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影電視中,經常看到騎兵舉著馬刀(可能不是專用的馬刀吧,八路軍好象就舉著大刀)沖擊,迎著敵人的槍彈。這不是增加自己的損失嗎?為什么不能持槍沖鋒(比如馬槍,就是卡賓槍)?也可以拿著手榴彈或手雷,遇到敵人就扔,這樣不也不錯的打法嗎?在《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紅軍騎兵好象也是舉著刀迎著敵人的機關槍沖鋒。殺啊,傻啊!

熱心網友

你最好先弄明白“騎兵戰術”。蘇聯騎兵的一個沖鋒,包括接敵前先用槍械射擊,接敵時馬刀砍殺,離敵后投手榴彈;然后從另一側發起第二次沖鋒。很多騎兵,例如國民黨中央軍的騎兵,其實只是行軍時以馬代步,打戰時下馬,用步兵的戰術打戰。步兵要壓制騎兵沖鋒,除非你有大量的機槍自動步槍沖鋒槍,這一點現在已經不難做到,所以騎兵已經退出歷史舞臺。在“步槍時代”,第一槍你打不中目標(由于騎兵是高速移動的),你還來不及開第二槍騎兵就沖到了你身邊,你很快就聽到了身體被馬刀割開的聲音...

熱心網友

復古主義

熱心網友

冷兵器時代騎兵上面刀砍,下面馬踏,所以是重裝備,但美國西部就喜歡在馬上長槍短槍一起來

熱心網友

在平原或開闊地帶,用步兵沖鋒就意味著死亡,而利用騎兵的快速攻擊,則可減少傷亡并易取得勝利!騎兵在原始戰爭與火器時代的戰爭中,曾經作出過重大貢獻!

熱心網友

冷兵器時代騎兵的主要作戰對象是騎兵和步兵沖鋒時一手牽韁繩一手揮舞馬刀,利用與對手接近的瞬間擊殺對手,是合理有效的戰術動作騎兵的作戰原則是快速沖擊和盡量接近對手熱兵器時代,騎兵已經力不從心快速馳進的馬上很難完成持槍上膛瞄準射擊的一系列動作,不只是騰不出手馬背顛簸等因素,還有是因為從瞄準的提前量極難掌握,同樣道理馬背上扔手榴彈也不現實.馬槍也是在較慢速度中實現射擊,之所以能應用其實是因為其輕便便于騎兵攜帶罷了熱兵器時代的騎兵只能仍選擇刀作為主要武器,這是騎兵作戰與生俱來的特點決定的.更何況抗戰期間八路軍國內戰爭期間的蘇俄紅軍更是沒有條件裝備馬槍.其實騎兵持冷兵器面對槍彈沖鋒也并非沒有勝算因為騎兵運動的速度快而多變,騎兵自己無法持槍,敵人也一樣很難瞄準,一旦克服人員損失沖擊到敵人面前,就是馬刀的天下了,再先進的火器也發揮不了作用

熱心網友

騎兵一直就用刀,是一種傳統,我看其他國家亦是如此!

熱心網友

騎馬,特別是在馬快速前進時,在馬上的人不是坐在馬背上,而是站在鐙上,腿微屈,身體前傾。這樣重心就必然靠前。作為作戰騎兵,只能一手拉馬韁,而另一手隨時準備作戰,這樣一來,就要求他手要向前斜側伸出以保持平衡。這就是為什么騎兵在沖鋒時必須持刀而且要舉起來的原因。

熱心網友

一種氣勢,主要是威懾對手.

熱心網友

傳統

熱心網友

一種氣勢,主要是威懾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