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自從牛頓提出“萬有引力”這個理論以來,人們一直認為引力來自物體的本身其實這個觀點是錯誤的,一個物體對另一個物體產生的引力是兩物體各自消耗宇宙能量的同時,兩物體之間產生了弱能量區,從而產生了引力。 弱能量區是怎樣產生的呢?前面我們提到過正能子撞擊愿子核時,這一顆正能子壽命結束,所以說整個內宇宙的所有物質都在消耗內宇宙的能量。 高密度的正能子在穿過一個物體時,必然要消耗一部分正能子。那么正能子在穿入一物體的密度,就高于穿出密度。那么穿出面就形成了弱能量區。 我們舉一個這樣的例子,我們拿一塊有色玻璃放在太陽光下,那么玻璃下的光線強度就沒有玻璃上面大。下面相比而言就形成了弱光區。為什么呢?因為一部光線被有色玻璃消耗了,那么正能子在穿過一物體時也是這個道理。一部分正能子被原子核消耗了,穿出這一物體時的正能子就沒有穿入時多,這就在穿出面形成了弱能量區。因為正能子來自四面八方,所以在物體的任何一面都有弱能量區,弱能量區就是引力區。 如果你還看不懂,我來舉個這樣的例子,比如:甲、乙兩個人面對面站立。從甲人的背面穿進100億顆正能子(假設100億顆正能子的沖擊力等于100牛頓)那么穿出甲人的身體時只有90億顆正能子,也就是說甲人從這個方向來的正能子,消耗了10億顆,那么剩下90億顆正能子從正面沖擊乙人,而乙人還有100億顆正能子從他背面沖擊,也就是說有一個100牛頓的力從背面向進推乙,而乙的正面有90牛頓的力向后推乙,那么這兩力相減,乙就有向甲10牛頓的力,同樣道理,甲也有向乙10牛頓的力(假設甲、乙兩個體重相等)這10牛頓的力就是引力,這就是我要解說的萬有引力現象。 萬有斥力的存在 萬有斥力是物質的本性,它不需要能量的付出,它是內外宇宙共同存在的現象。 萬有斥力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在微觀世界中,我們會看到電子靠近原子核時靠的越近就排斥的越遠。 我們來做一個這樣的試驗,我們把一個土塊拋向天空,土塊會很快落向地面,如果把土塊磨成粉面撒向天空,那么大部分會飄浮在空中,為什么呢?為什么比重沒有改變的情況下,會發生這樣的現象呢?這是因為引力和體積成正比,而斥力和表面積成正比,也就是說物體越小,斥力比引力系數就越大。在地球上這個系數等于1,這個物體飄在空中,大于1,會離開地球,小于1會落向地球。 再來做一個這樣的試驗,我們把一滴墨水滴在一杯水中,我們看見墨水會向四面散去,如果我們把白糖或食鹽放在水中,我們會發現它們會融解了,這種現象都是萬有斥力造成的,所有的融解都是萬有斥力現象。 斥力在我們的生活還有許多現象,這里舉幾個例子說明一下有斥力存在就行了。。
熱心網友
引力是由于質量引起的基本力,由于萬有質量,所以萬有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