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我覺得可以在孩子吃零食時,有意無意的說些關于壞習慣帶來的后果,可以是對孩子說,也可以故作隨意的跟老人含蓄的說,主要從孩子的健康、習慣上說明某某行為不好,不利于生長發育,身體健康等等。 在說之前切記輕言細語,不要有責怪之意,不妨先借孩子的口謝謝老人的關愛,因為老人肯定是愛孩子的,出發點是好的,只是方法不對,因此,首先還是要從心底理解老人,感謝老人,有了這樣的心理說話自然會注意語氣和用詞,老人也容易接受。 我不提倡鄭重其事的跟老人談,人往往都喜歡以年長自居,很難接受別人的教導,何況是晚輩又是媳婦,更難接受。適當時還可以舉些實例進一步說明問題的嚴重性,讓老人心悅誠服。 再則,有些如果不是特別嚴重,也就不要太放在心上,這樣壞了自己的心情,把婆媳關系也弄僵了,后果也許對孩子更不利了。

熱心網友

我覺得您還是找個時間(孩子不在位時)跟老人說一說. 并指正他們的溺愛會給孩子帶來什么樣的后果.我想老人那么愛孩子一定回接納的. 在言語中千萬不要太生硬以免傷到老人的心.

熱心網友

自己的孩子自己帶。畢竟你才是孩子的監護人。老人的觀念、知識層次都跟不上了。而且老人的體力也不如年輕人。

熱心網友

要好好溝通才行.不能讓老人把孩子寵壞了.讓他們想想當初他們是怎么教育自己的孩子的.

熱心網友

如果老是溺愛就不要老人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