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我也種了一棵,都快三年了,長了一米高.我發現庫拉索蘆薈怕冷,所以冬天你一定要將它搬入室內.因天氣冷,花水要在中午13點和14點之間澆,一星期澆一次,水量少.澆花的水一定要放2天后再用來澆.

熱心網友

正宗庫拉索蘆薈苗莖短,株型緊湊;葉片綠色,肥厚汁濃, 基部寬闊,先端漸尖,聚生于植株基部,葉上有白色斑點, 斑點隨葉生長而逐漸消失,到第4年成葉上幾乎看不到斑點,葉緣刺銳;總狀花序,花淺黃色,一般2 月份開花,花期約1個月,不結種子。 庫拉索蘆薈是目前開發利用較多,較為熱門, 有效生理生化成分含量較高的一種蘆薈。經歐美、日本等國科學家的長期研究發現, 生食或熟食庫拉索蘆薈對腸胃起特別的保健作用;如撕其葉片貼敷面部或燒傷、 燙傷部位,可起到柔嫩皮膚、治愈傷口及保濕的作用;還可用于加工化妝品、 洗發水、飲料、等,是一種純天然特效保健品。 庫拉索蘆薈怕澇耐旱,怕寒喜暖, 因此長江中下游一帶栽培要采用大棚保護,在北方寒冷地區冬季還應采取加溫措施,使大棚內氣溫不低于5℃。庫拉索蘆薈一年四季都可種植,除盛夏高溫季節有短暫休眠外, 幾乎不停地生長。 現將庫拉索蘆薈栽培技術介紹如下: 一、試管組培苗 采用扦插和分株繁殖的傳統方法栽培蘆薈易導致種性退化,品質下降,且帶有多種病毒。 而組培苗經歷了嚴格的脫毒復壯處理,品質好,種性純,有效生理生化成分高。試管組培苗一般先在試管里培養3個月左右,再在混合沙床上培養3個月左右(煉苗),方可直接移栽入大田。 二、足肥栽植 應選擇排水良好,不易板結, 不易積水的沙壤土栽植。栽植前將地整平,每畝施腐熟豆餅或菜籽餅100公斤、三元復合肥50公斤左右作基肥。基肥要施入表土15厘米范圍內,切忌單施速效氮肥。 一般每平方米栽植5~6株,每畝栽3 500~4 000株。栽植時根部要固定緊, 因為蘆薈要在田間生長若干年,根系不牢固,采摘葉片時易將植株拔出土表。 春夏季栽植時要一次性澆足水,冬季栽植時要適當澆水。一般以春夏秋三季栽植為好。 三、肥料追施 蘆薈好肥,特別是有機肥。肥料充足,蘆薈生長快, 葉片大而厚。冬季每月潑澆1次有機肥水,春季每半月施1次肥, 夏季每月噴施 1~2次葉面肥,秋季每月噴施1次葉面肥。 每次采摘葉片后都要適當噴施葉面肥。 四、水分管理 蘆薈喜旱怕澇, 因此在水分管理上應掌握寧干勿濕的原則。采用大棚栽植的蘆薈,棚內相對濕度應控制在70%左右,土壤水分含量以手輕捏泥塊即碎為度。冬季基本不澆水,即使要澆水, 也以適量葉面噴水為宜。春秋季蘆薈生長旺盛,可適當多澆水,但仍以葉面噴霧為主。7~8月份,蘆薈處于高溫短暫休眠期,這時不宜澆水。長江中下游地區在4月份以后,氣溫回升快,日平均氣溫大于10℃, 此時應將塑料大棚兩邊的薄膜揭起通風透氣。5月份以后夜間氣溫穩定大于10℃時,可將薄膜完全揭去。梅雨季節應及時開溝降漬。 五、光照調節 蘆薈是喜光植物,喜歡溫暖干燥和陽光充足的環境, 其中庫拉索蘆薈又屬中長日照植物,所以應給予充足的光照。 但幼苗在夏日強光高溫下應適當遮陽。一般日照以8小時以上為宜。北方室內栽培應適當添置照明設施來補充一定的光照。 六、病蟲害防治 春夏季大棚內高溫多濕, 易使蘆薈發生炭疽病和灰霉病,應注意及時防治。為防止病毒病的發生, 所栽植的蘆薈苗一定要選擇經過嚴格脫毒的組培苗,而不用扦插苗或分株苗。 夏秋季易發生灰虱和介殼蟲取食蘆薈葉片,應加以防治。蘆薈生長過程中應盡量避免使用有殘留的農藥,否則會影響其品質。 七、采摘方法美國庫拉索蘆薈苗(即有4~5片葉,高6~8 厘米)栽后第二年(18個月)就可采摘葉片。葉片以生長3~5年的生理生化有效成分含量最高。正常情況下庫拉索蘆薈葉片可長達30~90厘米、寬5~16厘米、厚2~5厘米, 一張生長充分的庫拉索蘆薈葉片可重達1~1。5公斤。采摘時應先摘老葉、生長緩慢的葉,而讓嫩葉、新葉、生長旺盛的葉繼續生長。如管理得當, 每株蘆薈可連續采摘十多年甚至幾十年。注意不可一次性將所有的葉片采光, 每株至少要留2片葉子。采葉后要立即補施一定的養分供其生長需要。

熱心網友

冬天放到室內而且庫拉索蘆薈能吸收室內的有害氣體,那些常見的裝修氣味都能吸收和菊花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