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Double Data Rate (DDR,雙數據速率)DDR的物理大小和標準的DIMM一樣:同樣的長度、同樣的管腳距離、同樣的PCB(印刷電路板)厚度等等。區別在于管腳數。標準的SDRAM (相對比DDR,現稱為SDR, Single Data Rate) 有2個小缺口,而DDR DIMM多出16個管腳占用了空間,只有1個小缺口。對比168個管腳的SDRAM,DDR有184個管腳。多出的管腳包含新的閥門控制、時鐘、電源和接地等信號。

熱心網友

DDR是一種繼SDRAM后產生的內存技術,DDR,英文原意為“DoubleDataRate”,顧名思義,就是雙數據傳輸模式。之所以稱其為“雙”,也就意味著有“單”,我們日常所使用的SDRAM都是“單數據傳輸模式”,這種內存的特性是在一個內存時鐘周期中,在一個方波上升沿時進行一次操作(讀或寫),而DDR則引用了一種新的設計,其在一個內存時鐘周期中,在方波上升沿時進行一次操作,在方波的下降沿時也做一次操作,之所以在一個時鐘周期中,DDR則可以完成SDRAM兩個周期才能完成的任務,所以理論上同速率的DDR內存與SDR內存相比,性能要超出一倍,可以簡單理解為100MHZ DDR=200MHZ SDR。 DDR內存不向后兼容SDRAM DDR內存采用184線結構,DDR內存不向后兼容SDRAM,要求專為DDR設計的主板與系統。 DDR內存見圖DDR

熱心網友

DDR SDRAM(Dual date rate SDRSM)又簡稱DDR,翻譯成中文就是“雙倍速率SDRAM”的意思。DDR SDRAM也可以說是目前廣泛應用的 SDRAM的升級換代版本,在它的催生下,2000年下半年的內存止跌不穩已經徹底摧毀了SDRAM多年營造起來的價格市場。從技術上分析,DDR SDRAM最重要的改變是在界面數據傳輸上,其在時鐘信號上升緣與下降緣時各傳輸一次數據,這使得DDR的數據傳輸速率為傳統SDRAM的兩倍,由于僅多采用了下降緣信號,因此并不會造成能耗增加。至于定址與控制信號則與傳統SDRAM相同,僅在時鐘上升緣傳輸。另一個明顯的改變是增加了一個雙向的數據控制接腳(Data Strobe,DQS)。當系統中某個控制器發出一個寫入命令時,一個DQS信號便會由內存控制器送出至內存。 此外,傳統SDRAM的DQS接腳則用來在寫入數據時(單向:內存控制器DRAM)做數據遮罩(Data Mask)用。由于數據、數據控制信號(DQS)與DM同步傳輸,不會有某個數據傳輸較快,而另外的數據傳輸較慢的skew(時間差)以及Flight Time(控制信號從內存控制器出發,到數據傳回內存控制器的時間)不相同的問題。此外,DDR的設計可讓內存控制器每一組DQ/DQS/DM與DIMM上的顆粒相接時,維持相同的負載,減少對主板的影響。在內存內部架構上,傳統SDRAM屬于×8組態(organization),表示內存核心中的I/O寄存器有8位數據I/O,不過對于×8組態的DDR SDRAM而言,內存核心中的I/O寄存器卻是16位的,一次可傳輸16位數據,在時鐘信號上升緣時輸出8位數據,在下降緣再輸出8位數據。此外,為了保持較高的數據傳輸率,電氣信號必須要求能較快改變,因此,DDR改為支持電壓為2。5V的SSTL2信號標準。 DDR 內存從型號上看分為兩種,一種叫做 PC 1600,每秒鐘可傳輸 1。6GB 的數據,正好是目前100兆赫 SDRAM 內存的兩倍;另一種叫做 PC 2600,峰值數據傳輸率可達每秒2。6GB。與價格昂貴的Rambus 相比,DDR有如下幾個優勢:一是由于它是在 SDRAM 內存技術的基礎上開發的,因此不僅與目前的個人電腦體系架構有著很好的兼容性,而且開發生產成本低廉。二是DDR較少存在許可協議的問題。內存廠商要生產 Rambus 內存條,必須向 Rambus 公司繳納一筆不菲的費用,以獲得生產許可證,這無疑影響到廠家的利潤。而DDR內存的規格是免費提供的。三是各大廠商的支持。2001年,包括IBM等在內的諸多IT巨頭都宣布將支持 DDR 內存,特別是IBM 還專門設計了兩組芯片組,既支持 DDR 內存,也能大幅提高系統總線的速度。而AMD 公司即將全面上市的760芯片組(支持單處理器電腦)和770芯片組(支持雙處理器電腦)將全面支持200兆赫和266兆赫系統總線,也是為了滿足 DDR 內存技術標準而設計的。DDR SDRAM最早是由三星公司于1996年提出,由日本電氣、三菱、富士通、東芝、日立、德州儀器、三星及現代等八家公司協議訂立的內存規格,并得到了AMD、VIA與SiS等主要芯片組廠商的支持。它是SDRAM 的升級版本,因此也稱為「SDRAM II」。其最重要的改變是在界面數據傳輸上,他在時鐘信號的上升沿與下降沿均可進行數據處理,使數據傳輸率達到SDR(Single Data Rate)SDRAM 的2倍。至于尋址與控制信號則與SDRAM相同,僅在時鐘上升沿傳送。  DDR SDRAM模塊部份與SDRAM模塊相比,改為采用184針(pin),4~6 層印刷電路板,電氣接口則由「LVTTL」改變為「SSTL2」。在其它組件或封裝上則與SDRAM模塊相同。DDR SDRAM模塊一共有184個接腳,且只有一個缺槽,與SDRAM的模塊并不兼容。 DDR SDRAM在命名原則上也與SDRAM不同。SDRAM的命名是按照時鐘頻率來命名的,例如PC100與PC133。而DDR SDRAM則是以數據傳輸量作為命名原則,例如PC1600以及PC2100,單位 MB/s。所以 DDR SDRAM中的DDR200 其實與 PC1600 是相同的規格,數據傳輸量為 1600MB/s(64bit×100MHz×2÷8=1600MBytes/s),而 DDR266與PC2100 也是一樣的情形(64bit×133MHz×2÷8=2128MBytes/s)。   DDR SDRAM 在規格上按信號延遲時間(CL;CAS Latency,CL是指內存在收到訊號后,要等待多少個系統時鐘周期后才進行讀取的動作。一般而言是越短越好,不過這還要看內存顆粒的原始設定值,否則會造成系統的不穩定)也有所區別。按照電子工程設計發展聯合協會(JEDEC)的定義(規格書編號為JESD79):DDR SDRAM一共有兩種CAS延遲,分為2ns以及2。5ns(ns為十億分之一秒)。較快的 CL= 2 加上 PC 2100 規格的 DDR SDRAM稱作 DDR 266A,而較慢的 CL= 2。5 加上PC 2100規格的DDR SDRAM 則稱作 DDR 266B。另外,較慢的 PC1600 DDR SDRAM 在這方面則是沒有特別的編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