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父親家是遺傳乙肝大三陽,母親已產生抗體,孩子已打完三針乙肝疫苗,與他們密切接觸,會傳染給孩子嗎
熱心網友
如果測試沒有的話,一定記得5年后給孩子一針加強針。
熱心網友
據不完全統計,我國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達1。2億,其中半數以上的感染途徑是由母親或父親傳染給孩子的。因此,許多乙肝病毒感染者都很擔心自己能否正常結婚和生育。 未感染方注射疫苗,可以結婚乙肝的主要傳播途徑是由血液傳播和母嬰傳播。專家觀察過乙肝病毒感染者配偶的感染情況,發現多數乙肝病毒感染者的配偶不僅沒有患乙肝,還對乙肝病毒產生了抗體;只有約10%的乙肝患者的配偶發生了急性乙肝,其中極少數人轉為慢性乙肝。但是乙肝病毒感染者的子女患病幾率較高(達77。5%)。盡管如此,醫生仍建議男女雙方應在結婚前檢查乙肝病毒血清學指標,如果一方乙肝病毒抗體陰性,應先注射乙肝疫苗,待體內產生了足夠的抗體后再結婚。乙肝病毒感染方最好在肝功能正常時結婚,因為操辦婚事所帶來的勞累以及婚后的性生活,可能加重乙肝患者的肝損害。 肝功能正常的婦女可以生育如果乙肝病毒感染的婦女肝功能不正常,妊娠后肝炎可能會加重。據統計,妊娠婦女重型肝炎的發病率為非妊娠婦女的65。5倍,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的病死率高達5。4%~6。6%,產后出血率高達6。7%~10。2%。肝硬化的孕婦妊娠期易出現腹水,妊娠中、晚期可發生消化道大出血,合并妊娠高血壓綜合征者也比較多。所以,肝功能不正常的乙肝病毒感染婦女應積極進行治療,待肝功能正常1~2年后再懷孕。如果肝功能正常,且僅為乙肝病毒攜帶的婦女,可以正常生育,但在妊娠期應定期監測肝功能。 注射疫苗,阻斷乙肝母嬰傳播乙肝病毒的母嬰傳播途徑主要有宮內傳播、產程中傳播、產后喂養傳播。目前資料表明,分娩前在子宮內通過胎盤直接感染胎兒的情況不多見,僅占5%~10%;大多數母嬰傳播是在分娩過程中新生兒接觸母體血液或羊水而感染,或在產后喂養和密切接觸中感染。目前醫學工作者常在妊娠晚期為孕婦和在分娩后立即為新生兒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以阻斷母嬰傳播,阻斷率可達90%左右。 父親把乙肝病毒傳染給孩子的幾率比較小(約為26%),其主要傳播途徑是在孩子出生后密切接觸中傳播,通過給新生兒注射乙肝疫苗可以預防。 新生兒完成全程(3次)的乙肝疫苗接種后一定要進行乙肝抗體檢查。這是因為少數嬰兒注射3針疫苗后還不能產生足夠的乙肝抗體,這樣的孩子仍有可能感染乙肝病毒。另外,孩子長到3歲以后,也應再次檢測乙肝抗體。如果抗體滴度下降,則應補種1~2針乙肝疫苗,刺激機體再次產生對乙肝病毒的免疫力。 能否哺乳,尚有爭議科學家發現,乙肝病毒可以通過乳汁感染新生兒。但也有研究發現,對新生兒實施乙肝疫苗與高效價乙肝免疫球蛋白預防注射后,母乳喂養與人工喂養的乙肝感染率無明顯差別。因此,目前國內學者對此問題有兩種意見:一是認為母親乳汁中雖有乙型肝炎病毒,但病毒數量遠沒有血液中高,且乙肝病毒一般不會通過消化道感染,新生兒出生后24小時,打了第一針疫苗就可以喂奶,但喂奶前母親應用肥皂、流動水洗凈雙手。有乳頭破裂者應暫停喂奶,不可口對口給孩子喂食,以減少傳播的機會。另一部分學者認為,乙肝病毒感染的母親不給孩子喂奶更為保險。 。
熱心網友
孩子打完3針后還要去檢查一下是否有抗體了,如沒有還要重新再打針。如有抗體則問題不大,但最好還是少接觸比較好,因為抗體是有時間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