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小行星探測器“隼鳥”號預想將從小行星“絲川”采集巖石樣本帶回地球,請問日本是用他自已本國的火箭發射嗎?它建立了本國的測控系統嗎?能否與我們的“嫦娥工程”(各種能力)做一比較,如果我們的登月計劃完成后,我們能探測小行星嗎?
熱心網友
日本的火箭很小,事故頻發。和我們的工程比,他就是學生在做實驗,沒有什么可提的。
熱心網友
2003年05月9日13時30分左右,日本文部科學省宇宙科學研究所研制的“MUSES—C”小行星探測器在日本鹿兒島的宇宙空間觀測所由“M—5”型火箭發射升空。30分鐘以后,該探測器進入了預定軌道。 據媒體報道,發射“MUSES—C”探測器的主要目的是前往一顆編號為“1998SF36”的小行星上采集巖石樣本。“1998SF36”小行星位于太陽與地球之間,形狀細長,直徑約500米,自轉周期為12小時。該探測器預計在2005年6月到達目的地,著陸采取巖石樣本,2007年6月裝有巖石樣本的密封艙將返回地球大氣層。如果回收成功,這將是航天史上的一件大事,因為到目前為止,只有美國的“阿波羅”號宇宙飛船曾采集到月球上的巖石。有關專家認為,通過分析這次采集的巖石樣本可以了解太陽系誕生的情形。 該探測器重約510公斤,建造成本約為127億日元,靠離子引擎航行,自動在小行星上著陸,通過發射彈丸采集地表彈起的碎片。 日本“M—5”型火箭由日本文部科學省宇宙科學研究開發。這是日本自2000年2月發射失敗以來首次恢復發射任務。上次發射時,火箭升空后不久便失控,使日本損失了一顆人造衛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