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我和在英國的兒子通了個電話,隨便說說我想買車的事情,孩子說伊蘭特1。8手動豪華版在英國是6990英鎊,1。5萬英鎊就能買輛04款的奔馳,我們國內的車價為什么就比人家高呢?怪不得車價老是降個沒完,從目前的價格結構來看,還是貴,要是從我們的收入、生產成本和勞動力成本來看,車價還是高的很,還有:購車的賦稅也太高了,給購車人增加了太多的負擔。我們手里的錢都是稅后血汗錢,到了消費的的時候還要被搜刮一層,簡直是比黃世人還黃世人!
熱心網友
原因有3個:第一,政策在干涉;第二,制造力太差;第三,車商不誠信。
熱心網友
曾經聽朋友說過這樣一個事 某外國汽車企業在中國出售的一款車本來準備定在五萬人民幣 可是中方不愿意啊 說不行啊 定的太低了 定十萬我也能給你賣出去 結果就定了十萬了 嘿嘿 TMD 賣的還挺不錯 當然這五萬和十萬只是比方 一句話就是中國窮 所以得從買車人身上喝血啊
熱心網友
還有很大的降價空間
熱心網友
有道理!
熱心網友
很簡單,汽車在中國屬奢侈消費。不可能象銷售商所說的進入每個百姓家,有調查機構證實,如果中國汽車達到歐美的普及率,全球的石油都要給咱。所以用價格杠桿來控制。
熱心網友
我和朋友去新西蘭看他朋友買了一輛z4跑車二手的300公里7000人民幣,大家來比較一下,在外國拿1-2萬買車就能買跑車了
熱心網友
主要是因為賣車的產車的管車的生了小孩沒有屁眼,他們惱羞成怒啦!!!!
熱心網友
問題一:目前,進口車的價格構成是到岸價,占40%;關稅,占大約20%多,目前關稅是43。3%;消費稅,這是一個價內稅,包括進口海關的手續費、商檢費,報關、倉儲等等。此外,許可證占了比較大的份額。許可證加價也造成進口車高價。一位圈內的朋友告訴記者,現在許可證仍然非常緊張。一張3。0的許可證很早就被炒到16萬元。這給進口車價增加了不少負擔。 此外,部分經銷商有意共同維持進口車的高價位。據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現在的經銷商對進口車價格的操控能力不可小覷,在高額利潤的吸引下,建立攻守聯盟。事實上,他們有條件做到這一點:進口汽車的數量本身就供不應求,而購買進口汽車的消費者對幾萬塊錢又不是非常在乎,因此進口汽車經銷商也使進口車價高高在上。 車價高到什么時候 根據我國加入世貿的協議,汽車關稅2003年下降至38。2%,2004年下降至34。2%,2005年下降至30%,2006年1月1日下降至28%,到2006年7月,將統一下降到25%。由于目前進口車消費稅、增值稅的稅基都包含關稅,因此,關稅的下降也將導致其相應降低。此外,進口車分銷毛利也將趨于平均,配額的放寬也將導致許可證方面費用的減少。 因此,加入世貿后進口轎車價格逐年下降,是不容爭辯的事實。而由于關稅及非關稅壁壘的打破,進口車價下降的總體幅度將在25%至35%之間。具體到車型,高檔車的減幅大于中低檔車問題二:我國"高車價"的成因,可能大家經常會疑問:我國的人力成本低,車價為什么高,應該低于國際價格才對。 這樣的想法是有道理的,但要基于一個前提:"效率相同"。 實際上,我國尚處在市場體制的轉型期,在企業管理效率、人力效率、市場配置資源效率等方面要比國際汽車公司低得多。比如人力效率,我們知道像福特、通用這樣的國際大型汽車公司年產銷量都在600萬以上,全球的職員也才20萬左右;而像一汽、東風這樣的國內企業,年產在100萬以內,但職員卻達到10萬以上。人家經過不同階段的職業培訓1人能干3件事,而我們沒有較好的職業人才培訓體制和市場,3個人干3件事,還不一定干得好,也就是說,我們的人力成本的優勢被"人力資源的低效率"所抵消。再比如,市場機制的不健全,競爭不充分,造成資源配置效率低,企業采購成本較高等等,這些因素都造成了我國汽車產品在一定時期內的"高價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