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銀行貨幣支付系統是怎樣構造的?

熱心網友

在支付系統的構造中,根據支付系統服務對象的不同與支付金額的大小,分為小額支付系統與大額支付系統兩部分。 (1)小額支付系統 小額支付系統的服務對象是廣大消費者個人、從事商品和勞 務交換的工商企業。這些市場參與者交易活動的特點是交易發生頻繁,但交易金額相對較小。小額支付系統根據這些經濟行為者交易活動的多樣化要求以及實現交易的便利程度設計了品種眾多的支付工具,包括現金、支票、信用卡、記賬卡、自動清算所資金轉移等。 ①現金。現金是美國政府為大眾提供的一種法定支付手段,這種支付工具進行的交易占交易總筆數的比例多年來呈逐漸下降的趨勢,但目前仍占總交易筆數的較大比例。 ②支票。支票是一種開票人(DRAWER)對其銀行存款賬戶開出的具有簽字的、指令其銀行(DRAWEE)即時將指定金額付款給指定的第三方(PAYEE)的書面文件。支票在流動性上等同于現金,并且在經過背書后可以轉讓。 ③貸記支付工具。貨記支付工具是指由付款人發出的,指令其銀行將一定金額轉移到指定的收款人賬戶中去的支付命令。貸記支付多用于周期性固定金額的付款,但工商企業和政府機構也可以用這種方式進行一些不定期的、可變金額的付款,如商品采購等。 ④借記支付工具。與貸記支付工具不同,借記支付手段是由收款人發出的,指定對方銀行將一定金額從對方銀行客戶轉移到其銀行賬戶中去的支付命令。這種支付工具一般用于周期性、固定金額的資金轉移,而且要得到付款人的事先授權。付款人授權其銀行當收到指定收款人發來的付款指令時可以借記其賬戶。 ⑤信用卡。信用卡是一種發卡銀行在取得信用卡發行公司商標使用授權后,授與持卡人一定信用額度的塑料磁卡,持卡人可以在既定信用額度內進行購物或提取現金,在指定的結算時間持卡人可以將運用了的信用額全部歸還或部分歸還。如果持卡人對運用了的信用額在結算時間未能一次還清,銀行則對未歸還的部分向持卡人提供信用卡貸款并收取利息。按照一般作法,信用卡持卡人每年要向發卡銀行交納年費。 ⑥電子資金轉移工具。電子資金轉移指資金通過電子方式在賬戶間的轉移,一般指自動取款卡(ATM)、現場借記終端(PoS)、顧客激活終端(CATS)、科斯克斯(KIOSK3)、小額終端(sCRIP—MACHINEs)、居家銀行業(HOMEBANKING)等。 ⑦價值貯存卡。價值貯存卡(sTORED—vALUECARDS)又稱預付卡(PREPAmcARD)或電子錢包,一般用于取代現金進行小額、經常性的支付,如購買公共交通票、購買快餐、停車及使用自動售貨機等。 (2)大額支付系統大額支付系統是為貨幣、黃金、外匯、商品市場的經紀商與交易商、從事貨幣市場交易活動的商業銀行提供的支付服務。這些市場參與者交易活動的特點是交易筆數相對較小,但每筆交易金額巨大,在支付的時間性、準確性、安全性上有特殊要求。目前世界各國在大額支付系統設計中根據系統的提供者是中央銀行亦或是私營清算所,結算的方式是全額還是差額,時間上是連續還是間隔,以及有否及如何作出透支安排上可以區分為四種不同的模式: ①中央銀行全額、連續、無透支系統。這種系統的典型范例是瑞士國民銀行經營的瑞士同業清算系統(sIC)。3EC是只為銀行同行資金轉移提供清算服務的系統,是連續系統,命令隨時來隨日寸處理,不需要將命令累積到既定處理時間統一處理。如果發送來的支付命令因賬戶余額不足無法處理,瑞士國民銀行要通知接收銀行,然后在命令激活后再次通知接收銀行,這樣接收銀行可以隨時了解其交易對方的頭寸情況。命令發送銀行也可以隨時向瑞士國民銀行查詢命令執行情況,以便于付款銀行在第一時間及時掌握自身頭寸情況以進行相應的貨幣市場頭寸調劑。在下午3時前付款銀行可以單方面取消命令,但在3時以后命令的取消就要得到接收銀行的同意。 ②中央很行全額,連續,有限透支系統。這種系統的典范是美國聯邦儲備體系經營的聯邦電子資金劃撥系統(FEDWIRE)。FEDWIRE是美國支持銀行同業清算、記賬證券交易及公司間大額交易的大額支付系統,也是通過中央銀行貨幣,即各商業銀行(包括外國銀行在美國的分行)在聯儲體系的儲備賬戶存款實現的商業銀行間同業清算的主要支付系統。FEDWIRE與SIC一樣,也是全額、連續的貸記支付系統,資金的轉移也是無條件、不可撤回的。 FEDWIRE與SIC的關鍵區別在于中央銀行能否向商業銀行提供信貸便利,如果中央銀行不向商業銀行提供透支的機會,那么,就會強化商業銀行對自身流動性的管理。一般說,缺乏在透支方面的靈活性會導致支付系統效率下降,造成許多命令無法順利執行,資金轉移無法及時完成。但從風險角度考慮,透支便利的提供使中央銀行承擔著巨大的信用風險;如果交易過程中一方發生清償危機,中央銀行將要承擔全部損失。另外,如果中央銀行提供透支便利,是否應對透支收取一定懲罰性費用,如果透支便利是無償的,這無疑會誘使商業銀行充分利用中央銀行提供的透支機會,進一步加大中央銀行的信用風險。 ③中央銀行定時差額結算系統。這種系統的典范是日本銀行經營的g本銀行金融網絡系統(BOJ——NET),其清算也是通過中央銀行貨幣轉移進行。比較獨特的是,BoJ——NET系統在同一名稱下實際上包含兩種做法,一種是類似SIC的全額、連續、無透支系統,與SIC不同的是如果用戶賬戶沒有足夠的資金,命令則被自動拒絕,不允許命令進入等待狀態。另一種是BOJ——NET的定時、差額結算系統,它的處理量是全額、連續、無透支系統的50倍。 BOJ——NET定時、差額結算系統在一個營業周期(上午9時至下午5時)指定四個命令處理時間(分別為上午9時,下午1時,下午3時及下午5時),在兩個指定時間內對收到的支付命命進行差額計算,在指定時間對差額資金進行劃撥,劃拔則是以全額方式進行。 ④私營多方差額清算系統。該系統的典范是紐約清算所協會經營的清算所同行支付系統(cHIPs)。紐約清算所協會是一個由紐約13家紐約貨幣中心銀行組成的私營清算機構,參加cHIPs的單位可以是紐約的商業銀行、投資公司及外國銀行在紐約的分支機構等,cHIPs把參加系統的用戶劃分為清算用戶及非清算用戶,只有清算用戶才能直接使用系統進行資金轉移,非清算用戶要使用CHIPS,必須要委托某清算用戶作為代理。。

熱心網友

在支付系統的構造中,根據支付系統服務對象的不同與支付金額的大小,分為小額支付系統與大額支付系統兩部分。(1)小額支付系統小額支付系統的服務對象是廣大消費者個人、從事商品和勞 務交換的工商企業。這些市場參與者交易活動的特點是交易發生頻繁,但交易金額相對較小。小額支付系統根據這些經濟行為者交易活動的多樣化要求以及實現交易的便利程度設計了品種眾多的支付工具,包括現金、支票、信用卡、記賬卡、自動清算所資金轉移等。①現金。現金是美國政府為大眾提供的一種法定支付手段,這種支付工具進行的交易占交易總筆數的比例多年來呈逐漸下降的趨勢,但目前仍占總交易筆數的較大比例。②支票。支票是一種開票人(DRAWER)對其銀行存款賬戶開出的具有簽字的、指令其銀行(DRAWEE)即時將指定金額付款給指定的第三方(PAYEE)的書面文件。支票在流動性上等同于現金,并且在經過背書后可以轉讓。③貸記支付工具。貨記支付工具是指由付款人發出的,指令其銀行將一定金額轉移到指定的收款人賬戶中去的支付命令。貸記支付多用于周期性固定金額的付款,但工商企業和政府機構也可以用這種方式進行一些不定期的、可變金額的付款,如商品采購等。④借記支付工具。與貸記支付工具不同,借記支付手段是由收款人發出的,指定對方銀行將一定金額從對方銀行客戶轉移到其銀行賬戶中去的支付命令。這種支付工具一般用于周期性、固定金額的資金轉移,而且要得到付款人的事先授權。付款人授權其銀行當收到指定收款人發來的付款指令時可以借記其賬戶。⑤信用卡。信用卡是一種發卡銀行在取得信用卡發行公司商標使用授權后,授與持卡人一定信用額度的塑料磁卡,持卡人可以在既定信用額度內進行購物或提取現金,在指定的結算時間持卡人可以將運用了的信用額全部歸還或部分歸還。如果持卡人對運用了的信用額在結算時間未能一次還清,銀行則對未歸還的部分向持卡人提供信用卡貸款并收取利息。按照一般作法,信用卡持卡人每年要向發卡銀行交納年費。⑥電子資金轉移工具。電子資金轉移指資金通過電子方式在賬戶間的轉移,一般指自動取款卡(ATM)、現場借記終端(PoS)、顧客激活終端(CATS)、科斯克斯(KIOSK3)、小額終端(sCRIP—MACHINEs)、居家銀行業(HOMEBANKING)等。⑦價值貯存卡。價值貯存卡(sTORED—vALUECARDS)又稱預付卡(PREPAmcARD)或電子錢包,一般用于取代現金進行小額、經常性的支付,如購買公共交通票、購買快餐、停車及使用自動售貨機等。(2)大額支付系統大額支付系統是為貨幣、黃金、外匯、商品市場的經紀商與交易商、從事貨幣市場交易活動的商業銀行提供的支付服務。這些市場參與者交易活動的特點是交易筆數相對較小,但每筆交易金額巨大,在支付的時間性、準確性、安全性上有特殊要求。目前世界各國在大額支付系統設計中根據系統的提供者是中央銀行亦或是私營清算所,結算的方式是全額還是差額,時間上是連續還是間隔,以及有否及如何作出透支安排上可以區分為四種不同的模式:①中央銀行全額、連續、無透支系統。這種系統的典型范例是瑞士國民銀行經營的瑞士同業清算系統(sIC)。3EC是只為銀行同行資金轉移提供清算服務的系統,是連續系統,命令隨時來隨日寸處理,不需要將命令累積到既定處理時間統一處理。如果發送來的支付命令因賬戶余額不足無法處理,瑞士國民銀行要通知接收銀行,然后在命令激活后再次通知接收銀行,這樣接收銀行可以隨時了解其交易對方的頭寸情況。命令發送銀行也可以隨時向瑞士國民銀行查詢命令執行情況,以便于付款銀行在第一時間及時掌握自身頭寸情況以進行相應的貨幣市場頭寸調劑。在下午3時前付款銀行可以單方面取消命令,但在3時以后命令的取消就要得到接收銀行的同意。②中央很行全額,連續,有限透支系統。這種系統的典范是美國聯邦儲備體系經營的聯邦電子資金劃撥系統(FEDWIRE)。FEDWIRE是美國支持銀行同業清算、記賬證券交易及公司間大額交易的大額支付系統,也是通過中央銀行貨幣,即各商業銀行(包括外國銀行在美國的分行)在聯儲體系的儲備賬戶存款實現的商業銀行間同業清算的主要支付系統。FEDWIRE與SIC一樣,也是全額、連續的貸記支付系統,資金的轉移也是無條件、不可撤回的。FEDWIRE與SIC的關鍵區別在于中央銀行能否向商業銀行提供信貸便利,如果中央銀行不向商業銀行提供透支的機會,那么,就會強化商業銀行對自身流動性的管理。一般說,缺乏在透支方面的靈活性會導致支付系統效率下降,造成許多命令無法順利執行,資金轉移無法及時完成。但從風險角度考慮,透支便利的提供使中央銀行承擔著巨大的信用風險;如果交易過程中一方發生清償危機,中央銀行將要承擔全部損失。另外,如果中央銀行提供透支便利,是否應對透支收取一定懲罰性費用,如果透支便利是無償的,這無疑會誘使商業銀行充分利用中央銀行提供的透支機會,進一步加大中央銀行的信用風險。③中央銀行定時差額結算系統。這種系統的典范是日本銀行經營的g本銀行金融網絡系統(BOJ——NET),其清算也是通過中央銀行貨幣轉移進行。比較獨特的是,BoJ——NET系統在同一名稱下實際上包含兩種做法,一種是類似SIC的全額、連續、無透支系統,與SIC不同的是如果用戶賬戶沒有足夠的資金,命令則被自動拒絕,不允許命令進入等待狀態。另一種是BOJ——NET的定時、差額結算系統,它的處理量是全額、連續、無透支系統的50倍。。

熱心網友

在支付系統的構造中,根據支付系統服務對象的不同與支付金額的大小,分為小額支付系統與大額支付系統兩部分。(1)小額支付系統小額支付系統的服務對象是廣大消費者個人、從事商品和勞 務交換的工商企業。這些市場參與者交易活動的特點是交易發生頻繁,但交易金額相對較小。小額支付系統根據這些經濟行為者交易活動的多樣化要求以及實現交易的便利程度設計了品種眾多的支付工具,包括現金、支票、信用卡、記賬卡、自動清算所資金轉移等。①現金。現金是美國政府為大眾提供的一種法定支付手段,這種支付工具進行的交易占交易總筆數的比例多年來呈逐漸下降的趨勢,但目前仍占總交易筆數的較大比例。②支票。支票是一種開票人(DRAWER)對其銀行存款賬戶開出的具有簽字的、指令其銀行(DRAWEE)即時將指定金額付款給指定的第三方(PAYEE)的書面文件。支票在流動性上等同于現金,并且在經過背書后可以轉讓。③貸記支付工具。貨記支付工具是指由付款人發出的,指令其銀行將一定金額轉移到指定的收款人賬戶中去的支付命令。貸記支付多用于周期性固定金額的付款,但工商企業和政府機構也可以用這種方式進行一些不定期的、可變金額的付款,如商品采購等。④借記支付工具。與貸記支付工具不同,借記支付手段是由收款人發出的,指定對方銀行將一定金額從對方銀行客戶轉移到其銀行賬戶中去的支付命令。這種支付工具一般用于周期性、固定金額的資金轉移,而且要得到付款人的事先授權。付款人授權其銀行當收到指定收款人發來的付款指令時可以借記其賬戶。⑤信用卡。信用卡是一種發卡銀行在取得信用卡發行公司商標使用授權后,授與持卡人一定信用額度的塑料磁卡,持卡人可以在既定信用額度內進行購物或提取現金,在指定的結算時間持卡人可以將運用了的信用額全部歸還或部分歸還。如果持卡人對運用了的信用額在結算時間未能一次還清,銀行則對未歸還的部分向持卡人提供信用卡貸款并收取利息。按照一般作法,信用卡持卡人每年要向發卡銀行交納年費。⑥電子資金轉移工具。電子資金轉移指資金通過電子方式在賬戶間的轉移,一般指自動取款卡(ATM)、現場借記終端(PoS)、顧客激活終端(CATS)、科斯克斯(KIOSK3)、小額終端(sCRIP—MACHINEs)、居家銀行業(HOMEBANKING)等。⑦價值貯存卡。價值貯存卡(sTORED—vALUECARDS)又稱預付卡(PREPAmcARD)或電子錢包,一般用于取代現金進行小額、經常性的支付,如購買公共交通票、購買快餐、停車及使用自動售貨機等。(2)大額支付系統大額支付系統是為貨幣、黃金、外匯、商品市場的經紀商與交易商、從事貨幣市場交易活動的商業銀行提供的支付服務。這些市場參與者交易活動的特點是交易筆數相對較小,但每筆交易金額巨大,在支付的時間性、準確性、安全性上有特殊要求。目前世界各國在大額支付系統設計中根據系統的提供者是中央銀行亦或是私營清算所,結算的方式是全額還是差額,時間上是連續還是間隔,以及有否及如何作出透支安排上可以區分為四種不同的模式:①中央銀行全額、連續、無透支系統。這種系統的典型范例是瑞士國民銀行經營的瑞士同業清算系統(sIC)。3EC是只為銀行同行資金轉移提供清算服務的系統,是連續系統,命令隨時來隨日寸處理,不需要將命令累積到既定處理時間統一處理。如果發送來的支付命令因賬戶余額不足無法處理,瑞士國民銀行要通知接收銀行,然后在命令激活后再次通知接收銀行,這樣接收銀行可以隨時了解其交易對方的頭寸情況。命令發送銀行也可以隨時向瑞士國民銀行查詢命令執行情況,以便于付款銀行在第一時間及時掌握自身頭寸情況以進行相應的貨幣市場頭寸調劑。在下午3時前付款銀行可以單方面取消命令,但在3時以后命令的取消就要得到接收銀行的同意。。

熱心網友

貨幣制度可分為兩類,一是金屬本位,二是信用貨幣本位。金屬本位又分為金本位、銀本位、復本位。(1)金本位制。從英國1813年首先確立金本位一直到1930年左右,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經歷過金本位制。金本位制又可分為金鑄幣本位、金塊本位和金匯兌本位三種形式:①金鑄幣本位。金鑄幣本位制的特點是:1)國貨幣單位確定有含金量,或者規定每一單位黃金的價格。2)自由兌換。紙幣(法償貨幣)可以自由地按照票面額兌換成黃金。3)自由鑄造。金幣可以根據黃金持有人的要求自由地鑄造。人們也可以自由地將金幣鑄成金塊。4)自由輸出入。黃金可以在國際間自由輸出入而不加限制,這是保證金本位制的關鍵原則。②金塊本位制。金塊本位制與金鑄幣本位制的主要區別是:在金塊本位制下,金只是在有限的范圍之內才允許兌換,同時不鑄造金幣,金幣也不流通。人們兌換黃金的條件是要求兌換的金量達到一定的最低數量,方能按照貨幣的含金量來兌換到金塊。這個數量往往規定得很高,使小額的貨幣量不能兌換。這可使在流通中的金量得以縮減,節約黃金的使用。③金匯兌本位制。金匯兌本位制是一種間接兌換黃金的貨幣制度。在這種貨幣制度下雖然一國為貨幣單位規定含金量,但其貨幣并不能兌換黃金甚至金塊。這種貨幣可以自由兌換成可以直接兌換黃金的外幣。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后,在各國之間普遍實行一種類似于金匯兌本位制的貨幣制度,被稱為布雷頓森林體制。這種體制是在戰后美國擁有世界黃金大部分儲備,并且經濟上處于支配地位的情況下建立的。它的安排是:美國實行一種條件更為苛刻的金塊本位,即國內不流通金幣,也不允許居民兌換和持有黃金,只是允許持有美元債權的外國政府按重新規定的美元含金量來兌換黃金。各國政府將本幣與美元掛鉤制定兌換比率,使各國貨幣與黃金間接掛鉤。這種制度又稱為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制度。這種制度從1948年到1971年運行了20多年,對國際經濟的廣泛交往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其內在的缺陷最后崩潰了。(2)銀本位制銀本位從運行原理上看,類似于金本位,只是采用的是銀而不是金。事實上銀本位并不十分流行,主要是在一些經濟不很發達的國家,如中國。其最大缺點是價格不穩定,原因在于銀礦的分布廣,開采成本低。隨著技術革新,產量變動很大,形成了對貨幣流通的沖擊。(3)復本位制復本位制是指一國同時規定兩種金屬金和銀同為本位幣金屬的貨幣制度。在復本位制下,金和銀都可以自由買賣,自由鑄造和自由輸出入。但從各國實行復本位制的情況看,復本位制下金幣和銀幣并不能同時流通,而是在某一時期實行金本位制,另一時期實行銀本位制。(4)信用本位制信用本位制度的廣泛實行是本世紀30年代經濟危機和貨幣危機的結果之一。其主要特征是:①在流通中執行貨幣職能的是紙幣和銀行存款。②各國貨幣規定的含金量僅是名義的,不能按此單位兌換黃金。③黃金不再是一國貨幣發行的準備。在信用本位制度下,一國的貨幣供應量不取決于該國的金屬貯存量,而是取決于一國政府對經濟發展或其他因素的判斷而制訂的貨幣政策。在這種制度下,貨幣創造過程輕而易舉,成本費用微不足道,并且受政府不同程度的控制。

熱心網友

貨幣制度可分為兩類,一是金屬本位,二是信用貨幣本位。金屬本位又分為金本位、銀本位、復本位。(1)金本位制。從英國1813年首先確立金本位一直到1930年左右,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經歷過金本位制。金本位制又可分為金鑄幣本位、金塊本位和金匯兌本位三種形式:①金鑄幣本位。金鑄幣本位制的特點是:1)國貨幣單位確定有含金量,或者規定每一單位黃金的價格。2)自由兌換。紙幣(法償貨幣)可以自由地按照票面額兌換成黃金。3)自由鑄造。金幣可以根據黃金持有人的要求自由地鑄造。人們也可以自由地將金幣鑄成金塊。4)自由輸出入。黃金可以在國際間自由輸出入而不加限制,這是保證金本位制的關鍵原則。②金塊本位制。金塊本位制與金鑄幣本位制的主要區別是:在金塊本位制下,金只是在有限的范圍之內才允許兌換,同時不鑄造金幣,金幣也不流通。人們兌換黃金的條件是要求兌換的金量達到一定的最低數量,方能按照貨幣的含金量來兌換到金塊。這個數量往往規定得很高,使小額的貨幣量不能兌換。這可使在流通中的金量得以縮減,節約黃金的使用。③金匯兌本位制。金匯兌本位制是一種間接兌換黃金的貨幣制度。在這種貨幣制度下雖然一國為貨幣單位規定含金量,但其貨幣并不能兌換黃金甚至金塊。這種貨幣可以自由兌換成可以直接兌換黃金的外幣。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后,在各國之間普遍實行一種類似于金匯兌本位制的貨幣制度,被稱為布雷頓森林體制。這種體制是在戰后美國擁有世界黃金大部分儲備,并且經濟上處于支配地位的情況下建立的。它的安排是:美國實行一種條件更為苛刻的金塊本位,即國內不流通金幣,也不允許居民兌換和持有黃金,只是允許持有美元債權的外國政府按重新規定的美元含金量來兌換黃金。各國政府將本幣與美元掛鉤制定兌換比率,使各國貨幣與黃金間接掛鉤。這種制度又稱為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制度。這種制度從1948年到1971年運行了20多年,對國際經濟的廣泛交往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其內在的缺陷最后崩潰了。(2)銀本位制銀本位從運行原理上看,類似于金本位,只是采用的是銀而不是金。事實上銀本位并不十分流行,主要是在一些經濟不很發達的國家,如中國。其最大缺點是價格不穩定,原因在于銀礦的分布廣,開采成本低。隨著技術革新,產量變動很大,形成了對貨幣流通的沖擊。(3)復本位制復本位制是指一國同時規定兩種金屬金和銀同為本位幣金屬的貨幣制度。在復本位制下,金和銀都可以自由買賣,自由鑄造和自由輸出入。但從各國實行復本位制的情況看,復本位制下金幣和銀幣并不能同時流通,而是在某一時期實行金本位制,另一時期實行銀本位制。(4)信用本位制信用本位制度的廣泛實行是本世紀30年代經濟危機和貨幣危機的結果之一。其主要特征是:①在流通中執行貨幣職能的是紙幣和銀行存款。②各國貨幣規定的含金量僅是名義的,不能按此單位兌換黃金。③黃金不再是一國貨幣發行的準備。在信用本位制度下,一國的貨幣供應量不取決于該國的金屬貯存量,而是取決于一國政府對經濟發展或其他因素的判斷而制訂的貨幣政策。在這種制度下,貨幣創造過程輕而易舉,成本費用微不足道,并且受政府不同程度的控制。。

熱心網友

貨幣制度可分為兩類,一是金屬本位,二是信用貨幣本位。金屬本位又分為金本位、銀本位、復本位。(1)金本位制。從英國1813年首先確立金本位一直到1930年左右,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經歷過金本位制。金本位制又可分為金鑄幣本位、金塊本位和金匯兌本位三種形式:①金鑄幣本位。金鑄幣本位制的特點是:1)國貨幣單位確定有含金量,或者規定每一單位黃金的價格。2)自由兌換。紙幣(法償貨幣)可以自由地按照票面額兌換成黃金。3)自由鑄造。金幣可以根據黃金持有人的要求自由地鑄造。人們也可以自由地將金幣鑄成金塊。4)自由輸出入。黃金可以在國際間自由輸出入而不加限制,這是保證金本位制的關鍵原則。②金塊本位制。金塊本位制與金鑄幣本位制的主要區別是:在金塊本位制下,金只是在有限的范圍之內才允許兌換,同時不鑄造金幣,金幣也不流通。人們兌換黃金的條件是要求兌換的金量達到一定的最低數量,方能按照貨幣的含金量來兌換到金塊。這個數量往往規定得很高,使小額的貨幣量不能兌換。這可使在流通中的金量得以縮減,節約黃金的使用。③金匯兌本位制。金匯兌本位制是一種間接兌換黃金的貨幣制度。在這種貨幣制度下雖然一國為貨幣單位規定含金量,但其貨幣并不能兌換黃金甚至金塊。這種貨幣可以自由兌換成可以直接兌換黃金的外幣。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后,在各國之間普遍實行一種類似于金匯兌本位制的貨幣制度,被稱為布雷頓森林體制。這種體制是在戰后美國擁有世界黃金大部分儲備,并且經濟上處于支配地位的情況下建立的。它的安排是:美國實行一種條件更為苛刻的金塊本位,即國內不流通金幣,也不允許居民兌換和持有黃金,只是允許持有美元債權的外國政府按重新規定的美元含金量來兌換黃金。各國政府將本幣與美元掛鉤制定兌換比率,使各國貨幣與黃金間接掛鉤。這種制度又稱為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制度。這種制度從1948年到1971年運行了20多年,對國際經濟的廣泛交往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其內在的缺陷最后崩潰了。(2)銀本位制銀本位從運行原理上看,類似于金本位,只是采用的是銀而不是金。事實上銀本位并不十分流行,主要是在一些經濟不很發達的國家,如中國。其最大缺點是價格不穩定,原因在于銀礦的分布廣,開采成本低。隨著技術革新,產量變動很大,形成了對貨幣流通的沖擊。(3)復本位制復本位制是指一國同時規定兩種金屬金和銀同為本位幣金屬的貨幣制度。在復本位制下,金和銀都可以自由買賣,自由鑄造和自由輸出入。但從各國實行復本位制的情況看,復本位制下金幣和銀幣并不能同時流通,而是在某一時期實行金本位制,另一時期實行銀本位制。(4)信用本位制信用本位制度的廣泛實行是本世紀30年代經濟危機和貨幣危機的結果之一。其主要特征是:①在流通中執行貨幣職能的是紙幣和銀行存款。②各國貨幣規定的含金量僅是名義的,不能按此單位兌換黃金。③黃金不再是一國貨幣發行的準備。在信用本位制度下,一國的貨幣供應量不取決于該國的金屬貯存量,而是取決于一國政府對經濟發展或其他因素的判斷而制訂的貨幣政策。在這種制度下,貨幣創造過程輕而易舉,成本費用微不足道,并且受政府不同程度的控制。。

熱心網友

中央銀行貨幣支付系統是怎樣構造的?   在支付系統的構造中,根據支付系統服務對象的不同與支付金額的大小,分為小額支付系統與大額支付系統兩部分。 (1)小額支付系統 小額支付系統的服務對象是廣大消費者個人、從事商品和勞 務交換的工商企業。這些市場參與者交易活動的特點是交易發生頻繁,但交易金額相對較小。小額支付系統根據這些經濟行為者交易活動的多樣化要求以及實現交易的便利程度設計了品種眾多的支付工具,包括現金、支票、信用卡、記賬卡、自動清算所資金轉移等。 ①現金。現金是美國政府為大眾提供的一種法定支付手段,這種支付工具進行的交易占交易總筆數的比例多年來呈逐漸下降的趨勢,但目前仍占總交易筆數的較大比例。 ②支票。支票是一種開票人(DRAWER)對其銀行存款賬戶開出的具有簽字的、指令其銀行(DRAWEE)即時將指定金額付款給指定的第三方(PAYEE)的書面文件。支票在流動性上等同于現金,并且在經過背書后可以轉讓。 ③貸記支付工具。貨記支付工具是指由付款人發出的,指令其銀行將一定金額轉移到指定的收款人賬戶中去的支付命令。貸記支付多用于周期性固定金額的付款,但工商企業和政府機構也可以用這種方式進行一些不定期的、可變金額的付款,如商品采購等。 ④借記支付工具。與貸記支付工具不同,借記支付手段是由收款人發出的,指定對方銀行將一定金額從對方銀行客戶轉移到其銀行賬戶中去的支付命令。這種支付工具一般用于周期性、固定金額的資金轉移,而且要得到付款人的事先授權。付款人授權其銀行當收到指定收款人發來的付款指令時可以借記其賬戶。 ⑤信用卡。信用卡是一種發卡銀行在取得信用卡發行公司商標使用授權后,授與持卡人一定信用額度的塑料磁卡,持卡人可以在既定信用額度內進行購物或提取現金,在指定的結算時間持卡人可以將運用了的信用額全部歸還或部分歸還。如果持卡人對運用了的信用額在結算時間未能一次還清,銀行則對未歸還的部分向持卡人提供信用卡貸款并收取利息。按照一般作法,信用卡持卡人每年要向發卡銀行交納年費。 ⑥電子資金轉移工具。電子資金轉移指資金通過電子方式在賬戶間的轉移,一般指自動取款卡(ATM)、現場借記終端(PoS)、顧客激活終端(CATS)、科斯克斯(KIOSK3)、小額終端(sCRIP—MACHINEs)、居家銀行業(HOMEBANKING)等。 ⑦價值貯存卡。價值貯存卡(sTORED—vALUECARDS)又稱預付卡(PREPAmcARD)或電子錢包,一般用于取代現金進行小額、經常性的支付,如購買公共交通票、購買快餐、停車及使用自動售貨機等。 (2)大額支付系統大額支付系統是為貨幣、黃金、外匯、商品市場的經紀商與交易商、從事貨幣市場交易活動的商業銀行提供的支付服務。這些市場參與者交易活動的特點是交易筆數相對較小,但每筆交易金額巨大,在支付的時間性、準確性、安全性上有特殊要求。目前世界各國在大額支付系統設計中根據系統的提供者是中央銀行亦或是私營清算所,結算的方式是全額還是差額,時間上是連續還是間隔,以及有否及如何作出透支安排上可以區分為四種不同的模式: ①中央銀行全額、連續、無透支系統。這種系統的典型范例是瑞士國民銀行經營的瑞士同業清算系統(sIC)。3EC是只為銀行同行資金轉移提供清算服務的系統,是連續系統,命令隨時來隨日寸處理,不需要將命令累積到既定處理時間統一處理。如果發送來的支付命令因賬戶余額不足無法處理,瑞士國民銀行要通知接收銀行,然后在命令激活后再次通知接收銀行,這樣接收銀行可以隨時了解其交易對方的頭寸情況。命令發送銀行也可以隨時向瑞士國民銀行查詢命令執行情況,以便于付款銀行在第一時間及時掌握自身頭寸情況以進行相應的貨幣市場頭寸調劑。在下午3時前付款銀行可以單方面取消命令,但在3時以后命令的取消就要得到接收銀行的同意。 ②中央很行全額,連續,有限透支系統。這種系統的典范是美國聯邦儲備體系經營的聯邦電子資金劃撥系統(FEDWIRE)。FEDWIRE是美國支持銀行同業清算、記賬證券交易及公司間大額交易的大額支付系統,也是通過中央銀行貨幣,即各商業銀行(包括外國銀行在美國的分行)在聯儲體系的儲備賬戶存款實現的商業銀行間同業清算的主要支付系統。FEDWIRE與SIC一樣,也是全額、連續的貸記支付系統,資金的轉移也是無條件、不可撤回的。 FEDWIRE與SIC的關鍵區別在于中央銀行能否向商業銀行提供信貸便利,如果中央銀行不向商業銀行提供透支的機會,那么,就會強化商業銀行對自身流動性的管理。一般說,缺乏在透支方面的靈活性會導致支付系統效率下降,造成許多命令無法順利執行,資金轉移無法及時完成。但從風險角度考慮,透支便利的提供使中央銀行承擔著巨大的信用風險;如果交易過程中一方發生清償危機,中央銀行將要承擔全部損失。另外,如果中央銀行提供透支便利,是否應對透支收取一定懲罰性費用,如果透支便利是無償的,這無疑會誘使商業銀行充分利用中央銀行提供的透支機會,進一步加大中央銀行的信用風險。 ③中央銀行定時差額結算系統。這種系統的典范是日本銀行經營的g本銀行金融網絡系統(BOJ——NET),其清算也是通過中央銀行貨幣轉移進行。比較獨特的是,BoJ——NET系統在同一名稱下實際上包含兩種做法,一種是類似SIC的全額、連續、無透支系統,與SIC不同的是如果用戶賬戶沒有足夠的資金,命令則被自動拒絕,不允許命令進入等待狀態。另一種是BOJ——NET的定時、差額結算系統,它的處理量是全額、連續、無透支系統的50倍。 BOJ——NET定時、差額結算系統在一個營業周期(上午9時至下午5時)指定四個命令處理時間(分別為上午9時,下午1時,下午3時及下午5時),在兩個指定時間內對收到的支付命命進行差額計算,在指定時間對差額資金進行劃撥,劃拔則是以全額方式進行。 ④私營多方差額清算系統。該系統的典范是紐約清算所協會經營的清算所同行支付系統(cHIPs)。紐約清算所協會是一個由紐約13家紐約貨幣中心銀行組成的私營清算機構,參加cHIPs的單位可以是紐約的商業銀行、投資公司及外國銀行在紐約的分支機構等,cHIPs把參加系統的用戶劃分為清算用戶及非清算用戶,只有清算用戶才能直接使用系統進行資金轉移,非清算用戶要使用CHIPS,必須要委托某清算用戶作為代理。 關。

熱心網友

在支付系統的構造中,根據支付系統服務對象的不同與支付金額的大小,分為小額支付系統與大額支付系統兩部分。 (1)小額支付系統 小額支付系統的服務對象是廣大消費者個人、從事商品和勞 務交換的工商企業。這些市場參與者交易活動的特點是交易發生頻繁,但交易金額相對較小。小額支付系統根據這些經濟行為者交易活動的多樣化要求以及實現交易的便利程度設計了品種眾多的支付工具,包括現金、支票、信用卡、記賬卡、自動清算所資金轉移等。 ①現金。現金是美國政府為大眾提供的一種法定支付手段,這種支付工具進行的交易占交易總筆數的比例多年來呈逐漸下降的趨勢,但目前仍占總交易筆數的較大比例。 ②支票。支票是一種開票人(DRAWER)對其銀行存款賬戶開出的具有簽字的、指令其銀行(DRAWEE)即時將指定金額付款給指定的第三方(PAYEE)的書面文件。支票在流動性上等同于現金,并且在經過背書后可以轉讓。 ③貸記支付工具。貨記支付工具是指由付款人發出的,指令其銀行將一定金額轉移到指定的收款人賬戶中去的支付命令。貸記支付多用于周期性固定金額的付款,但工商企業和政府機構也可以用這種方式進行一些不定期的、可變金額的付款,如商品采購等。 ④借記支付工具。與貸記支付工具不同,借記支付手段是由收款人發出的,指定對方銀行將一定金額從對方銀行客戶轉移到其銀行賬戶中去的支付命令。這種支付工具一般用于周期性、固定金額的資金轉移,而且要得到付款人的事先授權。付款人授權其銀行當收到指定收款人發來的付款指令時可以借記其賬戶。 ⑤信用卡。信用卡是一種發卡銀行在取得信用卡發行公司商標使用授權后,授與持卡人一定信用額度的塑料磁卡,持卡人可以在既定信用額度內進行購物或提取現金,在指定的結算時間持卡人可以將運用了的信用額全部歸還或部分歸還。如果持卡人對運用了的信用額在結算時間未能一次還清,銀行則對未歸還的部分向持卡人提供信用卡貸款并收取利息。按照一般作法,信用卡持卡人每年要向發卡銀行交納年費。 ⑥電子資金轉移工具。電子資金轉移指資金通過電子方式在賬戶間的轉移,一般指自動取款卡(ATM)、現場借記終端(PoS)、顧客激活終端(CATS)、科斯克斯(KIOSK3)、小額終端(sCRIP—MACHINEs)、居家銀行業(HOMEBANKING)等。 ⑦價值貯存卡。價值貯存卡(sTORED—vALUECARDS)又稱預付卡(PREPAmcARD)或電子錢包,一般用于取代現金進行小額、經常性的支付,如購買公共交通票、購買快餐、停車及使用自動售貨機等。 (2)大額支付系統大額支付系統是為貨幣、黃金、外匯、商品市場的經紀商與交易商、從事貨幣市場交易活動的商業銀行提供的支付服務。這些市場參與者交易活動的特點是交易筆數相對較小,但每筆交易金額巨大,在支付的時間性、準確性、安全性上有特殊要求。目前世界各國在大額支付系統設計中根據系統的提供者是中央銀行亦或是私營清算所,結算的方式是全額還是差額,時間上是連續還是間隔,以及有否及如何作出透支安排上可以區分為四種不同的模式: ①中央銀行全額、連續、無透支系統。這種系統的典型范例是瑞士國民銀行經營的瑞士同業清算系統(sIC)。3EC是只為銀行同行資金轉移提供清算服務的系統,是連續系統,命令隨時來隨日寸處理,不需要將命令累積到既定處理時間統一處理。如果發送來的支付命令因賬戶余額不足無法處理,瑞士國民銀行要通知接收銀行,然后在命令激活后再次通知接收銀行,這樣接收銀行可以隨時了解其交易對方的頭寸情況。命令發送銀行也可以隨時向瑞士國民銀行查詢命令執行情況,以便于付款銀行在第一時間及時掌握自身頭寸情況以進行相應的貨幣市場頭寸調劑。在下午3時前付款銀行可以單方面取消命令,但在3時以后命令的取消就要得到接收銀行的同意。 ②中央很行全額,連續,有限透支系統。這種系統的典范是美國聯邦儲備體系經營的聯邦電子資金劃撥系統(FEDWIRE)。FEDWIRE是美國支持銀行同業清算、記賬證券交易及公司間大額交易的大額支付系統,也是通過中央銀行貨幣,即各商業銀行(包括外國銀行在美國的分行)在聯儲體系的儲備賬戶存款實現的商業銀行間同業清算的主要支付系統。FEDWIRE與SIC一樣,也是全額、連續的貸記支付系統,資金的轉移也是無條件、不可撤回的。 FEDWIRE與SIC的關鍵區別在于中央銀行能否向商業銀行提供信貸便利,如果中央銀行不向商業銀行提供透支的機會,那么,就會強化商業銀行對自身流動性的管理。一般說,缺乏在透支方面的靈活性會導致支付系統效率下降,造成許多命令無法順利執行,資金轉移無法及時完成。但從風險角度考慮,透支便利的提供使中央銀行承擔著巨大的信用風險;如果交易過程中一方發生清償危機,中央銀行將要承擔全部損失。另外,如果中央銀行提供透支便利,是否應對透支收取一定懲罰性費用,如果透支便利是無償的,這無疑會誘使商業銀行充分利用中央銀行提供的透支機會,進一步加大中央銀行的信用風險。 ③中央銀行定時差額結算系統。這種系統的典范是日本銀行經營的g本銀行金融網絡系統(BOJ——NET),其清算也是通過中央銀行貨幣轉移進行。比較獨特的是,BoJ——NET系統在同一名稱下實際上包含兩種做法,一種是類似SIC的全額、連續、無透支系統,與SIC不同的是如果用戶賬戶沒有足夠的資金,命令則被自動拒絕,不允許命令進入等待狀態。另一種是BOJ——NET的定時、差額結算系統,它的處理量是全額、連續、無透支系統的50倍。 BOJ——NET定時、差額結算系統在一個營業周期(上午9時至下午5時)指定四個命令處理時間(分別為上午9時,下午1時,下午3時及下午5時),在兩個指定時間內對收到的支付命命進行差額計算,在指定時間對差額資金進行劃撥,劃拔則是以全額方式進行。 ④私營多方差額清算系統。該系統的典范是紐約清算所協會經營的清算所同行支付系統(cHIPs)。紐約清算所協會是一個由紐約13家紐約貨幣中心銀行組成的私營清算機構,參加cHIPs的單位可以是紐約的商業銀行、投資公司及外國銀行在紐約的分支機構等,cHIPs把參加系統的用戶劃分為清算用戶及非清算用戶,只有清算用戶才能直接使用系統進行資金轉移,非清算用戶要使用CHIPS,必須要委托某清算用戶作為代理。。

熱心網友

中央銀行貨幣支付系統是怎樣構造的?   在支付系統的構造中,根據支付系統服務對象的不同與支付金額的大小,分為小額支付系統與大額支付系統兩部分。 (1)小額支付系統 小額支付系統的服務對象是廣大消費者個人、從事商品和勞 務交換的工商企業。這些市場參與者交易活動的特點是交易發生頻繁,但交易金額相對較小。小額支付系統根據這些經濟行為者交易活動的多樣化要求以及實現交易的便利程度設計了品種眾多的支付工具,包括現金、支票、信用卡、記賬卡、自動清算所資金轉移等。 ①現金。現金是美國政府為大眾提供的一種法定支付手段,這種支付工具進行的交易占交易總筆數的比例多年來呈逐漸下降的趨勢,但目前仍占總交易筆數的較大比例。 ②支票。支票是一種開票人(DRAWER)對其銀行存款賬戶開出的具有簽字的、指令其銀行(DRAWEE)即時將指定金額付款給指定的第三方(PAYEE)的書面文件。支票在流動性上等同于現金,并且在經過背書后可以轉讓。 ③貸記支付工具。貨記支付工具是指由付款人發出的,指令其銀行將一定金額轉移到指定的收款人賬戶中去的支付命令。貸記支付多用于周期性固定金額的付款,但工商企業和政府機構也可以用這種方式進行一些不定期的、可變金額的付款,如商品采購等。 ④借記支付工具。與貸記支付工具不同,借記支付手段是由收款人發出的,指定對方銀行將一定金額從對方銀行客戶轉移到其銀行賬戶中去的支付命令。這種支付工具一般用于周期性、固定金額的資金轉移,而且要得到付款人的事先授權。付款人授權其銀行當收到指定收款人發來的付款指令時可以借記其賬戶。 ⑤信用卡。信用卡是一種發卡銀行在取得信用卡發行公司商標使用授權后,授與持卡人一定信用額度的塑料磁卡,持卡人可以在既定信用額度內進行購物或提取現金,在指定的結算時間持卡人可以將運用了的信用額全部歸還或部分歸還。如果持卡人對運用了的信用額在結算時間未能一次還清,銀行則對未歸還的部分向持卡人提供信用卡貸款并收取利息。按照一般作法,信用卡持卡人每年要向發卡銀行交納年費。 ⑥電子資金轉移工具。電子資金轉移指資金通過電子方式在賬戶間的轉移,一般指自動取款卡(ATM)、現場借記終端(PoS)、顧客激活終端(CATS)、科斯克斯(KIOSK3)、小額終端(sCRIP—MACHINEs)、居家銀行業(HOMEBANKING)等。 ⑦價值貯存卡。價值貯存卡(sTORED—vALUECARDS)又稱預付卡(PREPAmcARD)或電子錢包,一般用于取代現金進行小額、經常性的支付,如購買公共交通票、購買快餐、停車及使用自動售貨機等。 (2)大額支付系統大額支付系統是為貨幣、黃金、外匯、商品市場的經紀商與交易商、從事貨幣市場交易活動的商業銀行提供的支付服務。這些市場參與者交易活動的特點是交易筆數相對較小,但每筆交易金額巨大,在支付的時間性、準確性、安全性上有特殊要求。目前世界各國在大額支付系統設計中根據系統的提供者是中央銀行亦或是私營清算所,結算的方式是全額還是差額,時間上是連續還是間隔,以及有否及如何作出透支安排上可以區分為四種不同的模式: ①中央銀行全額、連續、無透支系統。這種系統的典型范例是瑞士國民銀行經營的瑞士同業清算系統(sIC)。3EC是只為銀行同行資金轉移提供清算服務的系統,是連續系統,命令隨時來隨日寸處理,不需要將命令累積到既定處理時間統一處理。如果發送來的支付命令因賬戶余額不足無法處理,瑞士國民銀行要通知接收銀行,然后在命令激活后再次通知接收銀行,這樣接收銀行可以隨時了解其交易對方的頭寸情況。命令發送銀行也可以隨時向瑞士國民銀行查詢命令執行情況,以便于付款銀行在第一時間及時掌握自身頭寸情況以進行相應的貨幣市場頭寸調劑。在下午3時前付款銀行可以單方面取消命令,但在3時以后命令的取消就要得到接收銀行的同意。 ②中央很行全額,連續,有限透支系統。這種系統的典范是美國聯邦儲備體系經營的聯邦電子資金劃撥系統(FEDWIRE)。FEDWIRE是美國支持銀行同業清算、記賬證券交易及公司間大額交易的大額支付系統,也是通過中央銀行貨幣,即各商業銀行(包括外國銀行在美國的分行)在聯儲體系的儲備賬戶存款實現的商業銀行間同業清算的主要支付系統。FEDWIRE與SIC一樣,也是全額、連續的貸記支付系統,資金的轉移也是無條件、不可撤回的。 FEDWIRE與SIC的關鍵區別在于中央銀行能否向商業銀行提供信貸便利,如果中央銀行不向商業銀行提供透支的機會,那么,就會強化商業銀行對自身流動性的管理。一般說,缺乏在透支方面的靈活性會導致支付系統效率下降,造成許多命令無法順利執行,資金轉移無法及時完成。但從風險角度考慮,透支便利的提供使中央銀行承擔著巨大的信用風險;如果交易過程中一方發生清償危機,中央銀行將要承擔全部損失。另外,如果中央銀行提供透支便利,是否應對透支收取一定懲罰性費用,如果透支便利是無償的,這無疑會誘使商業銀行充分利用中央銀行提供的透支機會,進一步加大中央銀行的信用風險。 ③中央銀行定時差額結算系統。這種系統的典范是日本銀行經營的g本銀行金融網絡系統(BOJ——NET),其清算也是通過中央銀行貨幣轉移進行。比較獨特的是,BoJ——NET系統在同一名稱下實際上包含兩種做法,一種是類似SIC的全額、連續、無透支系統,與SIC不同的是如果用戶賬戶沒有足夠的資金,命令則被自動拒絕,不允許命令進入等待狀態。另一種是BOJ——NET的定時、差額結算系統,它的處理量是全額、連續、無透支系統的50倍。 BOJ——NET定時、差額結算系統在一個營業周期(上午9時至下午5時)指定四個命令處理時間(分別為上午9時,下午1時,下午3時及下午5時),在兩個指定時間內對收到的支付命命進行差額計算,在指定時間對差額資金進行劃撥,劃拔則是以全額方式進行。 ④私營多方差額清算系統。該系統的典范是紐約清算所協會經營的清算所同行支付系統(cHIPs)。紐約清算所協會是一個由紐約13家紐約貨幣中心銀行組成的私營清算機構,參加cHIPs的單位可以是紐約的商業銀行、投資公司及外國銀行在紐約的分支機構等,cHIPs把參加系統的用戶劃分為清算用戶及非清算用戶,只有清算用戶才能直接使用系統進行資金轉移,非清算用戶要使用CHIPS,必須要委托某清算用戶作為代理。 。

熱心網友

中央銀行貨幣支付系統是怎樣構造的?   在支付系統的構造中,根據支付系統服務對象的不同與支付金額的大小,分為小額支付系統與大額支付系統兩部分。 (1)小額支付系統 小額支付系統的服務對象是廣大消費者個人、從事商品和勞 務交換的工商企業。這些市場參與者交易活動的特點是交易發生頻繁,但交易金額相對較小。小額支付系統根據這些經濟行為者交易活動的多樣化要求以及實現交易的便利程度設計了品種眾多的支付工具,包括現金、支票、信用卡、記賬卡、自動清算所資金轉移等。 ①現金。現金是美國政府為大眾提供的一種法定支付手段,這種支付工具進行的交易占交易總筆數的比例多年來呈逐漸下降的趨勢,但目前仍占總交易筆數的較大比例。 ②支票。支票是一種開票人(DRAWER)對其銀行存款賬戶開出的具有簽字的、指令其銀行(DRAWEE)即時將指定金額付款給指定的第三方(PAYEE)的書面文件。支票在流動性上等同于現金,并且在經過背書后可以轉讓。 ③貸記支付工具。貨記支付工具是指由付款人發出的,指令其銀行將一定金額轉移到指定的收款人賬戶中去的支付命令。貸記支付多用于周期性固定金額的付款,但工商企業和政府機構也可以用這種方式進行一些不定期的、可變金額的付款,如商品采購等。 ④借記支付工具。與貸記支付工具不同,借記支付手段是由收款人發出的,指定對方銀行將一定金額從對方銀行客戶轉移到其銀行賬戶中去的支付命令。這種支付工具一般用于周期性、固定金額的資金轉移,而且要得到付款人的事先授權。付款人授權其銀行當收到指定收款人發來的付款指令時可以借記其賬戶。 ⑤信用卡。信用卡是一種發卡銀行在取得信用卡發行公司商標使用授權后,授與持卡人一定信用額度的塑料磁卡,持卡人可以在既定信用額度內進行購物或提取現金,在指定的結算時間持卡人可以將運用了的信用額全部歸還或部分歸還。如果持卡人對運用了的信用額在結算時間未能一次還清,銀行則對未歸還的部分向持卡人提供信用卡貸款并收取利息。按照一般作法,信用卡持卡人每年要向發卡銀行交納年費。 ⑥電子資金轉移工具。電子資金轉移指資金通過電子方式在賬戶間的轉移,一般指自動取款卡(ATM)、現場借記終端(PoS)、顧客激活終端(CATS)、科斯克斯(KIOSK3)、小額終端(sCRIP—MACHINEs)、居家銀行業(HOMEBANKING)等。 ⑦價值貯存卡。價值貯存卡(sTORED—vALUECARDS)又稱預付卡(PREPAmcARD)或電子錢包,一般用于取代現金進行小額、經常性的支付,如購買公共交通票、購買快餐、停車及使用自動售貨機等。 (2)大額支付系統大額支付系統是為貨幣、黃金、外匯、商品市場的經紀商與交易商、從事貨幣市場交易活動的商業銀行提供的支付服務。這些市場參與者交易活動的特點是交易筆數相對較小,但每筆交易金額巨大,在支付的時間性、準確性、安全性上有特殊要求。目前世界各國在大額支付系統設計中根據系統的提供者是中央銀行亦或是私營清算所,結算的方式是全額還是差額,時間上是連續還是間隔,以及有否及如何作出透支安排上可以區分為四種不同的模式: ①中央銀行全額、連續、無透支系統。這種系統的典型范例是瑞士國民銀行經營的瑞士同業清算系統(sIC)。3EC是只為銀行同行資金轉移提供清算服務的系統,是連續系統,命令隨時來隨日寸處理,不需要將命令累積到既定處理時間統一處理。如果發送來的支付命令因賬戶余額不足無法處理,瑞士國民銀行要通知接收銀行,然后在命令激活后再次通知接收銀行,這樣接收銀行可以隨時了解其交易對方的頭寸情況。命令發送銀行也可以隨時向瑞士國民銀行查詢命令執行情況,以便于付款銀行在第一時間及時掌握自身頭寸情況以進行相應的貨幣市場頭寸調劑。在下午3時前付款銀行可以單方面取消命令,但在3時以后命令的取消就要得到接收銀行的同意。 ②中央很行全額,連續,有限透支系統。這種系統的典范是美國聯邦儲備體系經營的聯邦電子資金劃撥系統(FEDWIRE)。FEDWIRE是美國支持銀行同業清算、記賬證券交易及公司間大額交易的大額支付系統,也是通過中央銀行貨幣,即各商業銀行(包括外國銀行在美國的分行)在聯儲體系的儲備賬戶存款實現的商業銀行間同業清算的主要支付系統。FEDWIRE與SIC一樣,也是全額、連續的貸記支付系統,資金的轉移也是無條件、不可撤回的。 FEDWIRE與SIC的關鍵區別在于中央銀行能否向商業銀行提供信貸便利,如果中央銀行不向商業銀行提供透支的機會,那么,就會強化商業銀行對自身流動性的管理。一般說,缺乏在透支方面的靈活性會導致支付系統效率下降,造成許多命令無法順利執行,資金轉移無法及時完成。但從風險角度考慮,透支便利的提供使中央銀行承擔著巨大的信用風險;如果交易過程中一方發生清償危機,中央銀行將要承擔全部損失。另外,如果中央銀行提供透支便利,是否應對透支收取一定懲罰性費用,如果透支便利是無償的,這無疑會誘使商業銀行充分利用中央銀行提供的透支機會,進一步加大中央銀行的信用風險。 ③中央銀行定時差額結算系統。這種系統的典范是日本銀行經營的g本銀行金融網絡系統(BOJ——NET),其清算也是通過中央銀行貨幣轉移進行。比較獨特的是,BoJ——NET系統在同一名稱下實際上包含兩種做法,一種是類似SIC的全額、連續、無透支系統,與SIC不同的是如果用戶賬戶沒有足夠的資金,命令則被自動拒絕,不允許命令進入等待狀態。另一種是BOJ——NET的定時、差額結算系統,它的處理量是全額、連續、無透支系統的50倍。 BOJ——NET定時、差額結算系統在一個營業周期(上午9時至下午5時)指定四個命令處理時間(分別為上午9時,下午1時,下午3時及下午5時),在兩個指定時間內對收到的支付命命進行差額計算,在指定時間對差額資金進行劃撥,劃拔則是以全額方式進行。 ④私營多方差額清算系統。該系統的典范是紐約清算所協會經營的清算所同行支付系統(cHIPs)。紐約清算所協會是一個由紐約13家紐約貨幣中心銀行組成的私營清算機構,參加cHIPs的單位可以是紐約的商業銀行、投資公司及外國銀行在紐約的分支機構等,cHIPs把參加系統的用戶劃分為清算用戶及非清算用戶,只有清算用戶才能直接使用系統進行資金轉移,非清算用戶要使用CHIPS,必須要委托某清算用戶作為代理。 。

熱心網友

中央銀行貨幣支付系統是怎樣構造的?   在支付系統的構造中,根據支付系統服務對象的不同與支付金額的大小,分為小額支付系統與大額支付系統兩部分。 (1)小額支付系統 小額支付系統的服務對象是廣大消費者個人、從事商品和勞 務交換的工商企業。這些市場參與者交易活動的特點是交易發生頻繁,但交易金額相對較小。小額支付系統根據這些經濟行為者交易活動的多樣化要求以及實現交易的便利程度設計了品種眾多的支付工具,包括現金、支票、信用卡、記賬卡、自動清算所資金轉移等。 ①現金。現金是美國政府為大眾提供的一種法定支付手段,這種支付工具進行的交易占交易總筆數的比例多年來呈逐漸下降的趨勢,但目前仍占總交易筆數的較大比例。 ②支票。支票是一種開票人(DRAWER)對其銀行存款賬戶開出的具有簽字的、指令其銀行(DRAWEE)即時將指定金額付款給指定的第三方(PAYEE)的書面文件。支票在流動性上等同于現金,并且在經過背書后可以轉讓。 ③貸記支付工具。貨記支付工具是指由付款人發出的,指令其銀行將一定金額轉移到指定的收款人賬戶中去的支付命令。貸記支付多用于周期性固定金額的付款,但工商企業和政府機構也可以用這種方式進行一些不定期的、可變金額的付款,如商品采購等。 ④借記支付工具。與貸記支付工具不同,借記支付手段是由收款人發出的,指定對方銀行將一定金額從對方銀行客戶轉移到其銀行賬戶中去的支付命令。這種支付工具一般用于周期性、固定金額的資金轉移,而且要得到付款人的事先授權。付款人授權其銀行當收到指定收款人發來的付款指令時可以借記其賬戶。 ⑤信用卡。信用卡是一種發卡銀行在取得信用卡發行公司商標使用授權后,授與持卡人一定信用額度的塑料磁卡,持卡人可以在既定信用額度內進行購物或提取現金,在指定的結算時間持卡人可以將運用了的信用額全部歸還或部分歸還。如果持卡人對運用了的信用額在結算時間未能一次還清,銀行則對未歸還的部分向持卡人提供信用卡貸款并收取利息。按照一般作法,信用卡持卡人每年要向發卡銀行交納年費。 ⑥電子資金轉移工具。電子資金轉移指資金通過電子方式在賬戶間的轉移,一般指自動取款卡(ATM)、現場借記終端(PoS)、顧客激活終端(CATS)、科斯克斯(KIOSK3)、小額終端(sCRIP—MACHINEs)、居家銀行業(HOMEBANKING)等。 ⑦價值貯存卡。價值貯存卡(sTORED—vALUECARDS)又稱預付卡(PREPAmcARD)或電子錢包,一般用于取代現金進行小額、經常性的支付,如購買公共交通票、購買快餐、停車及使用自動售貨機等。 (2)大額支付系統大額支付系統是為貨幣、黃金、外匯、商品市場的經紀商與交易商、從事貨幣市場交易活動的商業銀行提供的支付服務。這些市場參與者交易活動的特點是交易筆數相對較小,但每筆交易金額巨大,在支付的時間性、準確性、安全性上有特殊要求。目前世界各國在大額支付系統設計中根據系統的提供者是中央銀行亦或是私營清算所,結算的方式是全額還是差額,時間上是連續還是間隔,以及有否及如何作出透支安排上可以區分為四種不同的模式: ①中央銀行全額、連續、無透支系統。這種系統的典型范例是瑞士國民銀行經營的瑞士同業清算系統(sIC)。3EC是只為銀行同行資金轉移提供清算服務的系統,是連續系統,命令隨時來隨日寸處理,不需要將命令累積到既定處理時間統一處理。如果發送來的支付命令因賬戶余額不足無法處理,瑞士國民銀行要通知接收銀行,然后在命令激活后再次通知接收銀行,這樣接收銀行可以隨時了解其交易對方的頭寸情況。命令發送銀行也可以隨時向瑞士國民銀行查詢命令執行情況,以便于付款銀行在第一時間及時掌握自身頭寸情況以進行相應的貨幣市場頭寸調劑。在下午3時前付款銀行可以單方面取消命令,但在3時以后命令的取消就要得到接收銀行的同意。 ②中央很行全額,連續,有限透支系統。這種系統的典范是美國聯邦儲備體系經營的聯邦電子資金劃撥系統(FEDWIRE)。FEDWIRE是美國支持銀行同業清算、記賬證券交易及公司間大額交易的大額支付系統,也是通過中央銀行貨幣,即各商業銀行(包括外國銀行在美國的分行)在聯儲體系的儲備賬戶存款實現的商業銀行間同業清算的主要支付系統。FEDWIRE與SIC一樣,也是全額、連續的貸記支付系統,資金的轉移也是無條件、不可撤回的。 FEDWIRE與SIC的關鍵區別在于中央銀行能否向商業銀行提供信貸便利,如果中央銀行不向商業銀行提供透支的機會,那么,就會強化商業銀行對自身流動性的管理。一般說,缺乏在透支方面的靈活性會導致支付系統效率下降,造成許多命令無法順利執行,資金轉移無法及時完成。但從風險角度考慮,透支便利的提供使中央銀行承擔著巨大的信用風險;如果交易過程中一方發生清償危機,中央銀行將要承擔全部損失。另外,如果中央銀行提供透支便利,是否應對透支收取一定懲罰性費用,如果透支便利是無償的,這無疑會誘使商業銀行充分利用中央銀行提供的透支機會,進一步加大中央銀行的信用風險。 ③中央銀行定時差額結算系統。這種系統的典范是日本銀行經營的g本銀行金融網絡系統(BOJ——NET),其清算也是通過中央銀行貨幣轉移進行。比較獨特的是,BoJ——NET系統在同一名稱下實際上包含兩種做法,一種是類似SIC的全額、連續、無透支系統,與SIC不同的是如果用戶賬戶沒有足夠的資金,命令則被自動拒絕,不允許命令進入等待狀態。另一種是BOJ——NET的定時、差額結算系統,它的處理量是全額、連續、無透支系統的50倍。 BOJ——NET定時、差額結算系統在一個營業周期(上午9時至下午5時)指定四個命令處理時間(分別為上午9時,下午1時,下午3時及下午5時),在兩個指定時間內對收到的支付命命進行差額計算,在指定時間對差額資金進行劃撥,劃拔則是以全額方式進行。 ④私營多方差額清算系統。該系統的典范是紐約清算所協會經營的清算所同行支付系統(cHIPs)。紐約清算所協會是一個由紐約13家紐約貨幣中心銀行組成的私營清算機構,參加cHIPs的單位可以是紐約的商業銀行、投資公司及外國銀行在紐約的分支機構等,cHIPs把參加系統的用戶劃分為清算用戶及非清算用戶,只有清算用戶才能直接使用系統進行資金轉移,非清算用戶要使用CHIPS,必須要委托某清算用戶作為代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