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是一個大軍閥,聽說他好像還打過閻西山,別的我就不知道了,誰能介紹一下!

熱心網(wǎng)友

樊 鐘 秀 寶豐縣歷史名人 【2005-08-18 11:02:35】 樊鐘秀(1888-1930),字醒民,兄弟四人,鐘秀第二,故外號“樊老二”,寶豐縣城西夏莊(今平頂山市西區(qū))人。父名道隆,清末庠生,以教書行醫(yī)為業(yè),有地85畝,自己耕種。鐘秀自幼隨父入私塾,厭八股,喜任俠、重信義;13歲逃學到少林寺學習拳棒。宣統(tǒng)三年(1911年),鐘秀應同學徐萬年(武昌起義的炮隊代表)的邀請到武漢,民國元年(1912年)2月,參加豫軍總司令李亞東組織的北伐軍,次年,李軍失敗,樊遭豫督通緝,同時,韓莊桿首牛天祥強索其家白銀百兩,家庭破產(chǎn),便與家人逃往陜西宜川縣賀家溝開荒。當?shù)卣紦?jù)黃龍山的桿首黃某,常去樊家食宿并索要大煙。民國3年(1914)春某晚,黃某等又去樊家抽大煙,樊佯裝不識槍索看,乘機將其擊斃。余匪敬佩,擁樊為首領。樊遂率100余人,活動于洛川、甘泉、富縣一帶。 民國5年(1916年),樊受陜西督軍陳樹藩招撫,升任騎兵營長。民國7年(1918年)3月,胡景翼組建“靖國軍”反段(祺瑞)討陳(樹藩)。樊遂離陳。4月,經(jīng)張鈁介紹參加“靖國軍”,任第二路軍司令。11月在潼關與援陳的劉鎮(zhèn)華軍大戰(zhàn)50余天,因主力馬瑞旺降劉而敗退洛南。未幾,奉軍許蘭州與陳樹藩爭陜督,樊聯(lián)許打倒陳,被許編為第一支隊。后隨許返回河南,被趙倜編入宏威軍,任旅長,駐蘭考。民國10年(1921年),張福來督豫,樊受張指派,參與收撫張慶(老洋人)。后任豫西剿匪司令。 民國12年(1923年)4月,粵軍總司令陳?髖馴涓錈馀彐諏罘隆S捎詼運鎦猩驕靡蜒瞿劍缶獵姥簟⒓彩保群笈殺硇幟澈透憊倮钚ねァ⑼醵β迦ス闃菁鎦猩劍鍇妝駛匭牛瀋?0萬元。樊接信,萬分高興。10月,突破蔡成勛、方本仁部包圍,至贛粵邊界大萸,通電全國,宣布就任廣州政府委任的“豫軍討賊軍總司令”之職。11月9日,擊潰沈鴻英部三個師,占領南雄,繼而進駐韶關,控制了廣東的北方門戶,傳捷大元帥府。11月12日,孫中山立即給樊賀電曰:“豫軍討賊軍總司令樊鐘秀,精誠愛國,首義贛南,諸部將官士卒,俱能深明大義,戮力同心,據(jù)覽敷陳,至堪嘉許”。 這時,廣州形勢危急,陳?髖丫啤自粕劍諢鞔笤Ц7盍?6日夜開抵黃沙車站,又率眾徒步跑到廣九車站。孫中山作動員后,樊下令:“此次保衛(wèi)廣州作戰(zhàn),是奉孫大元帥命令,生死都極光榮,只準進,不準退,只準勝,不準敗!誰要當孬種,我先斃了他。”并向孫中山表示:“不打退陳逆,誓不生還!”樊仍用吳軍旗幟,四路沖殺,經(jīng)一晝夜血戰(zhàn),陳部三個師潰退130余公里。12月2日,樊率部凱旋,孫中山讓樊坐慶功會首席,并握手贊道:“好、好、好!好同志,真革命!”民國13年(1924年)1月,在廣州召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樊當選為候補中央監(jiān)察委員。民國13年(1924年)4月,陳?髟俅聞崖遙鎦猩矯紛髡驕衣繾苤富印7『7幔チ凇⑵膠靼艸戮榷碩質啤?月,孫中山進駐韶關,誓師北伐。正面以譚延 為總司令,側翼以樊為總指揮,孫親授“篤信三民主義,實行建國方略”軍旗,委任樊為建國豫軍總司令。樊軍于22日出師,破強敵,渡險關,浴血奮戰(zhàn),兼程前進,行軍80多天,戰(zhàn)斗50余次,轉戰(zhàn)五省,跋涉2500余公里,于12月19日抵達豫南。20日,發(fā)電給孫中山,報告北伐經(jīng)過,23日,孫中山復電曰:“吾兄孤軍轉戰(zhàn),所向無前,三月之內(nèi),由粵而豫,同時諸軍,望塵莫及,奇功偉績,嘉慰何似”。并告之左右:“各軍將領若能皆如樊鐘秀,何想革命不勝成功”?民國14年(1925年)3月,孫中山病逝北京,樊聞訊嚎啕大哭,三天不食,對部下說:“我死之后,如能葬于先生墓側,大愿足矣”! 此后,憨玉琨進攻豫督胡景翼。樊協(xié)用胡擊敗憨,獲得大批武器裝備,部隊擴編為四個路,樊將建國豫軍改為建國軍,分駐汝、魯、寶、郟等縣。5月,上海發(fā)生“五卅慘案”,樊通電全國:“鐘秀誓將率將士,與我愛國志士同踐衛(wèi)民救國之天職,非達到廢除租界、取消不平等條約,收回領事裁判權等全國一致的主張,決不與日、英棄仇修好”。并于6月20日捐款5000銀元,支援上海工人運動。 同年11月,樊攻山西閻錫山失敗。民國15年(1926年)5月,樊軍與張治功部在大營激戰(zhàn)大勝。接著,又大敗吳部對寶豐、南陽的圍攻。7月,廣州政府決定北伐,派李道源:至南陽見樊,希望出兵接應。樊親率第一、二兩軍,潛繞直軍后,連克柳林、武勝關,截斷吳軍后路,與北伐軍會師武漢。 民國17年(1928年)3月,樊乘馮與奉軍大戰(zhàn)之機,率師北進,于4月初連下葉、寶、魯、郟、襄及禹、密等縣,又占臨汝、偃師等地,進圍鄭州、逼洛陽。馮急調山東石友三、陜西宋哲元擊樊。樊軍敗退于皖屬渦陽、蒙城一帶,為保存實力,樊通電下野,去上海住閑。民國19年(1930年)初,閻馮合作反蔣,蔣讓樊回河南召舊部相助,委任樊豫陜邊防軍總指揮。樊回河南召舊部三個師,約4萬人,司令部設在許昌。3月馮委任樊為第八方面軍總司令,并親臨許昌與樊商議合作。樊說:“蔣介石叛變了革命,我正要打他”。這時,蔣也親至許昌,以撥大洋15萬元的條件,請樊移防荊紫關,讓開許昌,以便直取鄭州馮部大本營。當樊拒絕蔣的收買后,蔣便令第五軍團何成浚部徐源泉、上官云相等三個師攻臨穎,樊軍不支,退守許昌。馮雖多次派兵增援,但仍不能扭轉戰(zhàn)局。6月4日,樊到南關視察戰(zhàn)況,回城至南門時,被蔣機炸傷而死,終年42歲。其靈柩運至北京,葬于西山碧云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