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位對中國經濟研究多年的朋友寫的一篇文章中關于中國股市部分的草稿,我看后甚為感嘆,在征求了他本人的意見后,譯成中文。他還特別強調讓我最好是譯得輕松搞笑一些,不要太認真,免得招惹麻煩,于是,我奉此旨意,在題目下特意加了一句純屬虛構。譯文如下: 在我學習的中文中,有很多是不好翻譯的,其中在中國最有影響力的一句話“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就難住我了,盡管很多中國人用很多種版本給我解釋什么叫中國特色,但是我至今仍然無法準確的翻譯它。這些年,在我對中國經濟的研究過程中,對中國股市也有了一知半解的了解,我不知道怎么去理解,后來,我發現只需一句話就是可以解釋這一切,那就是:“中國特色”。 下面就是我發現中國股市里的一些“中國特色”: 中國特色之一:沒有人掙錢 這是最讓我震驚的調查結論,在中國股市發展了十多年后的今天,中國股市上的各種機構和個人投資者都是虧損的,并且是巨額虧損。 在可查的種種數據中,歷史上的最高市值是現在的兩倍,而之后新發、增發、配股等的融資總額,加上各種稅收,比現在的總市值還多。 還有一句很有意思的評論這是樣的,中國股市經歷史了淘汰“大戶”、淘汰莊家、淘汰券商等幾個大的階段,并被官方認為是最有成就的事。在這幾次大淘汰中,無數的市值灰飛煙滅,據說,每次大淘汰都有一批人跳樓,但數據無從統計。在中國的散戶中,最新的公開可查的調查數據中,竟有99%以上的投資者是虧損的,其中虧損達50%以上的還是主流。 而關于為什么會有人跳樓的調查中,回答是這樣的:只許股票跳水,還不許股民跳樓呀!大概這就是“中國特色”吧。 中國特色之二:大股東不關心股票價格 中國股市中國有大中型企業特別多,這些國資背景的企業,持有大約50-60%以上的非流通股,而在市場上交易的股票大概占到40%多。這些企業是無可爭議的大股東。按理說持有絕大多數股權的大股東對股票的價格是應該非常關心的。但是,在中國,大股東從來不關心股票的價格。在中國對一些大型上市公司的老總的訪談中,有的當問到他們股票的價格時,他們竟然回答說不知道。其中有一位中國特大型上市公司董事長回答我說大概10多元吧,可是他們股票的價格事實上已經只有七元多了。 就這一點兒,我同中國的一些股民探討,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話是這樣的:他們連我們的死活都不知道,你說他們知不知道股票的價格。大概這也是“中國特色”吧。 中國特色之三:一樣的指數,不一樣的價格 中國上證指數在1992年就迅整突破1000點,事隔15年后,再次回到1000點,但是在一樣的指數條件下,中國股市股票的平均價格由十幾元跌到了只有幾元,如果要細心的一一對比,相當一部分股票在現在這個1000千點同在歷史上1000點時的股價比,下跌百分之八、九十的竟不是少數。就這個問題,我也從各方面詢問答案,理論一點的答案是這樣的:大盤股虛高指數。但是對于這樣的答案我不太感興趣。不過,在各種分析文章中都有類似這樣的描述,中國政府主管部分有調控指數的驚人能力。 讓我印象最深的是這樣一句話:我不知道指數是多少了,我只知道帳戶只有10%了。大概這就是“中國特色”吧。
熱心網友
千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
熱心網友
政府無能
熱心網友
股指虛高的原因在于管理層的關愛,有濃重的人為因素。比如說,目前G股復牌首日全部下跌,并且大幅貼權,但該股該日價格不計入指數,從而使股指不要過于難看。
熱心網友
看看我的公司如何?有沒有特色?我僅有兩頭奶牛,但我向我的母公司出售了一頭奶牛,并用我表兄在銀行開的信用證,完成了一筆債務于股權的置換,掙回了所有四頭奶牛,再通過稅收減免,我又得到了第五頭奶牛.通過一家奧力菲的子公司把六頭奶牛的”奶權”秘密轉讓給了由我控股的爪洼島公司,后者又把七頭奶牛的”奶權”賣給了我的上市公司.在年終報表上寫明的是我有八頭奶牛,包括一只期權奶牛.與此同時,我為了招待前來檢查評估的人而屠宰了其中的兩頭奶牛,而只剩下六頭奶牛.
熱心網友
學習知識,交流經驗.勾通信息 。謝謝!祝你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