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日本先天不足,是個島國,資源饋乏,二戰敗后吸取教訓,加上美國的控制,日本死了通過戰爭達到目標的心,安全交由不甘不愿的交由美國負責,一心一意發展經濟。日本人的憂患意識和團結協作精神是非常強的,幾十年如一日的努力有了回報,日本迎來了經濟的起飛,風頭最健的時候號稱買下美國,用經濟征服世界。當時日本人以為找到了戰爭以外通向日本百年夢想的路。勁頭正足,樂極生悲,忘記日本是在美國控制下的,美國人不想看到這樣一個日本,于是就有了廣場協議,日元升值,經濟衰退。直到現在恢復無望。日本人當下就暈了,經濟是基礎,政治是高層,經濟衰退政局就不穩,十多年來日本政壇是亂七八糟,熱鬧時一個政府執政不過兩三個月就得下臺。這種情況直到小泉上臺才得以改觀。   為什么現在日本政壇得以穩定了呢?日本的衰退并沒起色啊?這不是因為小泉個人有多么強的能力,最主要的是,日本人從經濟衰退引起的慌亂中清醒過來了,痛定思痛,他們也弄明白了一件事:日本經濟衰退是起始于廣場協議,日本不能維護自已國家的利益被迫接受廣場協議是因為日本處于美國的控制!而美國不能接受一個能威協到自已的日本,哪怕是經濟方面的威協。也就是說,美國已經把日本這個戰爭外走向世界的道路給堵死了。除非日本掙脫了美國的控制。鎮定下來的日本開始行動了。只有明白了日本目前的根本目標,我們才能明白日本長久已來各種不可思議行動的原因。   日本要擺脫美國控制,首先要有自已的獨立的武裝力量,日本前幾年不斷突破不戰憲法,正是所走的第一步。第二步日本政府還要對日本國民作宣傳,因為在日本普通國民看來,美國負責日本安全不是最好,總要比由日本自已負責要強。別以為我是在說天方夜談,這是當年我從某個新聞(或報紙)看到的。八九十年代過來的人應該有這個印象。靖國神社,二戰翻案之類的就是這方面的宣傳。從這個角度看來,日本的一切作為都是圍繞這兩個方面進行的.等到日本軍事力量達到了一定程度,對內宣傳也達到了效果后,日本就要走第三步了。那就是讓日本人負責自已的安全,徹底擺脫美國的控制.這一切都要在不引起美國的警惕下進行,日本處于弱勢,一旦美國警醒,日本永無翻身之日.   日本現在面對的是國際上中美遏制與反遏制的爭斗,對美國來說這是征服世界最重要的一步,對中國來說這是存亡之爭,可以說是愈演愈烈,這種形勢對日本來說是千載難逢的良機.如果日本置身事外或加入中國一方,不管中美誰敗,日本都不能擺脫別國的控制,美勝則一切照舊,中勝則僅僅是換了個主人,只有加入美國一方,表面上幫美制中,在美方幫助下擴展勢力,在美方遇到重大挫折或力不從心后放手支持日本,到哪時日本的目標就算徹底達到.   讓我們用日本以上兩點來看日本爭常行為的反常,我們就會得出以下結論:日本現政府根本就不在乎爭常是否成功,它們知道如果沒有獨立的國權,就算是入常了也是象征大于實際,它們也知道美國送的是空頭人情,內心是反對的.中國反對最好,不反對的話也要想辦法讓他反對,這樣日本政府可以凝聚人心,通過中日對抗告訴本國人:只有本國政府才會為自已的國家利益不顧一切.美國出爾反爾更好,這樣日本人就會覺得美國不會真心為日本的強大出力.從而在以后日本建立自已的獨立國防中支持本國政府.再來看東海之爭,日本主動挑釁中國,他的如意算盤是這樣打的:不論美國是否支持日本獲勝的話就撈取實利,不論美國是否支持日本失敗的話,日本國民就會大力支持擴張軍備,甚至美國也會因遏制中國而支持日本獨立的武裝.出于這個原因,我個人認為,日本會進一步挑動中日東海爭端,直到出現小規模武裝沖突為止(沖突大了無法控制,萬一出現核戰就完了).   綜上所述,日本的根本目的是擺脫外國控制,為了不引起美國警惕達到這個目標,日本需要中日爭端做掩護.至于俄日韓日沖突,更是掩護的掩護,要殺人不引起別人的注意,那就在戰場上殺,要藏一片樹葉,那就把它放入樹林,要掩蓋自已故意通過東海爭端挑逗中國的目的,那就把它放在和俄韓的爭端中吧.   我們不要小看日本人的智慧,哪怕是野狐也能參禪,者千慮也有一得,畢竟學了中國上千年,就算再不上進也能學到點東東.   最后的話:   本近年的所做所為,都是為了通過挑動中日爭端來達到擺脫美國的目的,不知中國高層是否看到這一點.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當年的一戰戰敗國德國就是靠挑動反蘇達到了麻痹英法的目的,如果日本也成功擺脫了美國的控制,希望它能從此止步,否則就是日美聯合對中俄聯合的第三次大戰,最少也是第二次冷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