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上班想充電學習,英語沒學過,不知道怎樣下手!
熱心網友
給想聽懂英語的朋友:如果真想聽懂英語有如下幾上原則一:不要在學校學英語。二:不要上什么英語補習班。三:不認為出國就一定能會英語(我周圍有來廣東十多年還聽不懂廣東話的朋友)。三:聽“美國黑人英語”聽起,會聽就會講,會聽會講再學拼寫與閱讀。建議:買一盤子dvd《理發師》不要字幕聽一百遍再看我下面所寫的。如果你從來沒聽過廣東話,聽廣東話的新聞(用詞與普通話幾乎相同但發音不同)也要兩到三個月才能聽懂,如果你只在學校學英語,就算你能聽教師講的英語,聽外國人講英語比聽懂普通話的人聽廣東話難度還要大。在學校教師從來沒教過我們英語,教的是翻譯,學校所教的所謂英語實際上是用中文理解英語,用多長時間都不可能聽懂外國人講英語(不能聽一句英語想一句漢語,否則永遠學不會)。 從我聽的英語我認為世界上人們講的英語可能分下面幾類: 英國人講的英語:生活中英國人講的英語發音短,好象只講半句,講話沒表情。(bbc與cctv9) 歐洲人講的英語:與英國人講的英語相近。(dw德國之聲) 噢洲人講的英語:沒說完嘴就閉了比英國人講的英語發音還短 亞洲人講的英語:香港與歐洲人講的英語相近,新加坡與噢洲人講的英語相近。 印度人講的英語:自成一體好玩的很,快。 中東人講的英語:比印度還要自成一體,更好玩的很。 南非講的英語:沒聽過,不好說! 美國人:講的最好的是黑人(有一影劇理發師)和唱歌一樣,最有意思的是abc上一個女的主持的經濟節目快的不了,語句最長是法官與律師的。美國南人與北人講的也不同。 等等如果要學英語 一、要能聽懂(不能聽一句英語想一句漢語,否則永遠學不會。學校就這樣教學生聽一句英語想想一句漢語,學十幾英語都學不會很搞笑)。二、能聽懂后自然會用英語想問題(想到一句英語再想它的漢語意思再去理解,其實還是在學漢語,很搞笑,永遠學不會英語)。三、嘴比腦快(能聽懂后就能說,說是用小腦不是用大腦,比如你經常會說一句話后想了一想,后悔了!)。 能聽能說英語才能學英文。如果我們是正常人都得承認:我們每看到一句文字大腦中都會出現這句話的讀音 (這是理解語言的前提),看到是英文大腦應用英語讀音理解(否則也是永遠學不會英文,只能學會另類漢語)。 總之“四、六級”和英語無關,是和另類漢語或者翻譯相關的東西。想學英語的不要理它。 幾個假設 1:成年人能不能聽懂英語關鍵在于能不能在大腦中建立一個新的語言解析系統 我們可做一個假設:有一天一個人一個成年人突然推開一扇門,一扇緊緊閉著的大門,他發現在這扇緊閉著的大門后面所有視覺的解析都是新的,原來方的現在是圓的,原來紅的現在是綠的,原來直線現在是曲線。這就如同三維電腦立體畫,當我們第一次看到一幅三維電腦立體畫時,在我們的大腦中并不能形成完整的圖形,只有我們漫漫的讓我們的大腦嘗試用新的解析方法才能在大腦中形成三維圖象。 成年人聽英語和成年人看三維電腦立體畫時的情景相同,從你生下來開始你用的是一套視覺解析系統,看三維電腦立體畫時你要用一套新的視覺解析系統,如果你不是在找新的視覺解析系統而是在找兩套視覺解析系統之間的關系,你可能會成一個兩種視覺解析系統之間關系的專家,但你一定不會成為用新的解析系統看世界的專家。成年聽英語關鍵不是要找出母語和英語之間聽覺解析系統的不同,而是要學會用新的聽覺解析系統來解析英語。 學校在教我們學英語時不在教我們學會用新的聽覺解析系統,而是在教我們漢語和英語之間聽覺解析系統的不同,并用大量的時間考核我們對兩種聽覺解析系統之間不同的理解成度。 2:人類大腦不能長時間同時處理兩種語言 人類大腦進化到現在只能在同一時間內有效處理一種語言,如果你是成年人在同時間內你只能選擇或者用母語與他人交流或者用英語與他人交流,在國內據說能進行同聲翻譯的也就一百多人。 在學習英語時大腦總是自覺或不自覺用母語學習和理解英語,如果從學習與教學角度看用母語學英語比用英語本身來學英語容易很多,學的越好在實際運用中越不可能與他人用英語交流,因為大腦不可能同時長期處理兩種語言,專業的同聲翻譯也要兩人一組15分鐘輪換一次。因而運用現有的學校英語教育只能在考級時取得好成績,對想要學會聽懂英語的人沒有任何用處。 3:聽力具有即時、被動性 聽力不同于閱讀、寫作。對一個句子,閱讀、寫作時可用較長時間思考,但聽力只可能根據對方的時間來理解。學習聽力更多的是要學習這種即時、被動性。 4:在聽力中聽懂一個句子比聽懂一個單詞要容易 這可通過一個簡單例子來說明,有一天我在香港臺聽到一句中文“校園欺凌”,當我問別人“欺凌”是什么意思時大多數人會讓我重復一遍,但當我問別人“校園欺凌”時大多數人一次就能明確我在說什么。因而在聽力學習中應先學會聽懂一個句子在能聽懂英語后在研究單詞,從小學習母語是這樣,學習非母語也應如此。 5:英語是拼讀的語言 在實際以英語為母語的人在讀英語時是在拼讀,如"the is table"大多讀作"Th'table"。"the is table"大多出現在書面。要想聽懂英語就要能聽懂"Th'table"之類的句子而不是聽懂"the is table"之類的書面用語。 6:語速快的句子不一定比語速慢的句子難理解 英語和所有的自然語言一樣是在人類長期進化時自然產生的,在自然環境中語速快的句子都是在應急狀況下發出的,人類對應急狀況下發出的信息的理解比非應急狀況下發出的信息理解起來要快。因而從一開始學聽力時就應用自然語速,人為降低語速不力于產生新的聽覺解析系統,更不能對學好聽力有幫助。 7:練聽力應先從聽“美國黑人英語”聽起 美國黑人的祖先并不是講英語的,美國黑人由于早期英語非母語、生活簡單、受教育底等因素形成了現代“美國黑人英語”節奏明顯、語法與用詞簡潔、句型短等特點。非常利于建立新的聽覺解析系統,更利于理解。因而練聽力應先從聽“美國黑人英語”聽起。 8:對一句話理解與否的評價不要與母語類比 我們在剛能聽懂母語的兒童時期總是會問很多問題,比如兒童會問大人“什么是桌子?”當大人答到“吃飯用的是桌子”,小孩又會問“在凳子上也能吃飯,凳子是不桌子?”,當在回答:“能吃飯四條腿是桌子”,小孩又會回答“沙發也是能吃飯四條腿,是不是桌子?” 母語是你已完全掌握的語言,聽母語時我們有一種安全感。比如什么是“什么是桌子?”我們用母語也不一定能講明白,它是一個邏輯問題。聽英語時聽到“什么是桌子?”在腦海中有這個情景就算理解了,可果要搞明白,就應用英語在大腦中想明白。 在學習聽力時對一句話只要在腦海中有這個情景、或者能回答、或者能按這句話行動,都是理解了這句話。 9:每一種語言都有自己常用的頻率、學習不同于自己母語的人應先訓練自己接受對所學語言使用頻率。 總之聽力是一種人的行為能力、是一種心理活動、屬于人類的潛意識范疇。人類應該訓練聽力而不應該學習聽力。 之后就能聽懂一些了。因為時間原因我就不寫了。。
熱心網友
勸你去上“英孚”(English First),大人小孩都有班,我上那個一年,現在學校英語都不用上了。
熱心網友
不管怎么學,關鍵是自己要努力用功.上培訓班就是有人幫助,進步會快一些的.
熱心網友
對支持
熱心網友
培訓班好起碼別人說你聽,聽力口語也好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