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寶寶十個多月,只要一聽到有節奏的音樂,就跟著搖頭晃腦,樂感很強,但是我給她聽舒緩的兒歌和世界名曲,她就不太感興趣,好象只喜歡流行音樂,特別喜歡央視的同一首歌節目,我覺得這么小的孩子不應該懂得追星啊,可她怎么只愛聽快歌呢?怎樣培養她的音樂才能呢?
熱心網友
對孩子的音樂啟蒙并沒有嚴格的時間規定,生活中處處有音樂,只要您稍稍用心,就可以給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音樂啟蒙環境。不少年輕媽媽在懷孕時就開始注重對孩子的胎教,其中也包括讓胎兒聽音樂,那么,在寶寶出生后,讓我們正式開始他的音樂啟蒙吧! 第一步:讓適時的音樂刺激成為每天的生活內容。 養育孩子的生活是非常有規律的,在這種有規律的生活起居中,適時地給寶寶提供音樂信息的刺激,可以強化孩子對各種音樂情緒和音樂旋律的記憶。 ●給寶寶喂奶 在給寶寶喂奶時,您可以選擇優美抒情、節奏平緩的曲子,這樣的音樂是不是很像您在高級餐廳里進餐時的背景音樂?對了,進食是一件愉悅又放松的事情,寶寶吃奶可不是在吃快餐,讓他好好享受吧! ●逗寶寶玩 在您和寶寶玩興正濃的時候,放一些輕快活潑、節奏跳躍的音樂,他會很自然地把音樂中所表達的情緒和自己當時的心情聯系在一起,而這種對音樂感受又會很自然地被記憶。日積月累的音樂印象,能提高寶寶對音樂旋律的感受。 ●哄寶寶睡覺 每天晚上寶寶入睡前的時光是非常溫馨的親子時刻,給他聽安靜柔和、節奏舒緩的音樂,同時,講一兩個溫馨的睡前小故事,不僅有助于孩子的睡眠,也刺激了孩子對音樂的感覺。輕柔的搖籃曲是最佳選擇,媽媽也可以自己輕輕地哼搖籃曲催寶寶入睡,對寶寶來說,媽媽的聲音就是天籟! ●寶寶的音樂時間 寶寶情緒不錯的時候都可以是他的音樂時間。在這段時間內,讓寶寶經常聽一首曲子,再穿插著聽和這首曲子形成對比情緒的曲子。例如,搖籃曲和進行曲所表達的情緒就是明顯不同的,讓寶寶聽完搖籃曲后聽進行曲,接著再聽搖籃曲。讓他嘗試著說出對這兩首曲子的不同感受。兒時對旋律的記憶是深刻的,就像爸爸媽媽們小時候學唱的兒歌,到成年時還記得很牢一樣。 第二步:讓寶寶對生活中的聲音多長個“心眼兒”。 音樂是聽覺的藝術,無論唱歌、彈琴、跳舞都需要耳朵去聽辨正誤,去合上節拍??墒?,要把握唱歌時的音準,對孩子來說是比較困難的,因為唱歌需要聽覺和發聲器官密切配合,要用嗓音來展示聽覺的結果,再用聽來糾正唱的準確度,而幼兒的聽覺和發聲器官都處于發育期,要兩者協調配合,難度就增加了。 其實,除了樂曲,生活中的其他聲音對寶寶的聽覺來說,也是一種非常好的“訓練”。只要利用各種聲音環境(噪聲除外)對寶寶進行刺激,也可以提高寶寶把握音準的能力。 ●聲音再現 我們的生活中有各種具有音高和音調的聲音,例如日常生活中的叫賣聲、小鳥的叫聲、蛙鳴、水滴聲、有節奏的不同音色的敲擊聲、玩具八音盒發出的聲音等。爸爸媽媽可以有意識地引導寶寶去聽、去模仿,鼓勵寶寶用自己的嗓音把這些聽到的聲音再現出來。 ●聽唱練習 如果寶寶喜歡唱歌,不妨讓他進行聽唱練習。您可以要求寶寶用嗓音哼出耳朵聽到的音調旋律,久而久之,孩子對音準的把握能力就慢慢提高了。當然,這樣的練習,孩子越早進行,收效會越好。 第三步:讓寶寶的生活充滿動感。 大多數的寶寶們都會喜歡用動作來表達他所感受到的音樂情緒,爸爸媽媽正可以利用這一特點,來引導孩子協調他的動作和音樂節拍,這對培養孩子的節奏感很有幫助。 ●晃身體 2歲以下的寶寶以大動作為主,媽媽可以給寶寶聽各種節奏的樂曲,讓寶寶隨著音樂的節拍晃動身體,全身都動起來! ●踏步走 給寶寶聽二拍子的進行曲,然后讓他邊聽邊隨著節拍踏步走。二拍子的進行曲節奏非常鮮明,音樂也很有感染力,寶寶大多會喜歡這樣的練習。 ●打拍子 您可以給寶寶聽三拍子的圓舞曲,然后讓他邊聽音樂邊隨著節奏拍手或敲打帶有響聲的玩具,您還可以幫助寶寶揮動手臂,一起跟著音樂打拍子。寶寶有節奏的動作漸漸地就會和音樂的節奏相吻合,久而久之,寶寶對各種節奏的跟隨能力也會增強,慢慢形成音樂的節奏感。 小提醒: 1、有意識地對寶寶進行音樂聽覺啟蒙,對孩子早期音樂能力的建立大有好處,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給寶寶聽的音樂作品,無論是樂曲還是歌曲,內容必須健康,情緒積極向上,符合孩子的身心特點,成人化的歌詞和激烈怪誕的節奏對孩子來說都是不適合的。 2、由于孩子的聽覺還處在發育階段,所以播放音樂作品的音量要適中,長時間受到強音量的刺激,反而會使聽覺的敏銳度降低,容易造成孩子聽覺疲勞,甚至損傷聽覺。 3、給寶寶聽的音響資料應該注意其音準質量,如音不準的玩具樂器、存放已久走調的錄音帶、電量不足的八音盒等都不應再使用。如果音響資料的音不準,容易造成孩子音樂聽覺的混亂,阻礙他對音準的把握。 全面開發寶寶的音樂感 在寶寶學會用耳朵“聽”音樂后,您就可以全面開發寶寶的音樂感了。孩子的音樂感直接制約著他參與音樂欣賞和音樂表現活動的能力。孩子對音樂的感受力、音樂的表現力、音樂的想象力和音樂的記憶力等諸多音樂能力都是建立在音樂感之上,以音樂感為基礎的。 寶寶的音樂感可以從他的節奏感、音準感和旋律感三個方面來培養,您可以在每個周末抽時間和寶寶玩下面這些游戲,和寶寶一起度過快樂的“音樂時間”吧! 游戲目的:讓寶寶在身體的活動中體驗音的長短。 游戲:大象和小兔 1、寶寶兩手握成拳,手臂向前下方伸直,大象鼻子的樣子就出來了。寶寶的腰再向前略彎,手臂隨著四分音符為一拍的節奏而甩動,走一拍“甩”一次“鼻子”,做大象甩鼻子的動作,體驗四分音符的節奏型。 媽媽“哼”曲子,給寶寶做示范: 2/4 1 3│5 3│1 3│5 3│…… ?。牐?左甩)(右甩)(左甩)(右甩) (左甩)(右甩)(左甩)(右甩) 2、寶寶伸出兩手,放在頭上做小兔子的耳朵,接著模仿小兔的樣子,雙腳隨著兩個八分音符為一拍的節奏型,做小兔跳。一拍蹦兩下,是不是和剛才大象甩鼻子的節奏感不一樣? 媽媽“哼”曲子,給寶寶做示范: 2/4 13 53│13 53│…… ?。牐牐?跳跳)(跳跳)(跳跳)(跳跳) 寶寶不一定要跳得很高,但要跟著拍子跳。 游戲目的:讓寶寶在身體的活動中體驗音高差別。 游戲一:小鳥高飛 1、媽媽選一首音高差別較大的曲子放給寶寶聽。 2、讓寶寶合著拍子踏步走,當他聽到高音區時,就伸展開雙手,合著拍子做小鳥高飛的動作;當他聽到低音區時,則模仿小熊彎著腰走路。 例如: 2/4 5656 5656│5321 2│5656 5656│5326 5│ ?。牐牐牐牐牐牐牐牐?小鳥飛) 56 56│53 21│2 6│5 -║ (小熊走) 游戲二:拍手歌 媽媽和寶寶一起玩拍手歌,跟著樂曲的拍子拍手,聽到高音區時,雙手舉過頭頂拍手;聽到低音區時,雙手向下伸直拍手。也可以隨著曲子音調的高低,讓拍手的動作也連貫地由高到低。 例如: 2/4 11 55│33 1│55 66│55 3│55 65│55 67│1 54│32 1║ 在簡譜中,有低音點的音符屬于低音,如5,有高音點的音符屬于高音,如1,其他的為中音。 游戲目的:讓寶寶在身體的活動中感受音樂的情緒。 游戲:我是小演員 1、媽媽選擇不同情緒和節拍的樂曲,如進行曲、搖籃曲、圓舞曲等,把它們按照一定的順序錄制在一盤磁帶上。 2、開始播放音樂了,讓寶寶隨著音樂的情緒來變換動作,當一回小演員。如放到進行曲的時候,就學著軍人的樣子有力地走路;放到搖籃曲的時候,讓孩子學媽媽抱娃娃的動作輕輕地搖晃;放到圓舞曲的時候,寶寶隨著音樂的節奏做劃船的動作等。這樣反復練習后,寶寶對各種音樂情緒的體驗會加深,他的旋律感也會增強。 游戲目的:讓寶寶在語言模仿的活動中增強節奏感。 游戲:拍手兒歌操 音樂的節奏與語音有著密切的關系,媽媽可以選擇日常生活中的語言、兒歌、童謠甚至動物的叫聲等,作為節奏練習的素材。媽媽和寶寶可以一起邊說,一邊拍手掌。 1、公雞、母雞和小雞 2/4 X X X X│X X│X -│ 公雞報曉喔喔喔 X X X X│XX X 。│XX X 。│ 母雞下蛋咯咯噠咯咯噠 X X X X│XXXX XXXX│X O║ ?。犽u歡叫嘰嘰嘰嘰嘰嘰嘰嘰嘰 2、老師早 2/4 X X X│XXX X║ ?。牐牐牐犂希爭煟犜纾犘∨笥眩牐犜? 3、下雨 2/4 X X│X X│X X X│X X X│ ?。牐牐牐犘。犛辏犘。犛辏牐牭危牭危犩牭危牭危犩? 游戲目的:通過聽唱練習提高寶寶的音準感。 游戲:“默唱” “默唱”是訓練孩子內在聽覺的最有效的方法。內在聽覺是指一個人一定要先想到某個音的高度,然后再發出這個聲音,這種想象聲音高度的過程稱為“內在聽覺”。內在聽覺的訓練對培養孩子的固定音高和音準有著重要的作用。 1=F 4/4十個小矮人 1 1 1 1│3 55 3 1│2 2 2 2│7 2 2 7 5│ 一個兩個三個?。牥犎耍牐牐犓模爞€五個六個?。牥犎? 1 1 1 1│3 5 5 3 1│2 2 5 5│1 - - -║ 七個八個九個小矮人十個?。牥犎? 寶寶可以大聲唱2小節,再默唱2小節;或是先大聲唱2小節,再默唱曲譜。
熱心網友
給他聽啊
熱心網友
愛聽就好,引導是你的問題.你家要出大明星了!
熱心網友
讓他(她)聽?。。?!
熱心網友
選擇一些對他有用的,并且能幫住他腦力開發的音樂
熱心網友
好事 多給他聽啊
熱心網友
其實輕柔的音樂他也在聽,只不過節奏不強烈他不跟著跳而已。各種音樂都可以放給他聽,時間長了就有效果了。
熱心網友
我想沒那么復雜吧,是不是你喜歡聽?或者很早的時候你就無意的給他聽了呢?我家寶寶愛聽CCTV12的節目和里面的配樂,因為我喜歡看那個節目,所以現在只要CCTV12的音樂一響,我兒子一切動作都停止,專心的聽,等放完了他才接著做他做的事
熱心網友
這證明你的寶寶很聰明,他(她)喜歡什么歌你就給他(她)放什么歌,不要抹殺了他(她)的才能.你要一直培養他(她)的音樂愛好,最好讓他(她)學一些樂器,祝你寶寶早日成才!!
熱心網友
小孩子是易變的,所以要趕快培養他在這方面的才能。但是要注意放音樂時音量要適中,以免損害他的聽力。
熱心網友
是呀,這么小,最好任其自然好了。
熱心網友
喜歡聽就給他聽,有這樣的愛好多好啊
熱心網友
我女兒們也是,一聽到歡快的歌就跟著跳舞(也就是象做蹲起似的或者抬抬腿),看上去真可愛。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可能都這樣,我覺得對他們以后是否喜愛音樂沒啥影響。不過既然他們現在喜歡,那就給他們聽好了,就當是一個游戲。我就經常給女兒們放歌,她們跳舞,我就陪著,看到她們那高興勁,我也高興。你也是吧?
熱心網友
幼兒的音樂潛能如何開發著名的發展心理學家、美國哈佛大學教授加登納曾經說過:“在個體可能具有的所有天賦當中,音樂天賦是最早出現的?!皟和瘜β曇舻姆磻谔浩诰烷_始了。在妊娠的第三個月,多數胎兒對外界的聲音刺激就有所感覺,他們用動作及改變內部呼吸的方法對聲音刺激作出反應。 新生兒可以很快地開始利用他們在胎兒期積累起來的各種聲音經驗,去探索他們周圍豐富多變的聲音世界。新生兒在降生幾分鐘后就能有聽覺反應;2-3天就能對不同的音色建立起條件反射,對不同頻率的聲音也能產生分化;5天就能辨別聲音的位置,聽見聲音能完全停止他正在進行的動作,表現出聽覺集中的現象。到了三個月時,嬰兒就能再認母親的聲音或其他直接護理人的聲音??斓剿膫€月時,嬰兒會用他們的腳或手去碰擊那些能產生令人愉快的聲音的玩具。這些動作起先只是嬰兒的一種本能的反應,是純屬偶然的動作,但是如果聲音十分悅耳、十分有趣,嬰兒就會饒有興致地一次又一次去重復這些動作。四個月的嬰兒會非常喜歡他自己的笑聲,常常會一個人笑個不停。 胎兒從降生到四個月,可以說是音樂“前能力”發展的第一階段。 4-18個月是嬰兒音樂“前能力”發展的第二個階段。這時,嬰兒的咿呀學語聲逐漸增多,發音能力也將在父母對他的說話和歌唱過程中不斷得到激發。6個月以后的嬰兒幾乎可以像成年人一樣去聽音樂和關心各種聲音。1歲多的孩子傾聽、區別聲音的能力有所發展,他們能準確地分清聲源,迅速地分辨出差別較小的不同聲音。比方看見火車,對它的嗚嗚叫聲特別有興趣,自己也會拉長了聲音學火車叫。 到了1歲半,在幼兒的語言發展進入到“咿咿學唱期”,幼兒的音樂生活便出現了一個重要的轉折。他們初次開始獨自發出探測各種小停頓的點狀的音的序列,還發明了一些難以記錄的自發歌曲,過不久又開始發出從周圍熟悉的歌曲中聽來的小片斷或獨特的旋律短句,這便是幼兒歌唱與節奏活動的正式開端。這期間孩子對于聲音探索的好奇與能力在一并增長,周圍環境中各種有趣的聲音將繼續吸引那些蹣跚學步的孩子,隨著孩子語言技巧的發展和身體自身活動能力的增加,他逐漸有能力去尋找和發展他所喜歡的聲音的位置。這時,他還會對某些有趣的音樂表現出特殊的愛好,像電視廣告中的某些音樂片斷就會使他著迷。如果他能夠在家里或幼兒園里聽到并接觸到吉它、電子琴或其他樂器,他會感到非常神奇和快樂。 發展較快的2-3歲的孩子能更加地模仿一首歌曲中較長的旋律片斷,并且開始嘗試著伴隨音樂“跳舞”。他們特別喜歡節奏鮮明的聲音,隨著音樂他們會自發地點頭、跳躍、轉圈、搖擺和擺動手臂等。在進行一些他們所喜愛的音樂游戲時,注意力集中的時間會明顯增加,并能安靜地坐著或躺著傾聽音樂,每次都能持續幾分鐘,還能學會遵守簡單的游戲規則。從這一年齡階段開始,幼兒逐漸開始對真實的樂器發生興趣。起先,他會表現出對聽樂器演奏和錄音音樂的興趣,在此基礎上,如果能接觸到一些能夠發出好聽的聲音的玩具樂器時,像沙鍾、鈴鼓、木魚、三角鐵、小鈴、小鼓等,他會興致盎然去敲敲打打,這將為他節奏能力的發展和今后的樂器學習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 嬰兒音樂能力的發展不可能是千篇一律、完全相同的,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環境和教育的影響。如果嬰兒的生活環境很糟糕,得不到應有的照顧和食物,缺乏起碼的安全感,嬰兒的笑聲也許就會出現得晚一些。如果嬰兒的看護者不是自己的母親,并且護理人經常變動,那么嬰兒對聲音的再認就會發生困難。嬰兒音樂能力不會憑空產生,只能在環境刺激與教育的作用下逐漸發展起來。了解3歲前嬰兒音樂“前能力”的發展,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去發現潛藏在幼兒身上的人所共有的音樂潛能,創設相適應的環境,提供必要的刺激,使這種嬌嫩的藝術潛質得到應有的保護和挖掘,為幼兒音樂能力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
熱心網友
太好了。我兒子小的時候就特喜歡聽音樂,可能是因為在我懷孕期間總聽音樂有關。在他還不會翻身時,我若要出門,把他鎖在家里就給他放音樂聽,他會安靜的聽,不哭不鬧,聽著音樂入睡?,F在已工作了,特喜歡音樂,是個發燒友。
熱心網友
呵呵,多買一些有節奏感的DV,有樂感就要刻意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