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也持觀世音名號 有沖突嗎

熱心網友

讀哪部佛經都可以的。是為了建立正知見。平時能念佛或念觀音都是一種修行。佛教“一切修行法門匯歸禪定,一切修行結果匯歸凈土。”所以不會有什么沖突,只是我們尚未開悟,沒發起般若智慧,所以一般讀不懂講第一義諦的佛經,如金剛經等,或者錯解誤解文字解,不懂真實意。故五祖曾說,不識本心學法無益。地藏經初學佛法的人都應學,讀誦此經的功德很大。尤其在十齋日讀一遍經非常受益。但這部經不是講第一義諦的佛經,比較容易理解。不過,你可按照地藏經上的開示在家中南邊清靜處立一個佛龕,里面有地藏菩薩。可常燒香供養。逢十齋日念一遍地藏經,就已經獲益匪淺了。平時你持念其他佛菩薩的名號應不會沖突了。

熱心網友

不知我理解得對不對?你所說的沖突是不是指有什么不好的地方,如果是這樣的話,你大可不必擔心!你是不是想,我又念地藏經,又念觀世音菩薩,地藏王菩薩或者觀世音菩薩會不會不高興?你放心不會的!不管你念哪尊的名號,哪部經典,都是通過不斷的聞、思、修,最終達到成佛的目的。現在你念地藏經說明你深入經藏,念觀世音菩薩說明你親近三寶,兩位菩薩會為你高興的!不過,八萬四千法,最終的目的地都是一個。所以,確實專修一門更易提升境界。你可以平時只要有空閑的時間就念觀世音菩薩,早上或者晚上專門拿出固定的時間來念地藏經。你放心好了,決不會有沖突的!

熱心網友

佛學里面沒有“沖突”,即使有“沖突”也是我們自己心中存在“沖突”。然而,不沖突不表示要讓我們什么都要學,什么都要讀誦。學佛要“一門深入,長期熏修”。 所謂“一門深入”的意思其實很簡單,就想我們平時讀書,做事情一樣,如果一下子讀很多書,做很多事情,肯定是很難把所有的書都讀完,都讀懂;也很難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完,都做好。這樣就達不到預期的目的,也沒有意義了。所以,我們在看書,做事的時候要一門心思地專攻一本書或一件事,只有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一處,才能把書讀懂,把事情做好。 所謂“長期熏修”的意思就是讀書要“聞故而知新”,只有多讀多看,才能真正地理解書中的意思;而做事情,特別是做好事,更要長期堅持,俗話說“做一件好事很簡單,難的是一輩子都要做好事”。所以萬事都貴在堅持!

熱心網友

讀經和做功課是兩回事。就功課來說,如果你自認為與地藏法有緣,可以把地藏經咒作為常課,專注一套法門比較容易得定。讀經是為明理,在理這個層面,實際上沒有此經與彼經的界限,整部大藏經就是讓人明理,當然理通未必要遍覽群經,而只讀一經則更不易于明理。佛教講緣起,在世間生活不能脫離世間法則。所以,除此之外,在家居士還是要學習世間知識的,特別是與工作、生存息息相關的業務、文化知識。但無聊的電視連續劇和小說可以少看,無聊的網戀和游戲屬于毒品--更要杜絕,省出寶貴時間學習佛學和業務、文化知識~但念人生無常、時不我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