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對,完美硬盤版游戲都是破解的,去掉了校驗光盤的程序,下載可以直接玩,不用光盤。

熱心網友

硬盤有一些游戲很好玩。《榮譽的勛章》.《使命的召喚》等。

熱心網友

硬盤版當然是不是用碟子的了

熱心網友

日本歐洲為什么還不能發射載人飛船?神州6號發射成功,網上有兩種針鋒相對的觀點:    能發射載人飛船了,代表我國工業技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連好的機床都造不出來,神州號完全是抄襲俄羅斯技術,沒有技術含量。日本歐洲想做載人飛船,很快可以做出來。  這兩種觀點可以說都不全面,能發射載人飛船和造不出好的機床,并不矛盾;同樣,能造出好的機床,并不代表能發射載人飛船。這兩項技術反映的是不同的工業能力。發射載人飛船反映一個國家的“系統集成能力”,而能造出好的機床是反映一個國家的“基礎工業能力”。    關于這兩種能力,舉個例子:  美國波音公司就是典型的“系統集成”公司,波音飛機大部分零部件都不是該公司生產甚至美國公司制造的;發動機是由通用電氣設計,日本的川摩重工和德國的寶馬公司代工生產的;航電設備由德國和瑞士公司提供;制造飛機的鋁合金材料大部分都是從其他公司或國外(日本歐洲)進口,波音公司自己生產一部分零件,但生產零件的機床多是從國外進口。波音做的是飛機系統的總體設計,這就是“系統集成”能力。日本德國能做飛機零部件,質量比美國的好,能制造生產飛機零部件的機床,但他們能用這些零部件做飛機系統嗎?不能,尤其是日本,雖然可以制造幾乎全部生產飛機的零部件,但航空技術還是完全依賴美國。    中國的基礎工業薄弱,但并不妨礙中國具有較強的系統集成能力,尤其是在全球經濟一體化背景下,中國可以從歐洲日本購買到性能優良的機床等產品,充分發揮自己的系統集成能力;“神州”號就是最好的反映,“神州”號是否用了日本的產品不重要,關鍵是它反映出來的系統集成能力。現在美國對中國進行高技術產品禁運,就是為了阻止中國充分發揮自己的系統集成能力。但要在國際經濟一體化背景下,進行基礎工業產品的禁運是非常困難的。何況中國的基礎工業技術也在不斷提高,以后只是替換零部件的工作。    日本德國雖然有很強的基礎工業能力,但“系統集成能力”卻不怎么樣,尤其是在航天技術的系統集成能力方面薄弱。其實中國以前制作火箭的鋼材都是從日本進口的,但日本的火箭技術卻一直無法突破。    日本現在航天和航空產業發展受阻礙,很大原因就是它錯誤理解了“系統集成能力”和“基礎工業能力”。反映在技術發展上就是做系統的時候認為自己基礎工業能力強,對系統提出一些超出自己集成能力的要求,導致系統集成難度成幾何級數增大,最終導致系統發展失敗。    日本做系統不成熟的最典型例子,就是航空業的 F-2 戰斗機,日本在設計飛機的時候,大量采用新技術,比如機體一體化成型,相控陣雷達技術等;結果造成飛機采用新技術太多,各種技術整合出現問題,項目最后以失敗告終。反觀美國,盡管美國的基礎工業能力也非常強,但美國做系統的時候是非常謹慎的,有時候為了整個系統可靠性,放棄一些所謂的“新技術”而采用傳統技術。  最好的例子就是當年新型戰斗機選型中,YF-22 戰斗機方案擊敗 YF-23 戰斗機方案,實際上YF-23戰斗機設計更具突破性,采用了更多的新技術,而美國空軍為了系統的可靠性考慮,選擇了較為“傳統”的YF-22,這反映出日本雖然在基礎工業方面和美國不相上下,但美國在系統工程的能力和經驗方面,遠遠好于日本。  日本的航天也是同樣錯誤,在初期技術沒有成熟的時候,盲目上馬大型火箭,航天飛機等項目,結果只能是系統可靠性大幅度降低,進程嚴重推后。現在,中國的載人飛船技術已經逐步成熟,日本的航天飛機還只是在紙面上。實際上,美國在做航天飛機以前,已經做了近20年的飛船和小型空間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