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2NH3==3H2+N2這個可逆反應來說,如果把一定量的氨氣充入一個定容容器中,然后讓反應達到平衡之后,再往里充氨氣,那么平衡會向哪個方向移動?(如果濃度這個角度來看的話,增大反應物濃度,那么平衡應該向正反應方向移動;但是如果按照壓強這個角度來看,再充入氨氣,就會增大體系壓強,那么平衡應該向氣體體積縮小的方向,即逆反應方向移動。這樣就有矛盾了。。)
熱心網友
向右進行。看反應方向應看各氣體分壓,而不是總壓強。例如此反應達到平衡以后,再充入氮氣,平衡不移動。這是因為各反應物分壓不變。在你說的這個題中充氨氣使氨氣分壓增大,因此平衡向右移動。
熱心網友
在中學階段學習化學平衡,有時對中學生是勉為其難,其道理較難三言兩語說清,確實,有人在分析2SO2 + O2 =2SO3這一可逆反應時通過微分計算,認為,在平衡體系中,加入SO2,平衡的移動,不能作簡單的判斷平衡一定向正反應方向移動,而要看SO2加入的量在什么范圍。在中學階段,最好要理解壓強的變化對平衡的影響是指對反應容器進行壓縮或膨脹,既在氣體的平衡體系實施壓縮,或擴張,這是在不改變其它條件,溫度,和加減任意體系中的物質,而改變容器的容積,而使所有的氣體的分壓同等狀態的改變。注意,不只是加入氣體物質?;驕p去氣體物質,對總壓產生影響,就是改變溫度,對牙簽也有一定影響,如N2+3H2=2NH3 的可逆反應,正反應是放熱的,那么,在升溫時,平衡應向逆反應方向移動,可由于升溫又使體系的壓強增大,因此,平衡不也要向正反應方向移動嗎?顯然,這樣去想,是不合適的。所以,壓強的改變是什么原因引起的,不要一看到壓強的變化就想它在怎樣影響化學平衡。
熱心網友
上面的回答是非常正確的。實際上,盡管濃度和壓強有時會有矛盾(就像這個題目),但濃度和分壓卻是一致的。
熱心網友
正
熱心網友
正壓強判據是由濃度判據加上理想氣態方程導出的,詳見反應等溫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