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語出《左傳·僖公四年》:“君處北海,寡人處南海,唯是風馬牛不相及也?!北局庚R楚二國距離很遠,即使放牧的馬牛走失,也不會跑到對方境內;另一說是馬與牛不同類,雌雄之間不會相誘?,F用來比喻事物彼此毫不相干。風:一說動物放逸,走失;還有一說是雌雄動物相誘(風在古時有牝牡相誘的意思,指發情期的動物彼此追逐)。從《左傳》成文時期及古義結合來看,我傾向于第二種解釋。相關小故事: 齊桓公任用管仲為相,大力進行改革,使齊國成為春秋初期的一個較強大的諸侯國家。齊恒公打著“尊王攘夷”,擁護周天子的旗號,大會諸侯,成為春秋“五霸”的第一個霸主?! 」埃叮担赌?,齊恒公想顯示一下自己的聲威,就率領八個諸侯國的軍隊去攻打蔡國。蔡國被打敗后,接著又去攻打楚國。楚成王派使臣到齊國軍營中來,對齊桓公說:“君處北海,寡人處南海,唯是風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這意思是說:您住在北海,我住在南海,相隔這么遠,就是馬牛走失,也不會跑到對方的境內;不料您竟來到我的國土,這是什么原因? 管仲當即代齊桓公回答說:“從前召康公(周成王時最高的公卿)吩咐我們先君姜太公(即姜子牙)說:五侯九伯,你都可以討伐,以輔佐周王朝。還賜給我先君領土:東到大海,西到黃河,南到穆陵,北到無棣。你長期不向周天子進貢楚國的特產包茅,我要向你征求;再有,周昭王巡行南方時,被淹死在漢水,我要向你問罪。”楚國使臣說:“不進貢包茅,是我們的罪過。至于昭王淹死的事,楚國是不能負責的。如果您要問罪,請您自己到漢水邊去問吧!” 齊桓公見楚國不屈從自己,接著就把大軍開到召陵。楚國在強大的聯軍面前,只得派大夫請求講和。齊桓公也就答應了?! 『髞砣藗兙透鶕钩颊f的“風馬牛不相及”這句話引申為成語,用來比喻彼此毫不相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