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一歲女孩NBAP值達到300m/l高于正常值(200m/l),什么意思?該怎么辦?
熱心網友
同意樓上
熱心網友
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骨源性堿性磷酸酶(NBAP)NBAP診斷標準 [2] :0~7歲小兒NBAP≤200u/L為正常;201~250u/L為亞臨床狀態 [3] ;250u/L為診斷界限。對于NBAP檢測200u/L者給予膽維丁乳15mg治療,1個月、2個月及3個月后復查血鈣(Ca)、血磷(P)、AKP及NBAP,NBAP仍高于200u/L者再給予膽維丁乳15mg治療,佝僂病主要病因是維生素D缺乏,主要原因是日照不足或維生素D的攝入不足。10年前其診斷主要依據缺乏維生素D病史、癥狀、體征、生化指標(鈣、磷、AKP)及放射線檢查診斷,診斷繁瑣,檢驗值界線不清,雖然腕部的X線片檢查有助于早期診斷,但不易被家長接受,對放射診斷醫師的要求也較高,25(OH)D 3 是反映體內維生素D營養狀況的最佳指標 [4] ,對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診斷最為靈敏可靠,因其對檢驗條件要求較高,且只對未接受過維生D素制劑者有意義,所以臨床上較少應用 [5] 。佝僂病是一種正在生長的骨骼或骨樣組織礦化(骨化)不良所造成的疾病,維生素D的主要作用包括腸吸收鈣、磷,腎重吸收磷以及直接促進骨的礦化作用(沉積和重吸收),維生素D缺乏,會導致腸吸收鈣、磷減少,腎重吸收磷減少,血鈣、磷輕微下降,甲狀旁腺分泌激素可從骨中動員鈣和磷,這樣血鈣濃度被維持在正常水平,但也發生了繼發性影響,包括骨骼佝僂病變化和低血磷濃度,血AKP活性增高(由于成骨細胞活力增高)。AKP來源的組織部位較多,特異性差,根據其來源的部位可分為肝性、骨性、腸性、腎性及胎盤性幾種同工酶 [6] ,而NBAP是由成骨細胞合成的,當小兒體內維生素D缺乏時,骨鈣化不足,成骨細胞活躍,NBAP活性上升,其改變先于影像學變化,是診斷佝僂病最特異、最敏感的指標 [7] 。它是反映成骨細胞活力和骨形成的敏感指標之一。從理論上講,NBAP要較AKP更為敏感和特異。當給予維生素D治療后,成骨細胞轉化為骨細胞,NBAP活性下降,從而可以指導補充維生素D治療。 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是兒科常見病、多發病,東北地區由于日照不足,更是多發,早期診斷佝僂病是防治的關鍵,衛生部20世紀90年代中期,十大成果推薦其中最重要的一項就是NBAP試劑盒的應用。經過近7、8年的臨床各家應用,實用價值大,界限值定標準確。維生素D制劑的應用是防治佝僂病的重要措施之一,但由于簡易診斷對缺乏明顯體征及癥狀的佝僂病亞臨床狀態 [3] 檢出率低,不利于佝僂病的早期診斷。對于佝僂病的治療,診斷分期不一,維生素D制劑的應用標準不一,因畏懼維生素D中毒,往往達不到有效治療劑量。NBAP的檢測解決了上述問題,為佝僂病的早期診斷及治療提供了有力的科學依據。我院門診簡易診斷為佝僂病的97例患兒,NBAP250u/L者僅有24例,200~250u/L之間者65例,如按250u/L為診斷界限則有較多患者漏診,筆者認為大慶地區以200u/L為診斷界限更為適宜,并且以此標準進行膽維丁乳治療1~3次后全部病例臨床癥狀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轉,NBAP均降至正常,無一例維生素D中毒發生,說明NBAP和簡易診斷標準符合率高,不僅可依據NBAP200u/L診斷佝僂病,并可依據其200u/L來指導膽維丁乳的應用。血Ca、P、AKP必須靜脈采血,而NBAP尚可采指尖血,簡單迅速、采血量少、安全方便,更易于被家長接受,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