迄今為止,大部分科學家太忙于發展描述宇宙為何物的理論,以至于沒有功夫去過問為什么的問題。另一方面,以尋根求底為己任的哲學家跟不上科學理論的進步,在18世紀,哲學家將包括科學在內的整個人類知識當作他們的領域,并討論諸如宇宙有無開初的問題。然而,在19至20世紀,科學變得對哲學家,或除了少數專家以外的任何人而言,過于技術性和數學化了。哲學家如此地縮小了他們的質疑范圍,以至于連維特根斯坦——這位本世紀最著名的哲學家都說到:“哲學余下的任務僅是語言分析。”這是從亞里斯多德到康德以來哲學的偉大傳統的何等的墮落!
熱心網友
我認為這是時代發展的必然。古希臘時的哲學研究幾乎無所不包,那是因為當時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科學。我認為,哲學研究的范圍是由它所問問題的性質決定的。如果哲學問的始終是關于“真”的問題的話,那么這些問題所涉及的領域終究會變成科學研究的領域。但是世界是無限的(盡管還不肯定,但從某種意義上可以這么說),人類的探索也是無止境的,不必為哲學的未來太過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