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傳統文化中對于這二者的態度又是怎樣的?
熱心網友
說簡單點,行而上是指虛空的、精神的,行而下是指具體的、物質的我們傳統文化是宣揚行而上,因為孔孟老莊都是大思想家,中國文化一向主張修身養性,注重精神上的修煉,不鼓勵物質上的最求。而現在的社會是主張行而下,比如最求金錢、名譽、地位等
熱心網友
“形而上”指道,也即理,道,理都是抽象的,“行而下”指物,即物質,物質是具體的。是指人認知的兩種不同方法。
熱心網友
“形而上”也作“自上而下”,常用來指從抽象到具體的、以思辨方式為主的研究思路,如黑格爾等。“形而下”也作“自下而上”,常用來指從具體到抽象的、以實證分析為主的研究思路,如德國實驗美學代表人物費希納等。亞里士多德身前在呂克昂學院講課,去世后該學院的第11代繼承人安德羅尼柯整理亞里士多德的舊稿與講義,編纂了當時所能收集到的全部遺稿,有形物體的學說著作編在一起,取名《物理學》(希臘語作physika,拉丁語作physica,英語作physics),又把論述超感覺的即經驗以外對象的文章編在《物理學》之后,取名《物理學以后(諸篇)》(希臘語作tametataphysika,拉丁語作metaphysica,英語作metaphysics,此處meta-是與after-意義相同的前綴),該書傳到中國后,曾譯作《玄學》,意在表明書的內容和中國魏晉時期的玄學有相似之處,都以超感性非經驗的東西為研究對象。又由于中國《周易·系辭》中有“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的說法,意思是,在有形體的東西之上的,憑感官不能感知的東西叫做道;有形體的、憑感官可感知的東西叫做器。據此,嚴復把《物理學以后(諸篇)》譯為《形而上學》。
熱心網友
這是哲學用語老子說的 道是比較抽象的東西 而器是看得到的東西 形指的是具體的東西 形而上就是從具體里抽象出來的 形而下就是看的見 摸的著 實實在在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