天,有2名美國宇航員——阿姆斯 特朗和奧爾德林,第一次將人類足跡印到了月球上。這座紀念碑將會永遠留在那里, 因為月球上沒有風(fēng)和水把它磨滅。偉大的“阿波羅”登月計劃1961年4月12日,發(fā)生了一件令美國人惱怒的事:蘇聯(lián)宇航員加加林首次進入太 空。剛從床上被叫醒的美國總統(tǒng)肯尼迪,知道消息后十分震驚,因為這表明蘇聯(lián)在航 天技術(shù)上已領(lǐng)先美國一步,也就是說在科技競賽中美國處于劣勢了。 “這是繼蘇聯(lián)第一顆人造地球衛(wèi)星上天之后,對美國民族的又一次奇恥大辱 !” 肯尼迪憤憤地說道。 為了迎接蘇聯(lián)人的太空挑戰(zhàn),美國人決心不惜一切代價,重振昔日科技和軍事領(lǐng) 先的雄風(fēng)。肯尼迪召集美國各有關(guān)部門頭腦們商量對策,宣布:“美國最終將第一個 登上月球。” 1961年5月25日,肯尼迪在題為“國家緊急需要”的特別咨文中,提出在10年內(nèi) 將美國人送上月球。他說: “我相信國會會同意,必須在本10年末,將美國人送上月球,并保證其安全返回 ”,“整個國家的威望在此一舉”。于是,美國航宇局制訂了著名的“阿波羅”登月 計劃。 阿波羅是古代希臘神話傳說中的一個掌管詩歌和音樂的太陽神,傳說他是月神的 同胞姐弟,曾用金箭殺死巨蟒,替母親報仇雪恨。美國政府選用這位能報仇雪恨的太 陽神來命名登月計劃,其心情可想而知。但是,建造這樣一艘登月船也不是輕而易舉 的。 兩個月后,美國科學(xué)家為實施“阿波羅”登月計劃拿出了 4種方案,即“直接登 月”、“地球——軌道會合”、“加油飛機”、“月球表面會合”,但是,每種方案 隨后都表明存在著各種不易解決的問題。 正當(dāng)美國科學(xué)家們和政府首腦猶豫不決時,一位名叫約翰· C·霍博特的太空署 工程師提出了第 5種方案——“月球軌道會合”方法,這種方法的要點是:從地球上 發(fā)射一支推力為750萬磅的“土星”5號火箭,將裝載 3個宇航員的“阿波羅”太空 船推向月球。“阿波羅”太空船繞著月球軌道運行,但整艘太空船并不在月球上降落, 而是分離出一艘小的登月艙。登月艙帶著2名宇航員依靠倒退火箭抵達月球表面,第 3 名宇航員則留在太空船上。當(dāng)他的兩個同伴在勘查月球表面時,他一路環(huán)繞月球飛 行。當(dāng)勘查工作完成后,月球上的兩位宇航員就引發(fā)登月艙上的火箭,重新和太空船 會合。3名宇航員乘坐太空船,引發(fā)火箭回到地球上來。 于是,科學(xué)家們決定采用“月球軌道會合”法。 為了實現(xiàn)這個宏偉的計劃,美國國家航宇局的科學(xué)家和工程師,要設(shè)計制造出一 艘宇宙飛船“阿波羅”號,它的大小與火車頭相近。為了發(fā)射這個飛船,還要制造出 一個與足球場差不多長的火箭。此外,科學(xué)家們還要建起一座大型的太空中心——月 球港,它要擁有車間、試驗室和辦公室,并且在全世界建立一系列的跟蹤站;他們還 要為宇航員們建立訓(xùn)練中心,在這個中心里,要有“登月模擬裝置”。精心的準備為了使“阿波羅”登月計劃順利進行,美國總統(tǒng)肯尼迪親自過問此事,在人力、 物力上給予充分的保障,空軍中將菲利浦被任命為“阿波羅”計劃的負責(zé)人,國家航 宇局本部執(zhí)行局長喬治·哈格被派作他的助手。為了準備載人登上月球,“阿波羅” 號飛船將首先進行地面模擬試驗和不載人試飛,然后載人進入月球軌道,最后飛向月 球?qū)嵉乜疾臁?從1961年到1969年,美國宇航員為登月旅行進行了20次試驗性的預(yù)備飛行。 首先,是乘坐小型的“水星”號宇宙飛船飛行,這種飛船約有3米長,只能乘1個 人。“水星”號飛船共飛行了幾次,取得了振奮人心的結(jié)果。第一次是約翰·格倫, 他使用了3層軌道,全程5個小時。當(dāng)飛船在最后一層軌道上飛行時,自動控制系統(tǒng)突 然失靈,但約翰·格倫沉著冷靜,用手操縱飛船,終于平安地將飛船駛回了地球。這 次飛行表明人可以在太空中生存很多小時,太空環(huán)境對于人的健康和精神都沒有損害, 如果自動控制系統(tǒng)失靈,飛船可以由人自己來操縱。在“水星”號進行的最后一次飛 行中,戈登·古柏繞著地球航行了22圈,他完成了一些太空試驗項目:在一條軌道上, 他拋出了一顆玻璃球,那上面有明亮的信號燈,然后,他在第二條軌道上又找到了信 號燈發(fā)出來的光芒,而且看得很清楚。這是按計劃對人的視覺所進行試驗的內(nèi)容。接 著,從地面南美某一個城市發(fā)出了一束很強的閃光信號,古柏也看到了這束光線,并 且在地圖上標(biāo)出了它的位置。 1965年,宇航員乘坐“雙子星座”號宇宙飛船進行了更長時間、更大膽的飛行, 這些飛船無論是體積還是重量都比“水星”號飛船大2倍左右,每只飛船可載2個人。 在“雙子星座”飛行過程中,宇航員們試驗并實踐了“阿波羅”計劃中的各種技術(shù)。 接著,又進行了“阿波羅”宇宙飛船變換軌道的實驗,約翰·揚和弗吉特·格里 森首次掌握了這種技術(shù)。在另一次飛行中,宇航員愛德華·懷特身系一根長繩子,另 一頭系在飛船上,身帶著一種特殊的儀器來給他引路,他在太空中居然浮蕩了20分鐘。 他放聲大笑,不時地說著開心的話,他感到興味無窮,要不是他的伙伴詹姆斯·麥克 第維特催他趕快回來,他不知還要呆上多長時間。這次實驗說明,不但人能夠離開飛 船,而且還能安全地返回飛船。 “雙子星座”號的飛行于1966年11月結(jié)束,美國宇航員們學(xué)習(xí)和實踐了所有登月 航行的復(fù)雜技術(shù),他們的實驗結(jié)果回答了很多使科學(xué)家們和醫(yī)生們感到煩惱的問題。 但是,正當(dāng)美國人信心十足的時候,卻發(fā)生了一件令人悲傷的事故。1967年 1月 27日,當(dāng)“阿波羅”1號在進行模擬發(fā)射試驗時,由于純氧座艙突然起火,31 歲的 海軍少校羅杰·查菲、36歲的空軍中校愛德華·懷特和空軍中校格里索姆遇難身亡。 于是,“阿波羅”計劃被迫推遲。 登月計劃太危險了,還能實施嗎?人們不禁提出這樣的問題。但宇航員們并沒有 被這意外的事件所嚇倒,格里索姆的話就在耳邊響起,時時激勵著他們: “要是我們死亡,我們要大家把它當(dāng)作尋常事。我們做的是一種冒險事業(yè),我們 希望,萬一我們發(fā)生意外,不要耽擱計劃的進行。征服太空是值得冒生命危險的。” 1968年10月,“阿波羅”試驗飛行開始了,沃爾特·希勒、唐·艾西爾和沃爾特 ·坎寧安,在太空中度過了將近11天,繞地球飛行了 163圈,沒有發(fā)生任何故障。“ 阿波羅”工作完好,宇航員們心情十分愉快,他們同控制中心有說有笑。10月22日, 飛船濺落在百慕大以南波濤洶涌的海面上。2個月后,弗蘭克·博爾曼、詹姆斯·洛 費爾和威廉·安德乘“阿波羅”8 號飛船進行了第一次繞月飛行,他們在圣誕節(jié)前 夕進入繞月飛行的軌道。在圣誕節(jié)那天,他們想起了家里的親人,希望能夠看到妻子 和孩子們,并高高興興地打開他們的禮物,還想到了他們不能參加的圣誕節(jié)家宴。但 是,這不可能,他們只能打開一袋用繩子吊著的美餐,外面有著賀詞——“圣誕愉快”。 他們經(jīng)過了10層繞月軌道,然后安全返回了地球。在第三次“阿波羅”的試驗飛行中, 宇航員們還在環(huán)繞地球的軌道中練習(xí)了定點會合與銜接技術(shù)。在最后一次試驗飛行中, 他們又在環(huán)繞月球的軌道上練習(xí)了這些項目。當(dāng)“阿波羅”飛船圍繞著月球飛行時, 宇航員們試驗了著陸系統(tǒng)——登月艙,尤金·賽爾南、托姆·斯塔福德進入登月艙, 降到了離月球僅有15公里的地方,約翰·揚則留在了指令艙中。登月艙幾次以每小時 6000公里的速度掠過月面,但是,當(dāng)?shù)窃屡摰诙温舆^月面時,由于一個操縱開關(guān)安 裝錯誤,爆炸螺栓突然爆炸,自動地將登月艙的下半截拋開,使上半截迅速地旋轉(zhuǎn)和 前后顛簸起來,賽爾南驚呼起來,說了一句臟話: “狗娘養(yǎng)的!到底發(fā)生了什么事?” 斯塔福德以為自動駕駛儀出了毛病,他用手操縱,經(jīng)過約 1分鐘,飛船才穩(wěn)定下 來。最后,登月艙又飛了回來,再次與“阿波羅”對接。 至此,科學(xué)家們已收集了有關(guān)月面的必要的資料,測試了月面的強度。他們發(fā)現(xiàn), 在測試過的每個地區(qū),月面都十分結(jié)實,足以承受“阿波羅”登月艙著陸系統(tǒng)的重量。 探測器還拍攝了幾千張月球的照片,并把它們送回了地球,這些照片反映出月球上所 有的小山、山脈和深而危險的環(huán)形山的位置。踏上登月之路在探索登月之路的同時,美國數(shù)百名工程師已裝配了大型的月球飛船——“阿波 羅”11號。這是一項十分艱巨的工程,它約有25米長,重約45噸,“土星”5號 火箭則長85米,重約2700噸,僅制造宇宙飛船、火箭及其儀器的各個部件的工廠就有 好幾百個。制造工廠通過陸路和水路陸續(xù)把飛船的各個部分送到了太空中心——月球 港,在那里有世界上最大的車間,人們在那高大的平臺上垂直地將火箭和飛船的各個 部件一一裝配起來。 把月球飛船從車間運到 7公里外的發(fā)射場,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起重架和月球 飛船大約共重8000噸,并且還要在使它保持垂直和平穩(wěn)的狀況下運送它,為此,科學(xué) 家們建造了2 輛44米長、38米寬的大型運輸車。為了能忍受巨大的壓力,還專門修建 了一條又寬又結(jié)實的路,路面鋪了2 米多厚的混凝土。但是,當(dāng)履帶式的運輸車將它 運到發(fā)射場后,混凝土路面還是被壓陷了將近3厘米深。 在發(fā)射場,一個巨大的混凝土發(fā)射臺上垂直豎起了月球飛船,它的高度為110米, 就像一座36層的大樓。經(jīng)過多年努力,“阿波羅”終于迎來了決定性的時刻。 1969年 7月16日清晨,在灰白色的天幕下,在卡納維拉爾角的第39號A發(fā)射臺上, 矗立著一柄刺向天空的利箭——“土星”5號運載火箭和“阿波羅” 11號宇宙飛 船。 大約 6點半鐘,阿姆斯特朗、奧爾德林、科林斯來到了太空中心,登上了可動式 發(fā)射臺的塔,走進了船艙。此時,一大群工程師已經(jīng)用電子儀器試驗了火箭上的 200 多萬個工作零件,“土星”5號火箭已經(jīng)裝滿了將近5億升的燃料。 在控制中心的值班室里,4000多名科學(xué)家、工程師以及一些已經(jīng)在太空中飛行過 的宇航員,他們將研究“阿波羅”的飛行過程,幫助解決可能發(fā)生的各種困難問題。 指揮員在通過無線電給宇航員下達著命令,并通過電視熒光屏來觀察他們的活動。最 后,所有的試驗和準備工作都已經(jīng)完成了,人類歷史上的一次偉大的旅行就要開始了! 控制中心的人坐在熒光屏前,數(shù)著鐘點,外面的一大群人突然變得鴉雀無聲,仰 首望著這艘巨大的飛船。在地球上,將近有20億人正在熱切地注視著電視熒光屏,等 待著令人激動的時刻。 倒計數(shù)開始了:10—9—8—7—6—5—4—3—2—1,升空! 上午9時32分,在火山爆發(fā)般的滾滾濃煙中,“土星”5號火箭顫動著騰空而起, 拖著 500多米的橙色火焰和濃煙離開了發(fā)射架,然后,這3817噸的飛行器努力克服著 地球的重力,慢吞吞地飛離了發(fā)射臺,按照弧形軌道飛往大西洋上空,把所載的“阿 波羅”11號飛船發(fā)往月球。 “我們升空了!”一名指揮員宣布道。 為了這一時刻的到來,等了一夜的人們揮著手歡呼著,千百萬個聲音高興地喊道: “上去了!上去了!萬事如意,一路平安!” 在華盛頓電視機旁觀看起飛的尼克松總統(tǒng),也激動萬分,他宣布 4天之后為月球 探險的全國共慶日,主張美國人那天放假一天。他說: “在過去時代,探險是一種孤獨的事業(yè),可是現(xiàn)在,太空旅行的奇跡配上了太空 通信的奇跡,即使和月球相隔非常遙遠,電視還是能夠?qū)l(fā)現(xiàn)的片刻傳進我們家里, 使我們?nèi)w都能身臨其境。由于宇宙航行員前往人類從沒到過的地方,他們嘗試的是 人類從沒試過的,我們在地球上的人像一家人一樣,必須精神上同他們一起,共享光 榮和奇跡,以禱告祝他們一切順利。” 月球飛船繼續(xù)在空中上升,噴射著黃煙和蒸汽云…… 飛船里面的壓力很大,船員們躺在靠椅上,觀察著各種儀器。開始,他們感到很 不舒服,但是,一兩分鐘后,壓力開始降了下來,他們也慢慢地感到輕松了。 隨著速度的不斷增加,功率強大的“土星”5 號火箭沖出了地球大氣層,第一 級火箭帶著“阿波羅”穿過了氣體最稠密的區(qū)域,這時速度已達到了每小時9600公里。 在離地面64公里的空中,第一級火箭燒掉并脫落了下來,第二級火箭又推動飛船到了 160公里的高度,時速增加到了24000公里,然后,最后一級又升高了一點兒,把“阿 波羅”帶入環(huán)繞地球的軌道,它同飛船一起待在停泊軌道上,發(fā)動機暫時關(guān)閉。 “‘土星’5號運載情況良好。”阿姆斯特朗向地面指揮中心報告道。 宇航員們借助星星來確定他們所在的位置,并且檢查奔月之路是否正確,隨后, 又檢查了飛船中的所有儀器和電子系統(tǒng),沒有發(fā)現(xiàn)任何問題。指令中心向他們下達了 命令: “向月球前進!” 最后一級火箭發(fā)動機在絕對正確的時刻重新發(fā)動起來了,它“燃燒”了大約 5分 鐘,把飛船的時速增加到40000公里,于是,“阿波羅”又射向了太空。 宇航員們在奔向月球的道路上繼續(xù)前進著。 緊張的忙碌過后,宇航員們開始輕松一下了,他們脫下太空服,穿上他們那舒適 的飛行工作服,然后,他們把一個塑料袋中的干糧同水?dāng)嚢柙谝黄穑云鹪谔罩械?第一頓飯。 地面上的人們正時刻關(guān)注著太空中的3名宇航員,全世界有 14個跟蹤站,還有艦 艇和飛機都跟蹤著這只飛船,并向指令中心報告著它的位置。指揮員們則通過熒光屏 觀察著“阿波羅”的進程,向宇航員們發(fā)出一切重要的命令和忠告。宇航員們也向指 揮員們講述他們的經(jīng)歷,科林斯描述了他從宇宙飛船上看到的景色: “地球看起來真是美妙極了”,他說,“我們清清楚楚地看到了很多國家。真美, 太美了!” 第三天下午,7 月19日,船員們又穿上了太空服,準備進入月球軌道。電視攝影 機投入了工作,在熒光屏上放映出飛船中的宇航員們的工作實況。千百萬正守在電視 機旁的人們興高采烈,大家都對宇航員們泰然自若的風(fēng)度稱羨不已。難以預(yù)測的、巨 大的危險就在前頭,但這幾個人卻毫無懼色。 “阿波羅”進入了月球的背面,它和控制中心的通信聯(lián)系立刻全部陷入中斷,現(xiàn) 在,“阿波羅”的船員們要在月球背面把飛船納入軌道。這是一項艱巨的任務(wù),可是 指令中心對它卻愛莫能助,只能等待,祈禱不要出事。 “阿波羅”正在以極快的速度航行,必須先把它的速度減下來,才能進入月球軌 道,為此,宇航員們點燃服務(wù)艙內(nèi)的一個發(fā)動機,產(chǎn)生一個反向推力,如果發(fā)動機點 不起來,飛船就不能進入軌道而只會返回地球,如果發(fā)動機燒得時間太長,則速度降 得太低,飛船就會墜毀在月球上,所以,這是一項極其危險的工作! 地面指揮中心的人們都在焦急地等待著,他們一聲不響,以嚴肅的神情看著時間, 每過一分鐘,都像一個小時那樣緩慢。25分鐘后,人們終于從無線電里聽到了奧爾德 林鎮(zhèn)定的聲音,他只說了一句話: “好,一切正常!” “阿波羅”11號終于安全地進入了繞月球的停泊軌道,控制中心的人們這才松 了一口氣。 月球飛船已經(jīng)航行了將近50萬公里,而到達月球的時間只比原定的時間晚了 3分 鐘,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跡。月球上的第一個腳印宇航員們現(xiàn)在第一次看到了月面的近景,他們從窗口向外望去,那里的顏色卻是 灰蒙蒙的一片。不久,“阿波羅”就飛到了著陸地點的上空,阿姆斯特朗報告說: “下面看起來很暗。” 船員們打開了電視攝像機,向全世界的人們顯示了月球的山脈和環(huán)形山的面貌。 時間是1969年7月20日,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就要進行人類登月的嘗試了,他們笑 著對科林斯說道: “喂,我們要走了,馬上就會回來的,等著我們,別離開。” 科林斯也笑了,他祝他們好運。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用拇指和食指做了個“V” 形,隨后就進入了登月艙。 7 月21日,指令長阿姆斯特朗作為人類的使者,首先爬出艙門,第一次踏上了神 秘的月土,向征服太空的道路邁進了巨大的一步,這時,他說出等待已久的第一句話: “對一個人來說,這是一小步,但對人類來說,這卻是一個巨大的飛躍!” 阿姆斯特朗檢查了月面,發(fā)現(xiàn)它既結(jié)實又安全,他抬起腳,靴子在月面浮土上留 下了痕跡,但是他的腳印卻只有幾分之一厘米深。不要忘記,他的體重只有他在地球 上的體重的六分之一。18分鐘后,奧爾德林也踏上了月球面,會到了他的朋友。他依 舊興致勃勃,高興得在月球和扶梯上跳上跳下,他喊道: “啊,美啊,太美了!” 兩名宇航員開始試著在月球上行走,他們的第一個很小的嘗試是很有意思的。由 于幾乎處于失重狀態(tài),所以他們失去了平衡的感覺,不知道腳步將把他們帶向何方, 他們搖搖晃晃,像是喝得酩酊大醉,但是,在模擬器中的訓(xùn)練幫助他們很快地克服了 困難,他們信心十足地浮游起來。 他們撿起了一些小石塊,把它們?nèi)拥煤苓h,觀察它們會怎么樣,沒想到石塊竟像 球一樣跳到空中,兩個人放聲大笑,“真有意思。” 宇航員們在月球上架起了一部電視攝像機,在登月艙旁舉行了一個小小的儀式。 他們在月球上安放了一塊金屬紀念牌,然后,在登月艙附近插上一面用尼龍絲編織而 成的美國國旗,長1。5米,寬0。9米。為了使星條旗在無風(fēng)的月面看上去也像迎風(fēng)招展, 他們特地通過一根彈簧狀金屬絲的作用,使它舒展開來。 當(dāng)這面旗子一扯開時,美國總統(tǒng)尼克松就通過電話和月球上的人通了話,指令長 阿姆斯特朗回答說: “我們能來到這里,是我們的莫大榮幸。” 宇航員們?nèi)〕隽艘龅?3項科學(xué)實驗的裝置,他們裝起了一臺“測震儀”、一臺 “激光反射器”,用于監(jiān)測月球可能受到的隕星撞擊和月震等任何物理干擾,并通過 無線電送回地球,這些物理擾動將會幫助科學(xué)家們來認識月球是由什么物質(zhì)構(gòu)成的; 激光反射器把一束光線反射到地球上去,借助這束光線,科學(xué)家們可以測量出地球和 月球之間距離的極小的變化;他們還豎起了一塊薄鋁板,來捕捉從太陽飛來的微粒子, 然后把它帶回地球,這樣,科學(xué)家就可以進行分析,其結(jié)果有可能會說明太陽和行星 形成的原因。 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為科學(xué)家們收集了月球上的岸石和浮土的試樣,他們用一 把特制的工具,不用彎腰就能拾取巖石。他們在給每塊巖石照相后,就放進特制的袋 子里,然后再都裝在一個鋁制的箱子里。 現(xiàn)在,宇航員們完成了在月球上的工作,他們收起吸收了太陽風(fēng)的鋁板,并把它 裝在包里。他們向四周環(huán)顧了一會兒,戀戀不舍地想: “我們永遠不會再到這里來了。”隨后,他們爬進了登月艙,關(guān)上了艙門。 當(dāng)兩名宇航員在月球上工作的時候,在離月球 110公里的高空,邁克爾·科林斯 正獨自地乘坐飛船主體繞月球一圈圈地飛行,自從人類誕生以來,可憐的科林斯無疑 是最孤獨的人了。“大功告成”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現(xiàn)在就要離開月球了。從月球上升空同著陸一樣是危險的, 而且實際上可能還要更危險。因為只有一個小火箭發(fā)動機來發(fā)射登月艙,這個發(fā)動機 要使登月艙離開月球,把它帶到2萬米的高度,使它納入軌道,如果火箭失靈了,阿 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就只有待在月球上等死,營救是不可能的,只要氧氣一用完…… 指令中心下令升空,人人都焦急地等待著,有些人擔(dān)心得出了一身冷汗。奧爾德 林鎮(zhèn)定地倒數(shù)著數(shù)字:5—4—3—2—1。 阿姆斯特朗按了一下電鈕,發(fā)動機點燃了,登月艙頃刻間就開始起飛了,底下的 部分——四條腿和紀念板都留在了月球上。登月艙載著兩個人離開了月球,它越飛越 快,升入了軌道,奧爾德林喊道: “棒極了!很平穩(wěn),飛得太好了!” 地面指揮員擦去了臉上的汗水,松了一口氣,興奮地說:“全世界為你們感到驕 傲!” 宇航員們在月面上共停留了21小時18分,采回22公斤月球土壤和巖石標(biāo)本,作為 這次太空之行的紀念物。他們把兩個艙對接起來,重新組成了“阿波羅”11號宇宙 飛船,3名宇航員重聚在一起,他們完成了他們的使命,該返回地球了。 7 月22日,宇航員們開始了他們返回地球的長途旅行,登月艙已經(jīng)完成了它的使 命,于是,他們就把它解了下來,丟在了太空。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有些依依不舍, 畢竟他們在這個小艙室里生活了一段值得紀念的日子,他們真想把它帶回家,但這是 不可能的。 他們向登月艙揮了揮手告別,并準備脫離月球軌道,這是又一個令人焦慮的時刻, 如果飛船的發(fā)動機失靈了,“阿波羅”就會繼續(xù)繞著月球飛行,那么,他們就永遠不 能回家了。事實上,發(fā)動機工作完好,它把飛船“踢”出了繞月軌道,于是,飛船開 始沿著一條彎曲的航道向地球飛去。回家的旅程很順利,宇航員們只糾正了一次飛行 航道的角度,沒有發(fā)生任何困難。當(dāng)“阿波羅”接近地球時,宇航員們又拋棄了服務(wù) 艙,然后,把指令艙掉了個頭,使防熱罩正對著地球,這一切,都在地面指揮控制中 心的監(jiān)視范圍之內(nèi)。 7 月28日中午,“阿波羅”11號飛船按照精心設(shè)計的航線和精確計算的角度, 穿越大氣層。突然,“阿波羅”和指令中心之間的無線電通信中斷了,控制中心出現(xiàn) 了令人焦慮的寂靜,人人都在擔(dān)心地等待著,這些人還活著嗎?他們安全嗎?難道飛船 在沖入大氣層時燒毀了嗎? 過了3分鐘,在空中遙遠的地方出現(xiàn)了一點紅光——是“阿波羅”!不一會兒,又 聽到了宇航員的聲音: “我們正在順利地下降。” 著陸降落傘張開了,飛船的速度降到了每小時35公里,“阿波羅”徐徐地降了下 來,安全地濺落在太平洋湛藍的海水中。從發(fā)射開始到降落,“阿波羅”總共飛行了 近100萬公里,歷時195小時18分22秒,回到地球的時間只比預(yù)定的時間晚了10秒鐘! 在濺落點20公里外的美國海軍“大黃蜂”號航空母艦上,美國總統(tǒng)尼克松正等待 著宇航員們歸來。2架直升機飛臨濺落點,將宇航員們帶到了航空母艦上,尼克松向 宇航員們表示了熱烈的祝賀: “這是創(chuàng)世以來世界史上最偉大的一周,由于你們盡力的結(jié)果,世人從沒有像現(xiàn) 在這么接近過。”“阿波羅精神”在這以后的幾年里,美國一鼓作氣相繼發(fā)射了“阿波羅”12號至17號6艘載人 飛船,進行月球探險,共有21名宇航員進入了太空,12人成功地登上了月球,在月 面活動時間累積達298小時! 1969年11月,“阿波羅”12號飛船在月球的另一個地區(qū)進行了第二次著陸,登 上月球的2名宇航員曾2次離開登月艙,在月球上漫步,并做了更重要的試驗,還收集 了更多的巖石和月球浮土。7個月后,“阿波羅”13號飛船載著3名宇航員又一次登 月飛行,但由于飛船發(fā)生故障,他們沒能完成自己的使命,在太空飛行 3天半后安全 濺落在太平洋上。1971年,“阿波羅”14號飛船進入繞月軌道,其中2人安全地在 月球上著陸,他們還帶去了小手推車,在月球上漫步將近 3公里,并在月球上搞了一 次小小的娛樂活動——打高爾夫球。幾個月后,“阿波羅”15號飛船把一輛特制的 車子帶到了月球上,這輛大約3米長的“月球漫游者”是由電力驅(qū)動的,2名宇航員在 月球上住了 3天,他們每天駕駛著“月球漫游者”在不同的地方探險,使用車中的儀 器進行了很多科學(xué)試驗,并用車子收集了大量巖石。1972年 3月,“阿波羅”16號 又在月球上呆了3天。同年12月,“阿波羅”17號進行了最后一次飛行,他們在月 球上建立了一個實驗室,這個實驗室里有核動力和電子儀器,用來收集有關(guān)月球的資 料,并把資料送回地球中。2名宇航員乘坐“月球漫游者”在月球上探險,一次開出 了16公里,這是在月球上最長的一次驅(qū)車旅行。至此,歷時11年的“阿波羅”登月計 劃圓滿結(jié)束。 在興奮之余,有人注意到,“阿波羅”登月計劃使美國付出了巨大的代價,這項 計劃使美國花費了 250億美元,美國平均每個家庭要擔(dān)負472美元!前后共有2萬多家 企業(yè)、200多所大學(xué)和80多個科研機構(gòu)參加,總?cè)藬?shù)超過了 40萬,平均每一艘登月飛 船的造價比其用黃金制成的還要貴 15倍!美國人從月球上帶回的巖石和塵土樣品,若 按重量計算,其價值竟是金剛石的35倍。 這種耗資巨大、技術(shù)復(fù)雜的空間探險,對人類有什么實際意義呢?有些人認為, 與其花費數(shù)百億美元到太空探險,不如將其用來解決地球上的一些問題。但是,多數(shù) 科學(xué)家們不同意這種看法,他們認為:月球探險,絕不是和地球上的問題不相干的, 人類在太空中第一次見到地球之后,才第一次認識到地球上生物世界的脆弱性,人類 到達月球,看到地球只是顆小行星,人類這種眼界的擴大,必然會對他自己和他們所 能做的事情的概念有所影響。通過登月飛行,人們獲得了有關(guān)月球的大量資料,這些 資料,對于研究月球的年齡、結(jié)構(gòu)等問題都是非常重要的,正是科學(xué)家們通過對月球 巖石樣品的分析,得出月球有近50億年的歷史的結(jié)論,它的年齡與地球差不多,甚至 比地球還要大。由于有了對月球的了解,科學(xué)家們將設(shè)法直接利用月球,在上面建立 科學(xué)試驗室,這樣,就可以在沒有空氣的環(huán)境中進行各種科學(xué)研究和實驗。即使月球 不能被直接利用,人們也已從征服太空的實踐中得到了很多好處,比如,科學(xué)家們?yōu)?了發(fā)明飛船設(shè)計了許多奇妙的新儀器,研制了許多新材料。登月飛行的實踐,已經(jīng)使 人們獲得了許多有關(guān)太空的知識,并有效地改善了地球上的生活,為后來發(fā)展太空實 驗室、太空站、航天飛機打下了牢固的基礎(chǔ)。 美國航宇局正準備發(fā)射一具無人駕駛月球探測器,前往月球?qū)ひ捲旅鏄O地附近火 山口狀陰影處的冰“湖”,以便為未來登月定居者提供現(xiàn)成的水源。 。
熱心網(wǎng)友
幾次我不知道,不過登過月球的還有前蘇聯(lián).
熱心網(wǎng)友
沒啊,前蘇聯(lián)也秘密登上過的,而且據(jù)說老美的登月照片大大的有問題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