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效飛行器的原理是什么???這上面那個過家最先進???我國是處于什么位置???最好能有好的圖片哈!?。≈x了哈,各位大蝦!
熱心網友
同意樓上.
熱心網友
1932年5月,德國一架飛機在飛越波濤滾滾的北海上空時,幾臺發(fā)動機突然同時熄火停車,失去動力的飛機急劇下墜,眼看掉入大海。危急時刻奇跡出現(xiàn)了:飛機跌至距海面10米左右便鬼使神差地不再下跌,竟然保持這個高度緩緩前飛,安全著陸。是什么力量在千鈞一發(fā)之際止住飛機下滑?是神靈的保佑嗎?不是!是神奇的“地面效應”托起了飛機,躲過了滅頂之災。 固定翼飛機的升力是通過“柏努利”原理產生的,空氣的動能和壓力是可以相互轉化的能量形式。當氣流加速時,壓力降低;當氣流減速時,壓力升高。機翼是一個上下不對稱的面狀物體,機翼上下的壓力差形成的向上升力支撐飛行器在空中飛行,當飛行器貼近地面或水面、在低于翼展的高度以下飛行時,機翼下面的氣流會被逐漸充塞,作用在整個機翼下面的壓力明顯增大,使升力陡然增大,這種奇特的空氣動力特性就是“地面效應”。風洞實驗表明:當飛行器在距地面(水面)高度為翼展的15%飛行時,地面效應最為明顯,升阻比可以提高30%以上。利用“地面效應”原理制成的地效飛行器在地效區(qū)飛行時,升力明顯增加,氣動效率大為提高,就像被一股神秘的力量柔和地擎起。 地效飛行器是介于飛機、艦船和氣墊船之間的一種新型高速飛行器。與飛機不同的是,地效飛行器主要在地效區(qū)(貼近地、水面)飛行,而飛機主要在地效區(qū)以外飛行;與氣墊船不同的是,氣墊船靠自身動力產生氣墊,而地效飛行器靠地面效應產生氣墊。地效飛行器有效載荷大,節(jié)省燃料,航程遠,在水面、地面都能自由高速飛行,因此,有人戲稱之是“上帝之手”托起的“飛船”。 地效飛行器與飛機和艦船相比有許多突出的優(yōu)點。一是速度快。一般在200千米/小時以上,最大飛行速度可達700千米/小時,是普通艦艇的10倍,是氣墊船的2-3倍,就連直升機也望塵莫及。二是有效載重大。一般為最大起飛重量的20%——30%,短程飛行時甚至可以達到40%。三是經濟。造價一般不超過同等參數(shù)飛機的一半,運送貨物的效費比低于飛機和船只,還能節(jié)省建設機場或港口的費用。四是隱蔽性強。貼近水面或地面飛行時,幾千米以外的雷達基本探測不到它;采用隱身技術,衛(wèi)星也難以發(fā)現(xiàn)。五是安全可靠。采用浮箱結構,即使損壞,也不會沉入水中;陸上飛行,無高空墜毀的危險。六是兩棲機動性能高。不僅能在水上飛行,還可在冰雪地、沼澤、沙漠、淺灘、江河以及任何較平坦的陸地上飛行。從水中到陸上、從陸上到水中,飛行狀態(tài)轉換很容易。 地效飛行器的優(yōu)良性能吸引世界強國競相發(fā)展,成果斐然,尤以前蘇聯(lián)最為赫赫。1957年前蘇聯(lián)研制出世界上第一艘實用型地效飛行器,此后一發(fā)不可收,先后研制了20多艘試驗船和1000多個地效飛行器試驗模型,制造出了“雛鷹”、“鷂”、“雨燕”和“伏爾加”等四大系列地效飛行器投入使用。德國地效飛行器的研究也起步較早,生產了“X”和“約克”、“TAFV”等系列產品。美國也先后研制出了“哥倫比亞”號、“加林頓”號和“美洲航線”等一批樣機。此外,據(jù)報道近些年英國、日本等在地效飛行器研究方面,也不斷取得階段性成果。 目前,隨著工業(yè)制造技術、新材料技術和信息技術的進步,地效飛行器正在向信息化和大型化方向發(fā)展。從起飛重量上看,幾百公斤至數(shù)百噸不等;從用途上看,既有軍用的,也有民用的,既有作為武器平臺使用的,也有用于運輸、救援和訓練娛樂的。而新一代的地效飛行器將更多地采用自動控制技術,其起飛重量也將上升到數(shù)千噸,其發(fā)展可謂方興未艾。 登陸戰(zhàn)場一展身手 地效飛行器集飛機和艦船的優(yōu)長于一身。它不是飛機卻有飛機的速度,不是車船卻能在水上行駛,在沼澤、荒漠上奔馳。既能用于執(zhí)行海(陸)上快速補給、兵力快速部署與展開、海岸防衛(wèi)、海上搜索與救援等任務,也可用作導彈發(fā)射平臺、兩棲攻擊平臺、反潛作戰(zhàn)平臺等。特別是廣闊的登陸戰(zhàn)場為地效飛行器一展身手提供了寬闊的舞臺。 地效飛行器速度快、有效載荷大、隱蔽性好、兩棲機動性強、安全可靠,是登陸的理想工具。據(jù)統(tǒng)計,全球只有17%左右的海岸便于使用傳統(tǒng)的排水型登陸工具實施平面登陸,用兵范圍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使用地效飛行器采取超越地平線方式實施登陸,可使便于登陸的海岸上升到70%,增大3倍以上。地效飛行器可以高速超低空跨越密集的灘頭障礙,敵方的雷達難以發(fā)現(xiàn),防空導彈和高炮也難以對它構成威脅。在登陸作戰(zhàn)中,登陸兵搭乘地效飛行器,采取超越地平線方式,避開敵岸主要火力的有效射程,從較遠距離出發(fā),以每小時幾百公里的高速度連續(xù)超越水面、水際和灘頭障礙物,突破或者繞開敵堅固的海岸防御陣地,直插敵防御縱深,改變登陸作戰(zhàn)的主戰(zhàn)場,從側后攻擊敵人,破壞其作戰(zhàn)反應周期,將作戰(zhàn)的重心直指敵防御的要害,迅速瓦解敵抗登陸作戰(zhàn)防御體系,加速作戰(zhàn)的進程。地效飛行器在登陸作戰(zhàn)中的大量使用將引發(fā)登陸方式的變革。 超級力士運輸能手 登陸作戰(zhàn)實際上是一個將作戰(zhàn)力量積聚到敵岸并釋放其能量的過程。高技術條件下登陸作戰(zhàn),戰(zhàn)場透明度大,部隊傷亡高,物資器材消耗大。能否將大量的登陸部隊和作戰(zhàn)物資快速輸送上岸,直接關系到作戰(zhàn)的成敗。地效飛行器高速性、經濟性、優(yōu)異的兩棲機動性、超級承載能力和對港口、機場依賴性小的特點,使其理所當然地成為未來登陸作戰(zhàn)的運輸主力。俄羅斯載重量超過百噸的地效飛行器已經投入使用,美國也在積極發(fā)展大型地效飛行器。載重量超過1000噸,航速超過500千米/小時,航程超過10000千米的超大型地效飛行器不久將問世。這樣的運載能力是當今世界大型運輸機的十幾倍甚至幾十倍。使用這樣的運輸工具,跨海輸送部隊和物資的時間將大大縮短,輸送一個建制師登陸只需幾架這樣的地效飛行器就可完成,海洋將不再是登陸部隊難以逾越的障礙。 不畏強敵航母“克星” 航空母艦是登陸作戰(zhàn)中奪取制海權和制空權的最大障礙。而地效飛行器飛行速度快、隱蔽性強、續(xù)航時間長、運載能力大,便于在其上安裝復雜高性能電子探測設備和反艦、反潛、布雷、掃雷和防空等武器,便于長時間、快速搜索大面積的海區(qū)和水域,可以攜帶多種反艦、反潛和防空武器對水面艦艇、潛艇和空中目標進行攻擊,并對航母構成極大威脅。俄羅斯“雌鷂”號地效飛行器,起飛重量達到400噸,航程超過5000千米,頂部安裝6具由機載火控雷達控制的SS-N-22反艦導彈發(fā)射器,實驗過程中,在保持500千米/小時航速的情況下發(fā)射數(shù)枚反艦導彈,全部命中目標。地效飛行器造價低廉,便于大量生產。軍事專家預測,載有反艦導彈和其它海上作戰(zhàn)武器的地效飛行器,使用“狼群”戰(zhàn)術,在偵察衛(wèi)星、預警機和電子戰(zhàn)飛機的配合下,將成為航空母艦的致命殺手?! ≈袊鞘澜缟仙贁?shù)幾個能夠研制地效飛行器的國家,地效飛行器的研制水平居于世界領先地位。目前我國的地效飛行器研制已經進入第二代,在軍事上具有廣泛的用途。openbook11認為,以地效飛行器作為新概念登陸艦,將解決我國兵力運輸?shù)摹捌棵劇?。以前美國以中國具有的大型運輸機數(shù)量來推測大陸能夠投送多少兵力到臺灣島的計算辦法被切底推翻,也使我國軍隊登陸能力和登陸方式發(fā)生質的變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