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我生來一貧如洗。但決不能死時仍舊貧困潦倒。”———掛在辦公室的墻壁上。

熱心網友

我生來一貧如洗。但決不能死時仍舊貧困潦倒

熱心網友

據新浪網10月8日傳出的消息,量子基金主席喬治·索羅斯近日將再度訪問中國。據悉,索羅斯此次到訪,與他持股的海南航空公司有所關聯。自2001年以來,索羅斯來中國已經不是什么新鮮事,但這次來訪發生在一個特殊的時刻:中國與美國關于匯率與紡織品談判正酣,中國H股改革剛剛起步,包括房地產市場在內的廣義金融市場處于轉型的關鍵時刻……在這樣一個背景之下,索羅斯在中國的任何活動都值得人們密切關注。  索羅斯縱橫全球金融市場幾十年,從1000美元起家到今日身價百億,富可敵國,書寫了一段由平民到具備全球影響力人物的傳奇。在國際金融界,索羅斯與“股神”沃倫·巴菲特一樣,儼然是全球投資者的風向標,他們的每一個投資舉措,都牽動著由普通投資者到一國政府的神經。他的身世經歷和舉止言談,是我們揣測這位金融大鱷下一步棋的重要線索。  誰信他會金盆洗手  1944年的一天,猶太人索羅斯一家藏在布達佩斯的地窖之中,以躲避納粹的搜索。14歲的索羅斯在生死危難中學會了生存的技巧,這其中的兩條經驗對他此后的投機生涯大有幫助,第一是不要害怕冒險,第二是冒險時不要押上全部家當。  索羅斯聲名鵲起于1992年9月。當時,英格蘭銀行大量買進企圖硬撐英磅,以索羅斯為代表的投機力量大量拋出英鎊。較量的結果是,英鎊跳水,被迫退出歐洲貨幣機制,索羅斯則賺得近20億美元,創下世界記錄,要知道他最初投資于外匯市場的資金只有1000美元。從此,索羅斯被國際金融界稱為“擊敗英格蘭銀行的人”。  5年后,他故伎重施,這次的目標是有著“亞洲第五小虎”之稱的泰國。索羅斯大獲全勝,泰銖一瀉千里。索羅斯颶風很快又掃蕩了印度尼西亞、菲律賓、緬甸、馬來西亞等國家。印尼盾、菲律賓比索、緬元、馬來西亞林吉特紛紛大幅貶值,導致工廠倒閉,銀行破產,物價上漲,經濟景象慘不忍睹。整個東南亞財富縮水數百億美元,使這些國家幾十年的經濟增長化為烏有。當時的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蒂爾咬牙切齒地指責他是“縱火犯”。  面對叫罵,索羅斯發表了一句名言:“蒼蠅不叮無縫的蛋。”一旦經濟實體衰退,貨幣基礎動搖,狙擊者便有機可乘———無論是英鎊,還是東南亞貨幣。  多年來,索羅斯在國際金融界建立了自己投資大師的地位,與沃倫·巴菲特、吉姆·羅杰斯并列為全球投資者景仰的泰山北斗。然而,花不常開,樹難常青,索羅斯近年投資屢屢失誤,量子基金從220億美元的峰值跌到100多億美元,幾乎折掉一半身價。2002年11月在巴黎,他因為14年前的一起有關法國興業銀行內部金融交易活動而接受法庭的審訊。值得一提的是,他的投機生涯雖然倍受詬病,但在法律上倒還堪稱“潔凈”,這回可謂晚節不保。  一次,在接受英國廣播公司記者采訪時,他顯得意興闌珊,他說:“我已經不想再刷新記錄,而是變得更有興趣保障以前累積下來的資本不縮水。我老了,得保守一點才是。我就像一個上了年紀的拳擊手,不該再回到拳擊場中。”  盡管索羅斯低調姿態,但沒有人真正相信他會從此金盆洗手。  如同一只正在假寐的老狼,索羅斯依然在悄悄尋覓著國際市場的機會。有消息說,目前索羅斯正考慮再次投資曾經導致他遭受重大損失的俄羅斯。他認為,俄羅斯網絡業仍處于萌芽狀態,具有極大的潛力。最新消息顯示,索羅斯將與美國媒體大亨特納聯手,注資俄羅斯負債累累的NTV電視臺。對于俄羅斯尚不放過,可以預見索羅斯更加不會讓中國機會從手里溜走。  “鱷魚不止一條”  索羅斯對中國的關注由來已久。有據可查的信息可以追溯到1986年初,他代表美國“中國改革與開放基金會”向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所表示,他愿意仿照在匈牙利搞基金會的模式,每年出資不少于100萬美元,資助中國改革和開放的研究活動。到1989年5月基金會主動撤離中國的時候,他一共匯來250萬美元。  在掀起東南亞金融風暴兩年前的1995年,索羅斯的手悄悄伸向中國,以25%的持股比例成為海南航空第一大股東。經過多年演變,美國航空在海南航空中的持股比例降為14.8%,仍居第一位。海航對索羅斯的回報十分可觀。據測算,如果索羅斯在今年1月底將所持股票賣出,再加上近幾年的分紅,索羅斯可獲現金6700多萬美元,投資收益率高達168%,年平均收益率達21%。  不過,這顯然不能滿足他的胃口,于是在1997年,乘東南亞金融風暴之勢,他和一些國際金融大鱷集團于7月中旬發起了對港幣的狙擊,使港幣匯率一度跌至1美元兌7.7500港幣的心理關口附近;另外,恒生指數也被打到當年的最低點6000多點,這意味著香港股市市值損失了接近2/3。  但他似乎忘了考慮香港背后的中國內地,香港和中國大陸的外匯儲備達2000多億美元,加上臺灣和澳門,外匯儲備不少于3740億美元,如此強大的實力,絕非東南亞諸國可比擬。人們也可以認為,他錯誤地分析了中國政府支持香港的堅決立場和形勢,所以沒有選擇最弱的日本市場而選擇了香港開戰。香港重要領導人出面到深圳求助,中國政府毫不猶豫拿出三四百億元將香港股市托起來,索羅斯損失慘重,不得不迅速撤離香港,宣告失敗。  1989到2001年間,他沒有拜訪中國。  2004年,索羅斯來中國看望一位老友的時候,有人問,如果他發現中國的金融體系有漏洞,并且他也有機會發動襲擊時,會不會出于與老朋友的交情而手下留情?他坦然而干脆地回答:“不會,但我會事先提出警告!你們要知道,池子里的鱷魚并不止一條啊。”  老索評中國  對于在香港遭遇滑鐵盧一事,索羅斯自有看法。2001年9月,中國入世前夕,他出席在北京舉行的一個國際論壇時指出,中國金融體系中壞賬問題嚴重,但中國之所以逃出1997年金融危機的困局,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其金融體系仍是封閉的。他進一步指出,中國需要學習別國的經驗,中國的金融體系比日本及韓國的問題更大。只要體系封閉,問題能夠得以控制,但問題不解決,壞賬會愈來愈多,這是不能無限期拖下去的。  到了2005年1月,索羅斯認識到,中國資本市場有著嚴格的控制,國際投機資金不可能通過炒作和投機迫使人民幣升值。他表示,中國經濟目前增長迅速,發展勢頭良好,西方國家不應在人民幣匯率上對中國政府施加過多的壓力。  對于中國經濟的其他側面,索羅斯也有著獨到而準確的看法,證明其寶刀未老。2004年初,他預測美元將持續走貶,而中國的資產泡沫也已出現初期跡象———這些均被他言中。他認為中國經濟可能過熱,資產已出現泡沫,因此不容易找到投資工具,中國企業的IPO令人想起華爾街上世紀90年代末期的景象———這或許能解釋他近來為何表現“很乖”。  對于中國股市,他也給出了自己的建議。他指出,中國還必須發展內部的金融市場。他發現,中國股市投資者大都屬于散戶,以賭博的方式來操作股票,因此需要制度化的投資公司,如成立共同基金、設立退休金基金。另外還必須建立金融市場法規。所以他認為中國還有很多需要努力的地方。  另外,索羅斯先生也頗有自知之明,因為他發現中國人都管他叫“大鱷魚”。這意味著中國對他時刻懷著警惕之心,在未來的日子里,他會怎樣在中國這塊“原始地”上發揮投機的天性,又會與我國監管當局進行怎樣的交鋒?這些充滿懸念的問題隱隱勾勒出一幅緊張萬分而又精彩絕侖的畫面。  相關報道  索羅斯可能以2500萬美元增持海航  在原則上不參與股改、不獲得對價的現實情況下,諸多B股股東為保持相對控股地位目前正積極尋找對策。而對于海南航空(600221。SH)的第一大股東、國際金融大鱷索羅斯來說,途徑可能更為簡單——增持。  據昨日彭博社報道,索羅斯可能將向海南航空增加投資2500萬美元,作為重組該家中國第四大航空公司方案的一部分,資金將用于購買公司股票或對公司進行其他投資。而公司三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高管指出,索羅斯可能在本周末訪問海南航空時簽訂投資協議。  對此,海航集團宣傳室主任孫金偉向《第一財經日報》證實了索羅斯將來公司商討增加投資的信息,但對2500萬美元的具體投資金額并沒有確認。他表示:“目前公司正在開會商討這一事情,而對于投資金額以及買入股票類型等細節,我們將會在正式協議簽訂完之后向所有投資者進行公告。”而據一位內部人士透露,索羅斯來華的時間可能就在15日。  索羅斯基金管理公司(SorosFundManagementLlc)對外交流主管MichaelVachon則對該消息不予置評。而海航集團執行總裁李先華、副總裁胡杰等公司其他高管昨日手機均處于關機狀態。  公司股價上也有所反映,海航B(900945。SH)12日曾封上漲停至0。252美元,昨天也一度上揚3。2%。  “看來這是一個謹慎的舉動,并非大舉擴張,因為索羅斯這些投資還不夠買一架空客飛機。”法國咨詢公司ArranAerospace的執行董事DougMcVitie表示,“這項投資對一些擁有良好金融聲譽的人來說,表明其對一家航空公司投了信心票。索羅斯把投資海南航空看做一項機遇。”  索羅斯去年曾公開稱海南航空是個“不錯的公司”,其10年內的投資增加近一倍。  目前,索羅斯旗下的AmericanAviationLtd。持有海航B股10804。32萬股,占公司總股本14。80%,位列第一大股東,而第二大股東海航集團持有11。85%緊逼其后。  “除了看好海南航空之外,索羅斯此次急切增持,更重要的因素可能還與股改有關。”神光金融研究所資深航空行業研究員劉海杰指出。  劉海杰表示,目前股改的大方向是B股股東不參與股改,不獲得對價,而索羅斯目前只持有不到15%的股權,這樣一旦公司股改完成、A股全流通之后,大股東的地位很容易遭到挑戰。“而且在公司股改前夕,如果能買進A股的話,還能夠獲得對價,增持的時點上也很有利。”  雖然目前公司人員對于索羅斯此次增持的是A股還是B股還三緘其口,但按照目前的數據來看,似乎增持種類中會包含A股可以肯定。  海航B股的總股本約1。8億股,除了索羅斯持有的1億股以外,約還剩8000萬股左右。而目前的海航B的股價是0。25美元左右,如果2500萬美元這一擬增持金額是準確的,那么即使把剩余的B股全部買進也還會剩下500萬美元來購買A股。  “目前B股股價與10年前索羅斯第一次介入的成本驚人的相同,從這點上來看,似乎也印證了此次先買B股,剩余來買A股的可能性。”劉海杰認為。  昨天,海航B沖高回落以0。251美元報收,微挫0。40%;而A股收至2。42元,下跌2。02%。 (李晶 第一財經日報)  背景一  金融大鱷們的擴張之路  喬治·索羅斯  喬治·索羅斯號稱“金融天才”,他的業績保持著平均每年35%的綜合成長率,從1969年建立“量子基金”至今,他創下了令人難以置信的業績。1979年索羅斯在紐約將1973年與人合作成立的“索羅斯基金”更名為“量子基金”。建立了他的第一個基金會,開放社會基金。  1992年9月,索羅斯趁英鎊危機,抓住時機,成功地狙擊英鎊。短短一個月內賺取了創記錄的15億美元,索羅斯這一石破天驚之舉,使得慣于隱于幕后的他突然聚焦于世界公眾面前,成為世界聞名的投資大師。  當人們驚嘆索羅斯的天才頭腦時,他又深深鎖定了下一個目標———東南亞。1997年7月,索羅斯在泰國大量拋售泰銖,泰國政府被國際投機家一下子卷走了40億美元,許多泰國人的腰包也被掏個精光。此舉被認為是世人矚目的東南亞金融風暴的導火索。索羅斯颶風很快就掃蕩到了印度尼西亞、菲律賓、緬甸、馬來西亞等國家。這場掃蕩東南亞的索羅斯颶風一舉刮去了百億美元之巨的財富,使這些國家幾十年的經濟增長化為灰燼。  沃倫·巴菲特  沃倫·巴菲特被喻為“當代最成功的投資者”。在歷史上偉大的投資家中,巴菲特以他敏銳的業務評估技術引人注目。巴菲特是個純粹的投資商,他從零開始,僅僅從事股票和企業投資,成為20世紀世界大富豪之一。  1985年,巴菲特創造了電視網行業歷史上最大宗的交易,也是傳媒業最大的合并———大都會公司與美國廣播公司的合并。巴菲特在這次合并中以每股172美元的價格買下了大都會發行的300萬股普通股,為大都會兼并美國廣播公司注入了5億美元的資金,并因此而進入了合并后的大都會美國廣播公司的董事會。  可口可樂一直是巴菲特事業的閃亮點,1989年,巴菲特公開承認,他已持有可口可樂公司63%的股份。盡管1987年10月份股票市場發生了災難性的大跌,可口可樂股票的市價仍以19.3%的速度遞增。公司每1美元留存收益產生了4.66美元的回報。  從1965-1994年,巴菲特的股票平均每年增值26。77%,高出道·瓊斯指數近17個百分點。如果誰在30年前選擇了巴菲特,誰就坐上了發財的火箭。  吉姆·羅杰斯  吉姆·羅杰斯———國際著名的投資家和金融學教授。他具有傳奇般的投資經歷。從他與金融大鱷索羅斯創立的量子基金到神氣十足的羅杰斯國際商品指數(RICI),從兩次環球投資旅行到準確的投資判斷,羅杰斯的每一步都讓人贊嘆。  1968年,他揣著600美元初入市場,到1980年退出時已擁有了1400萬美元。1998年創立羅杰斯國際商品指數,到2003年11月該指數已達119。73%的升幅,超過同期主要指數。1999年羅杰斯投資上海B股,獲得巨大成功,時代稱其為金融界的印地安那·瓊斯。  羅杰斯成功的關鍵在于他那新奇的投資方法。他的投資是以整個國家為賭注。羅杰斯的整個一生,從耶魯到哈佛再到華爾街,先后學習了地理、政治、經濟、歷史等學科,他把所學到的知識都用到了全球證券市場的投資上。他一直在等待時機,密切注意著一些國家及其投資市場,隨時準備行動,尋求那些可以把他的投資翻兩番、三番、四番的地方。(國際金融報 趙巍)  背景二  索羅斯妙語  “我生來一貧如洗。但決不能死時仍舊貧困潦倒。”———掛在辦公室的墻壁上。  “如果你經營狀況欠佳,那么,第一步你要減少投入,但不要收回資金。當你重新投入的時候,一開始投入數量要小。”  “要想獲得成功,必須要有充足的自由時間。”  “在股票市場上,尋求別人還沒有意識到的突變。”  “股市通常是不可信賴的,因而,如果在華東街地區你跟著別人趕時髦,那么,你的股票經營注定是十分慘淡的。”  “身在市場,你就得準備忍受痛苦。”  “人們認為我不會出錯,這完全是一種誤解。我坦率地說,對任何事情,我和其他人犯同樣多的錯誤。不過,我的超人之處在于我能認識自己的錯誤。這便是成功的秘密。我的洞察力關鍵是在于,認識到了人類思想內在的錯誤。”  “柏榮,你的問題就在于:你每天都去上班,并且你認為,既然我來上班了,就應該做點事情。我并不是每天去上班。我只有感覺到必要的時候才去上班……并且這一天我真的要做一些事情。而你去上班并且每天都做一些事情,這樣你就意識不到有什么特別的一天。”索羅斯尋找那些具有哲學敏感性的人,而對那些僅僅賺了許多錢卻沒有思想的人不屑一顧,他認為他沒有必要在辦公室里做這些事情。  “我不愿意花很多時間和股票市場的人們在一起,我覺得他們討厭,和知識分子在一起比和商人在一起感覺要舒服得多。”———索羅斯對新聞記者唐·多說。  “很多年我都拒絕把它(投資)作為我的職業。它是達到目的的手段。現在,我很樂意去接受———事實上,這就是我一輩子的事業。”  “我已經和公司打成一片。它以我為生,我也和它生活在一起,日夜形影不離……它是我的情人。我害怕失去它也擔心失敗,并盡量避免失誤。這是一種悲慘的生活。”  “我認為我不是一名商人,我投資別人經營的商業,因此我是一位名符其實的評論家,在某種程度上你們可稱我是世界上薪水最高的評論家。”  “我必須改變人們對我的看法,因為我不想僅僅是一名富翁,我有東西要說,我想讓政府聽到我的聲音。”  “我的基金已變得如此龐大,以致于如果我不花些錢的話,它就沒什么意義了。而且似乎掙錢比花錢還容易點,我看起來在掙錢方面而不是在作出正確的用錢決定方面更具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