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看準大勢
熱心網友
注意收益率和風險
熱心網友
在銀行的理財室里,常常會碰到一些理財高手,因為還不到過招的級別,所以也就只能請教一點入門秘笈。不過沒想到的是高手直接開講了“點穴” 絕招,也許學得點穴大法,就可以出手揀“財”了? 絕招一 吃透環境,看準大勢 進攻力:★★★★★ 李先生最大的心得就是:想獲利,就要對我國政治經濟環境有一個全面深入的理解、熟悉和把握。雖然在各行各業中具體的投資會有所不同,但是這一點是相通的。大環境和小環境都要好好了解,看準大勢,是成為“武林高手”的入門秘笈。 李先生年紀不大,但近20年的商海經歷,他自有一套自己的經濟投資觀。 ■入門須知:要升值更要保值 20世紀80年代,一個人想賺大錢,根本不能期望于外匯、股票經濟領域。因為那時候處于短缺商品經濟時期,人們倒賣商品、做實體買賣,甚至是做保健品也能賺很多錢。到80年代末,我們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過渡,實行價格雙軌制,鋼鐵行業等原材料緊缺,造成原料需求量迅猛上升,于是那些“倒爺”一夜暴富。 到了90年代,股市漸漸發展起來。買股票的人都有“奇貨可居”的新鮮感。股票市場供不應求,一上市就一搶而光,于是股票價格短時間內居然上升了5到10倍之多。 2001年,股票大跌。一方面是因為股票價格本來就偏離了它的價值,所以其壽命不會太長久; 還有就是1999年開始國有股的減值,實行貨幣化分房,加上貸款利率降低,頒布退稅政策等,致使人們的錢都流向更有“油水”的房地產市場。 李先生把我國上世紀80年代至今的投資市場分為商品經濟短缺時期、股票市場時期和房地產經濟時期三個階段。而投資的前提是:除了自己的眼光,投資的每一樣東西,不僅要有升值性,而且還要有保值性。在此基礎上,再對其市場供求關系變動有一個理性預期,就必然能選擇到投資領域里的極品! ■ 贏家借鑒:找到雙贏的“穴位” 李先生的第二講是如何找到穴位。以他朋友為例:在上海剛開始重視綠化帶、綠地建設的時候,他的朋友就開始做起草皮生意了。他從國外進口草皮,自己在國內種植苗木,辦種苗基地等。由于政府支持,個人就介入了城市的環保、綠化工作。隨著綠化普及到各個街道和小區,市民需求量慢慢增大,綠化類植物、盆景的價格隨之飛漲。如此,朋友不僅為上海這個城市造了福,同時自己也得了益,可謂一箭雙雕的美事! 在李先生看來,我國幾乎每5年就會有一次高通脹率。每次都會引起一股固定資產投資熱潮。在特定的環境下,各個地區都會投資建設一些基礎工程,也就必然使原材料的市場需求上升。如果誰手里囤積有原材料的話,那么他一定是一個很好地掌握了經濟規律的人,而利益總會眷顧這些有先見之明的能人。 絕招二 有知識,還得有膽識 進攻力:★★★★ 李先生說到這里,盡顯滄桑。 他覺得現在的年輕知識分子往往是有知無“識”。識,指的是膽識。李先生認為膽識是最重要,光有理論知識是不夠的。他說大部分的經濟學家都不是百萬富翁,小康水平的已經很不錯了,原因就在于他們不敢做,不敢實際操作。而在原理知識都充分了解的基礎上,活學活用才是最重要的。所以說,創業需要勇氣。找準了穴位就要敢點。 通常當一個人開始做一些破天荒的事情時,總會聽到很多反對的聲音,這就是對你膽識的考驗。比如他自己是1991年大學畢業的。剛剛畢業,就去買了股票。父母當時很反對他這么做。剛剛畢業的學生,哪里會有什么錢?父母提供的生活費也不是綽綽有余,反而需要自己精打細算著過日子。就在這樣的情況下,李先生下了5000元的注。投資回報呢?當初他完全是跟著感覺走的,可以說還沒有理性預期。但幸運的是他最后盈利了。投入5000多,收進60000元。就這樣,李先生開始了自己的第一次投資,到2002年,他不斷享受著投資和分紅等收益。雖然在這條道路上也有過虧損,不過“敢做”的創業勇氣給了他不斷壯大著的財富和力量! 絕招三 財富也能來源于興趣 進攻力:★★☆ 其實每個人都有一些興趣,但不是每個人都能把興趣變成財富。李先生就是一邊享受著自己對家具和盆景的喜愛,一邊享受著財富的增值。 李先生很喜歡為自家添置家具,而且只買實木的,因為他看中那些高檔木材家具的保值升值潛力。高檔木材從解放初開始就始終是供不應求的,那種500年、1000年的木材,不可能在短期內復制,現貨又十分稀少,所以存貨的價格越來越高。這樣的木材不止名貴,有的還成了文物。前年5月他給家里添置了一個越南香枝木的凳子,當時在北京元亨利古典硬木家具公司上海分公司看中后,就花了近20000元購得,雖然當時覺得挺貴,但是現在已經漲到45000元了,為此李先生很是得意!那么香枝木何以漲那么多呢?據他介紹越南香枝木是世界第三大名貴的木材(第一是中國海南花梨木,第二就是大家熟知的紫檀木),木材本身就很名貴不說,加上東南亞的海嘯導致原材料的稀缺,價格自然往上飛了。 李先生總結說,現在老百姓生活水平提高,大家就有錢有閑來做謀劃生計以外的事了,有了這樣的追求,就自然會想到買買古玩,弄弄“現玩”。他的一個朋友有一塊揚州白玉,價格已經超過當時的1000倍了。李先生開玩笑說,做這些東西的投資,可要比投資房產漲得多呀! 李先生還是個盆景愛好者。他對盆景的投資一點也不亞于家具。為何那么偏好盆景呢?他這樣描述:過去,上海人住房小,人都住不下,誰還會考慮綠化呢?可現在就不一樣了,人們都住大房子了,自然就會想到點綴品,盆景就成了居民們的新寵。于是其升值自不待言。 那么具體什么樣的盆景才會升值、保值呢?他說這也是要具體看的。比如他自己喜好買“經典型”的植物,所謂經典,就是不可復制。去年他買了一盆紅豆杉,是全世界一極保護品種。簡直驚為天物啊!但是當時他在上海浦東花木的一個花鳥市場買的時候,只花了90元,上周看到同樣品種的一盆,已經漲到50000元了。這樣的成就感是中了彩票也不可比擬的。他的好些盆景寶貝,大部分都是在浦東花木或者盧浦大橋下的小市場里買的。因為自己喜歡所以常常留意,也由此而買到了一些珍貴的東西。 就像他一貫摒棄持續降價的歐洲復合地板一樣,他買的都是自己覺得保值或者有升值潛力的東西。李先生對那些急于求成之人的告誡是:每個人都想有錢,但是每個人都不可能一下子有錢。理財是一個需要慢慢摸索和積累和觀念更新的過程。 絕招四 能省則省 防御力:★★☆ 就是這樣一個千萬身家的人,一個手機居然用了6年,你一定會覺得很不可思議吧!不過李先生也有自己的說法:你花5000元去買一個手機,而他只花1000元,余下的錢他可以去投資黃金或者買一塊玉。若干年后,萬一你沒錢了,手里拿個老舊的破手機,沒有人會理你,因為那只是一堆數碼垃圾。但是,如果你手里有黃金這個硬通貨或者是一塊玉石的話,那么典當行是一定會付現錢給你的。 李先生覺得投資一個手機沒有多大意思,因為它本身就沒有太大實際價值,彩屏啊拍照啊,在他眼里都不是什么必不可少的功能,甚至是多余的東西,他覺得只要能打打電話就可以了。工作至今,李先生只擁有過兩個手機,第一個還是因為被偷了,所以不得不換。對于現在這個五六年前買的、目前已經停產的老手機,李先生一點也不覺得寒酸。他說朋友不會因為你手機很舊就認為你沒錢,反過來,即使你手里握了個很高檔的手機,也不一定說明你很有錢。 最近他想給家里添一臺液晶電視機。但看到同事那臺29000元的電視現在已經降到10000左右時,就下定決心再忍一忍。當然他不會一直等下去,到性價比合適的時候,他就會欣然接受。就像他一個朋友,擁有上千萬家財,可是上班還是天天打車。生活十分節儉,李先生很是理解地說:因為有錢人都知道沒錢時候的痛苦,所以很懂得花該花的錢,省該省的錢。 獨門絕招 “鋪管道” 進攻力:★★★★☆ 說到投資理財的心得,Jason很謙虛地說上海是一個藏龍臥虎的地方,他算不得什么理財高手。但作為一個跨國公司的業務負責人,他一些非同一般的能力還是被挖了出來。 他首先介紹了一本書,叫《商道》。其中有他非常認可的一句話:“投資賺錢是一件天時、地利、人和,不可缺一的事,古有‘時勢造英雄’之名句。今天依然如此。”Jason一向很鄙視依賴運氣的人,他相信從不會賺錢到會掙錢是一個“悟道”的過程。一個人永遠不可能知道自己會掙多少錢,能掙多少錢。但是在迎接財水之前,自己要先鋪好一個管道,之后就看水流量的多少了。在漲潮時,管道里的水量就大,退潮時就少,但更重要的就是看你自己的管道鋪得怎么樣,能不能充分利用每一個漲潮的機會。這個鋪設管道的過程也就是漸漸“悟道、得道”的過程了。 也許感覺這樣說太玄,他又來了段感性的發揮:當你對自我有一個透徹了解,再加上對世界政治經濟的把握,你就可以達到某種境界。在熟悉行情之后,就可以抓住一個最好的介入點。就投資領域而言,無論是股票還是房地產市場,皆是如此。如果是在國內投資,那么就要參透國情,懂得并掌握國內投資的“游戲規則”。 在自己那么多年的鋪道、悟道歷程中,Jason有一些很滄桑的經驗之談:做生意或投資,有一點很重要,那就是人性洞察。無論是朋友還是生意伙伴,自己該講義氣就要講義氣,而且永遠愿意自己吃點虧。或許這就是他成功的一個很大原因,從一個“打工皇帝”到后來7位數的年薪,是他當初想不到的。才30出頭的他,為自己鋪好管道,又在“一不小心”間就套了利。 悟道實例: 一、為人所不敢為。2002年美伊戰爭期間,Jason投資美國股市,盈利頗豐。當時許多投資者都持觀望態度。然而Jason以他的悟性,感到這是一個很好的投資機會,因為新時期的這場戰爭是以“制空權”作為主導的,美國很明顯占據絕對優勢。那么當時低迷的股市正是一個“可乘之機”。果然,Jason悟有所得,他的管道里,水量充沛了許多。 管道準備:熟悉投資市場和國情,了解股市賺錢機理。股市是一個最容易進入的管道,有一定經濟常識的人都可以準備一個賬戶。 二、非常時期,智取財富。當年上海申博,有不少競爭對手,Jason根據當時的各項新聞報道和偶發事件,在一一分析后判斷上海將會勝出,為此他提前在世博會場館附近投資了一些高檔樓盤。買的時候大約在7000元/平方米左右,而現在已經漲到20000元/平方米多了。 2003年,是全世界都會永遠記住的一年。那年,非典,在無聲無息中席卷全球。上海,卻神奇般地將之拒之門外。但是人們還是大都不敢有什么動作,乖乖地呆在家里,增強抵抗力。Jason再次運用他的悟道能力,在大家都沒有動作的時候,買下了上海灘上的某頂尖樓盤,其價格從當時的10000元/平方米多飚升至今天30000元/平方米左右。 最近,我國政府出臺房產政策,宏觀上控制房價。Jason因此從3月開始全部拋售,得到了很不錯的收益。 學習心得 有的人說賺錢很難,而有的人說掙錢很簡單,原來關鍵方法在于洞察力和你的悟性。 特別提醒: 一:不輸也是最好的贏!做人不要太貪婪,要懂得見好就收。 二:“投資只是錦上添花,不能雪中送炭。”靠投資發家的人,是少之又少的。全球富豪榜64%的人靠自己創業致富,只有7%是投資致富。投資收益遠沒有自己創業來得高,投資賺錢排在整個致富過程的最后環節。 。
熱心網友
注意收益率和風險
熱心網友
收益率和風險
熱心網友
注意收益率和風險
熱心網友
注意收益率和風險
熱心網友
注意收益率和風險
熱心網友
在銀行的理財室里,常常會碰到一些理財高手,因為還不到過招的級別,所以也就只能請教一點入門秘笈。不過沒想到的是高手直接開講了“點穴” 絕招,也許學得點穴大法,就可以出手揀“財”了? 絕招一 吃透環境,看準大勢 進攻力:★★★★★ 李先生最大的心得就是:想獲利,就要對我國政治經濟環境有一個全面深入的理解、熟悉和把握。雖然在各行各業中具體的投資會有所不同,但是這一點是相通的。大環境和小環境都要好好了解,看準大勢,是成為“武林高手”的入門秘笈。 李先生年紀不大,但近20年的商海經歷,他自有一套自己的經濟投資觀。 ■入門須知:要升值更要保值 20世紀80年代,一個人想賺大錢,根本不能期望于外匯、股票經濟領域。因為那時候處于短缺商品經濟時期,人們倒賣商品、做實體買賣,甚至是做保健品也能賺很多錢。到80年代末,我們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過渡,實行價格雙軌制,鋼鐵行業等原材料緊缺,造成原料需求量迅猛上升,于是那些“倒爺”一夜暴富。 到了90年代,股市漸漸發展起來。買股票的人都有“奇貨可居”的新鮮感。股票市場供不應求,一上市就一搶而光,于是股票價格短時間內居然上升了5到10倍之多。 2001年,股票大跌。一方面是因為股票價格本來就偏離了它的價值,所以其壽命不會太長久; 還有就是1999年開始國有股的減值,實行貨幣化分房,加上貸款利率降低,頒布退稅政策等,致使人們的錢都流向更有“油水”的房地產市場。 李先生把我國上世紀80年代至今的投資市場分為商品經濟短缺時期、股票市場時期和房地產經濟時期三個階段。而投資的前提是:除了自己的眼光,投資的每一樣東西,不僅要有升值性,而且還要有保值性。在此基礎上,再對其市場供求關系變動有一個理性預期,就必然能選擇到投資領域里的極品! ■ 贏家借鑒:找到雙贏的“穴位” 李先生的第二講是如何找到穴位。以他朋友為例:在上海剛開始重視綠化帶、綠地建設的時候,他的朋友就開始做起草皮生意了。他從國外進口草皮,自己在國內種植苗木,辦種苗基地等。由于政府支持,個人就介入了城市的環保、綠化工作。隨著綠化普及到各個街道和小區,市民需求量慢慢增大,綠化類植物、盆景的價格隨之飛漲。如此,朋友不僅為上海這個城市造了福,同時自己也得了益,可謂一箭雙雕的美事! 在李先生看來,我國幾乎每5年就會有一次高通脹率。每次都會引起一股固定資產投資熱潮。在特定的環境下,各個地區都會投資建設一些基礎工程,也就必然使原材料的市場需求上升。如果誰手里囤積有原材料的話,那么他一定是一個很好地掌握了經濟規律的人,而利益總會眷顧這些有先見之明的能人。 絕招二 有知識,還得有膽識 進攻力:★★★★ 李先生說到這里,盡顯滄桑。 他覺得現在的年輕知識分子往往是有知無“識”。識,指的是膽識。李先生認為膽識是最重要,光有理論知識是不夠的。他說大部分的經濟學家都不是百萬富翁,小康水平的已經很不錯了,原因就在于他們不敢做,不敢實際操作。而在原理知識都充分了解的基礎上,活學活用才是最重要的。所以說,創業需要勇氣。找準了穴位就要敢點。 通常當一個人開始做一些破天荒的事情時,總會聽到很多反對的聲音,這就是對你膽識的考驗。比如他自己是1991年大學畢業的。剛剛畢業,就去買了股票。父母當時很反對他這么做。剛剛畢業的學生,哪里會有什么錢?父母提供的生活費也不是綽綽有余,反而需要自己精打細算著過日子。就在這樣的情況下,李先生下了5000元的注。投資回報呢?當初他完全是跟著感覺走的,可以說還沒有理性預期。但幸運的是他最后盈利了。投入5000多,收進60000元。就這樣,李先生開始了自己的第一次投資,到2002年,他不斷享受著投資和分紅等收益。雖然在這條道路上也有過虧損,不過“敢做”的創業勇氣給了他不斷壯大著的財富和力量! 絕招三 財富也能來源于興趣 進攻力:★★☆ 其實每個人都有一些興趣,但不是每個人都能把興趣變成財富。李先生就是一邊享受著自己對家具和盆景的喜愛,一邊享受著財富的增值。 李先生很喜歡為自家添置家具,而且只買實木的,因為他看中那些高檔木材家具的保值升值潛力。高檔木材從解放初開始就始終是供不應求的,那種500年、1000年的木材,不可能在短期內復制,現貨又十分稀少,所以存貨的價格越來越高。這樣的木材不止名貴,有的還成了文物。前年5月他給家里添置了一個越南香枝木的凳子,當時在北京元亨利古典硬木家具公司上海分公司看中后,就花了近20000元購得,雖然當時覺得挺貴,但是現在已經漲到45000元了,為此李先生很是得意!那么香枝木何以漲那么多呢?據他介紹越南香枝木是世界第三大名貴的木材(第一是中國海南花梨木,第二就是大家熟知的紫檀木),木材本身就很名貴不說,加上東南亞的海嘯導致原材料的稀缺,價格自然往上飛了。 李先生總結說,現在老百姓生活水平提高,大家就有錢有閑來做謀劃生計以外的事了,有了這樣的追求,就自然會想到買買古玩,弄弄“現玩”。他的一個朋友有一塊揚州白玉,價格已經超過當時的1000倍了。李先生開玩笑說,做這些東西的投資,可要比投資房產漲得多呀! 李先生還是個盆景愛好者。他對盆景的投資一點也不亞于家具。為何那么偏好盆景呢?他這樣描述:過去,上海人住房小,人都住不下,誰還會考慮綠化呢?可現在就不一樣了,人們都住大房子了,自然就會想到點綴品,盆景就成了居民們的新寵。于是其升值自不待言。 那么具體什么樣的盆景才會升值、保值呢?他說這也是要具體看的。比如他自己喜好買“經典型”的植物,所謂經典,就是不可復制。去年他買了一盆紅豆杉,是全世界一極保護品種。簡直驚為天物啊!但是當時他在上海浦東花木的一個花鳥市場買的時候,只花了90元,上周看到同樣品種的一盆,已經漲到50000元了。這樣的成就感是中了彩票也不可比擬的。他的好些盆景寶貝,大部分都是在浦東花木或者盧浦大橋下的小市場里買的。因為自己喜歡所以常常留意,也由此而買到了一些珍貴的東西。 就像他一貫摒棄持續降價的歐洲復合地板一樣,他買的都是自己覺得保值或者有升值潛力的東西。李先生對那些急于求成之人的告誡是:每個人都想有錢,但是每個人都不可能一下子有錢。理財是一個需要慢慢摸索和積累和觀念更新的過程。 絕招四 能省則省 防御力:★★☆ 就是這樣一個千萬身家的人,一個手機居然用了6年,你一定會覺得很不可思議吧!不過李先生也有自己的說法:你花5000元去買一個手機,而他只花1000元,余下的錢他可以去投資黃金或者買一塊玉。若干年后,萬一你沒錢了,手里拿個老舊的破手機,沒有人會理你,因為那只是一堆數碼垃圾。但是,如果你手里有黃金這個硬通貨或者是一塊玉石的話,那么典當行是一定會付現錢給你的。 李先生覺得投資一個手機沒有多大意思,因為它本身就沒有太大實際價值,彩屏啊拍照啊,在他眼里都不是什么必不可少的功能,甚至是多余的東西,他覺得只要能打打電話就可以了。工作至今,李先生只擁有過兩個手機,第一個還是因為被偷了,所以不得不換。對于現在這個五六年前買的、目前已經停產的老手機,李先生一點也不覺得寒酸。他說朋友不會因為你手機很舊就認為你沒錢,反過來,即使你手里握了個很高檔的手機,也不一定說明你很有錢。 最近他想給家里添一臺液晶電視機。但看到同事那臺29000元的電視現在已經降到10000左右時,就下定決心再忍一忍。當然他不會一直等下去,到性價比合適的時候,他就會欣然接受。就像他一個朋友,擁有上千萬家財,可是上班還是天天打車。生活十分節儉,李先生很是理解地說:因為有錢人都知道沒錢時候的痛苦,所以很懂得花該花的錢,省該省的錢。 獨門絕招 “鋪管道” 進攻力:★★★★☆ 說到投資理財的心得,Jason很謙虛地說上海是一個藏龍臥虎的地方,他算不得什么理財高手。但作為一個跨國公司的業務負責人,他一些非同一般的能力還是被挖了出來。 他首先介紹了一本書,叫《商道》。其中有他非常認可的一句話:“投資賺錢是一件天時、地利、人和,不可缺一的事,古有‘時勢造英雄’之名句。今天依然如此。”Jason一向很鄙視依賴運氣的人,他相信從不會賺錢到會掙錢是一個“悟道”的過程。一個人永遠不可能知道自己會掙多少錢,能掙多少錢。但是在迎接財水之前,自己要先鋪好一個管道,之后就看水流量的多少了。在漲潮時,管道里的水量就大,退潮時就少,但更重要的就是看你自己的管道鋪得怎么樣,能不能充分利用每一個漲潮的機會。這個鋪設管道的過程也就是漸漸“悟道、得道”的過程了。 也許感覺這樣說太玄,他又來了段感性的發揮:當你對自我有一個透徹了解,再加上對世界政治經濟的把握,你就可以達到某種境界。在熟悉行情之后,就可以抓住一個最好的介入點。就投資領域而言,無論是股票還是房地產市場,皆是如此。如果是在國內投資,那么就要參透國情,懂得并掌握國內投資的“游戲規則”。 在自己那么多年的鋪道、悟道歷程中,Jason有一些很滄桑的經驗之談:做生意或投資,有一點很重要,那就是人性洞察。無論是朋友還是生意伙伴,自己該講義氣就要講義氣,而且永遠愿意自己吃點虧。或許這就是他成功的一個很大原因,從一個“打工皇帝”到后來7位數的年薪,是他當初想不到的。才30出頭的他,為自己鋪好管道,又在“一不小心”間就套了利。 悟道實例: 一、為人所不敢為。2002年美伊戰爭期間,Jason投資美國股市,盈利頗豐。當時許多投資者都持觀望態度。然而Jason以他的悟性,感到這是一個很好的投資機會,因為新時期的這場戰爭是以“制空權”作為主導的,美國很明顯占據絕對優勢。那么當時低迷的股市正是一個“可乘之機”。果然,Jason悟有所得,他的管道里,水量充沛了許多。 管道準備:熟悉投資市場和國情,了解股市賺錢機理。股市是一個最容易進入的管道,有一定經濟常識的人都可以準備一個賬戶。 二、非常時期,智取財富。當年上海申博,有不少競爭對手,Jason根據當時的各項新聞報道和偶發事件,在一一分析后判斷上海將會勝出,為此他提前在世博會場館附近投資了一些高檔樓盤。買的時候大約在7000元/平方米左右,而現在已經漲到20000元/平方米多了。 2003年,是全世界都會永遠記住的一年。那年,非典,在無聲無息中席卷全球。上海,卻神奇般地將之拒之門外。但是人們還是大都不敢有什么動作,乖乖地呆在家里,增強抵抗力。Jason再次運用他的悟道能力,在大家都沒有動作的時候,買下了上海灘上的某頂尖樓盤,其價格從當時的10000元/平方米多飚升至今天30000元/平方米左右。 最近,我國政府出臺房產政策,宏觀上控制房價。Jason因此從3月開始全部拋售,得到了很不錯的收益。 學習心得 有的人說賺錢很難,而有的人說掙錢很簡單,原來關鍵方法在于洞察力和你的悟性。 特別提醒: 一:不輸也是最好的贏!做人不要太貪婪,要懂得見好就收。 二:“投資只是錦上添花,不能雪中送炭。”靠投資發家的人,是少之又少的。全球富豪榜64%的人靠自己創業致富,只有7%是投資致富。投資收益遠沒有自己創業來得高,投資賺錢排在整個致富過程的最后環節。 。
熱心網友
注意收益率和風險
熱心網友
注意收益率和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