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安全工程中高級技術資格評審條件試行 -------------------------------------------------------------------------------- 發表日期:2005年8月28日 第一章 總則第一條 為客觀、公正、科學地評價安全工程專業技術人員的水平、鼓勵多出成果、多出人才,以利于控制職業傷害、實現安全生產、保障社會安定和促進科學技術進步,根據安全工程跨行業、具有綜合性和強制性等特點,制定本評審條件,作為安全工程中、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評審的指導標準。第二條 本評審條件中所指“安全工程專業技術人員”,是指在國民經濟各部門、各行業中從事安全科學技術研究、開發與推廣,安全工程設計施工、安全生產運行控制,安全檢測檢驗、監督監察、評估認證,事故調查分析與預測預防,安全工程專業教育與技術培訓等工作的專業技術人員。第三條 安全工程中、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名稱為工程師、高級工程師。第四條 按照本條件經評審合格并獲得相應證書者,表明已具備相應的技術水平和能力,具有被聘為相應專業技術職務的任職資格。第二章 適用范圍第五條 本評審條件適用于從事以下五類工程技術工作的人員:(一) 勞動安全工程生產場所易燃、易爆、易塌落及其他可能造成人員傷亡的環境、設備或物質的監測、控制技術,危險品儲運的安全控制技術;危險源、事故隱患的識別、評價、分級技術;勞動安全工程技術研究,勞動安全工程設計、施工和評估及與此有關的實驗測試研究;勞動安全防護用品研制、開發;勞動安全技術標準、技術文件的制訂、修訂和其他有關的技術工作。(二) 勞動衛生工程生產場所有毒、有害因素的監測、控制技術;職業危害的識別、評價、分級技術;勞動衛生工程技術研究,勞動衛生工程設計、施工和評估及與此有關的實驗測試研究;勞動衛生防護用品研制、開發;勞動衛生技術標準、技術文件的制訂、修訂和其他有關的技術工作。(三) 特種設備安全工程承壓設備安全工程或起重設備安全工程中的科學技術或信息系統的研究、開發與推廣,規劃設計與實施;安全生產運行控制;檢測檢驗、監控、監督監察與評估認證;事故調查分析與預測預防;特種設備安全技術標準、技術文件的制訂、修訂和其他有關的技術工作。(四) 安全檢測檢驗技術1。生產場所安全生產條件、安全衛生設施、勞動防護用品和特種設備安全性能檢測檢驗和評價方法、技術研究;安全檢測檢驗儀器設備研制開發、標定校準、安裝調試、運行控制和維護維修;安全檢測檢驗技術標準、技術文件的制訂、修訂和其他有關的技術工作。2。綜合性專職安全檢測檢驗工作。(五) 安全系統工程安全工程總體規劃與系統設計;安全工程監督監察與綜合性技術標準、技術文件的研究制定;事故危害預測預防與咨詢建議、事故調查分析與安全綜合評估;安全工程專業教育與技術培訓等。第三章 申報條件第六條 凡申報中、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評審的人員,必須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法律,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第七條 對申報人員在學歷、資歷方面的要求如下:(一) 符合下列條件者,可申報工程師任職資格評審大學本科畢業或大學專科畢業,并從事助理工程師工作四年以上。(二) 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申報高級工程師任職資格評審:1。博士后人員在完成博士后研究工作、出博士后流動站前;2。獲得博士學位,并從事工程師工作兩年以上;3。獲得碩士學位,并從事工程師工作四年以上;4。大學本科畢業,并從事工程師工作五年以上;5。擔任工程師后,獲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發明獎、國家科技進步獎及其他國家級獎勵的主要獲獎人;6。擔任工程師后,獲省、部級科技進步(優秀工程設計)二等獎以上獎勵的主要獲獎人;7。擔任工程師后,成為所從事專業的發明的主要發明人,并已應用于生產實踐,取得顯著的經濟效益或社會效益。(三) 獲得相關專業的以下學歷,經考核合格,可認定為具備工程師任職資格:1。獲得博士學位;2。獲得碩士學位,從事工程技術工作三年。第八條 申報中、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評審的人員,應具備以下獲取及處理信息的能力:(一) 外語水平要求1。申報工程師任職資格評審,應具備在兩小時內比較準確地翻譯本專業外文資料三千字符的能力;長期堅持生產一線安全工作的專業技術人員,應具備在兩小時內比較準確地翻譯本專業外文資料2000安符的能力。2。申報高級工程師任職資格評審,應具備在兩小時內比較準確的翻譯本專業外文資料五千字符的能力;長期堅持生產一線安全工作的專業技術人員,應具備在兩小時內比較準確地翻譯本專業外文資料3000字符的能力。(二) 計算機應用能力要求1。申報工程師任職資格評審,應了解計算機原理,并能熟練操作。2。申報高級工程師任職資格評審,須能應用計算機進行數據、信息的收集和處理,開展與本專業相關的科學研究、技術設計和監督監察工作。第四章 工程師任職資格評審條件第九條 評審工程師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時,在專業理論知識方面的要求如下:(一)熟悉與本類專業技術有關的法規、政策及技術標準、規程、規范。(二)了解本類專業技術國內外的現狀及發展趨勢、主要專業技術內容和基本方法,了解現代科學技術和管理科學的一般知識。(三)較全面、系統地掌握安全科學技術基礎、安全系統工程學、安全管理學、安全設備工程學、安全人機工程學等安全工程專業公共基礎理論知識。(四)各類人員應分別掌握下列專業基礎理論和應用理論與技術知識中的一類:1。勞動安全工程專業技術人員較全面、系統地掌握安全統計學、部門安全工程、安全分析評價技術。應具備實際工作范圍所應掌握的安全狀況評價、發展趨勢判斷和危險源監控、事故隱患治理的基本理論、方法和技術,事故預測預防和處理的基本理論與技術,以及所在崗位涉及到的生產領域有關基本理論和工藝、技術等知識。2。勞動衛生工程專業技術人員較全面、系統地掌握通風與防塵、采暖與空調、勞動衛生學和勞動衛生工程學。應分別掌握防塵技術,防毒技術,噪聲、振動及其他有害因素控制技術或勞動衛生防護用品研制、開發技術等方面專業理論與技術知識中的一個方面,以及所在崗位涉及到的生產領域有關基本理論和工藝、技術等知識。還應了解環境保護方面的相關知識。3。特種設備安全工程專業技術人員較全面、系統地掌握可靠性工程、安全分析與事故預防技術、無損檢測技術。還應分別掌握下列兩方面專業應用理論與技術知識中的一個方面:承壓設備安全工程方面:承壓設備的設計、制造、運行保養、檢驗修理、事故調查分析以及爆炸安全工程、金屬腐蝕與防護等有關專業知識。起重設備安全工程方面:起重設備的設計制造、運行保養、檢驗修理以及設備狀態監測與診斷、設備故障分析等有關專業知識。4。安全檢測檢驗專業技術人較全面、系統地掌握安全檢測與監控技術、計量學基礎、誤差分析與數理統計。應了解環境質量監測與評價、材料檢測與分析技術等方面的基本知識。5。安全系統工程專業技術人員較全面、系統地掌握運籌學、安全系統控制理論、事故預測原理與方法、安全信息工程學。還應分別掌握安全工程的總體規劃與系統設計、監督監察與綜合性法規標準研究制定、事故預測分析與安全綜合評估、專業教育與技術培訓等方面專業理論與技術知識中的一個方面,以及所在崗位涉及到的生產領域有關基本理論和工藝、技術等知識。其他從事涉及安全工程不同專業的綜合性技術工作的人員,應掌握有關安全衛生狀況評價、發展趨勢判斷和監控、治理的基本知識和技術,事故預測、預防和處理及職業病防治的基本理論與技術,以及所在崗位涉及到的生產領域有關基本理論和工藝、技術等知識。(五)除應掌握上述第(四)款所要求的五類專業技術知識中的一類外,還應了解其他四類專業技術的有關知識。第十條 評審工程師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時,在工作經歷和能力方面的基本要求如下:(一) 必備條件1。具有獨立完成任務和解決安全工程中較復雜技術問題的能力;具有發現事故隱患或其他潛在危害的能力;具有處理一般事故的能力。2。主持或作為技術骨干參與過中、小型安全工程專業技術項目,正確運用本專業的理論知識、法規政策、技術標準、規程、規范和本崗位的技術工作程序和關鍵技術,解決過科研或生產中安全工程的較復雜的技術和管理問題。3。有對本專業的一般工程或科技項目進行立項、論證、實施、指導的技術水平和組織能力。4。能根據安全工程工作中的信息、數據;正確運用統計分析方法,進行本類專業技術方面的狀態分析和對一般事故進行分析,提出改進工作的建議或預防事故的措施。5。能負責搜集、整理和分析國內外有關安全工程的技術資料。6。具有指導技術員、助理工程師工作和學習的能力。(二) 任助理工程師期間,具備下列條件中的兩條:1。參加過地、廳級以上科研課題或工程項目,并承擔課題或項目中的主要技術工作,編寫相應的技術報告。2。參加過兩項有關安全工程方面的技術研究工作,擔任其中一項的負責人或承擔其中主要的技術工作,編寫相應的技術報告。3。參加完成過兩項企業安全工程項目,并承擔其中主要部分的專項技術工作,編寫相應的技術報告。4。參加過兩項安全工程方面的管理信息系統的開發、設計和運轉工作;或參加過兩項中等以上規模安全工程情報資料調研分析和發展策略研究項目,并撰寫分析研究報告。5。參加過兩項危險性預分析、作業環境安全或職業危害評估、治理等工作,提出有關技術措施,承擔其中的主要技術工作,并編寫相應的技術報告。6。參加過兩項傷亡事故、職業危害事故或特種設備事故的調查、分析、處理工作,獨立承擔其中主要的專項技術工作,正確提供技術數據。7。參加過大型安全工程項目的審查或驗收工作,獨立承擔其中主要部分的專項技術工作,正確提供審查結論或驗收數據。8。作為起草人之一參加過一項國家、行業的或兩項企業的安全工程技術標準的制訂、修訂工作,承擔其中主要部分的技術內容的編寫工作。9。參加制定過國家、地區、行業或企業的安全工程發展規劃計劃、系統設計或技術法規,并承擔文件起草工作。10。獨立承擔過某類安全工程方面的檢測檢驗工作,正確應用有關標準和規程,制定檢測細則,提供正確數據;或參加過安全工程的專項檢測檢驗方法或技術手段的設計、試驗、審核或實施;或獨立承擔過安全工程檢測檢驗儀器設備的維修任務,及時排除常用儀器設備的故障。11。參加過安全工程方面的專項管理和安全工程技術標準的貫徹實施工作,承擔主要部分的技術文件編制工作。12。參加過兩項安全工程方面的技術咨詢、技術評估、認證工作或重點實驗室建設,承擔其中部分專項技術工作并編寫相應的技術報告;或參加完成過兩項大中型企業安全工程監督監察工作,并編寫監督監察報告。13。參加過兩項勞動防護用品的設計或開發工作。14。獨立承擔過大專以上水平安全工程專業教學或專業技術培訓工作。15。獨立承擔過工程中的綜合性技術工作,并撰寫相應的技術報告或工作總結。第十一條 評審工程師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時,在業績與成果方面的要求如下:(一) 取得下列業績、成果中的兩項:1。參加完成的課題或項目有一項獲地、廳級以上科技進步獎。2。參加完全的安全工程課題或項目有一項達到國內先進水平;或作為主要完成人參加的安全工程課題或項目有一項通過技術鑒定。3。參加完成的安全工程專項管理、安全工程技術標準貫徹實施、有關安全工程的監督監察、培訓、咨詢、審核、認證、評估、預測、隱患治理、作業環境治理、安全技術改造工作或安全工程方面的管理信息系統、模型與仿真系統開發等項目,經主管部門或企業采納應用后取得較好成效;或經同行專家評議,認為對改善企業勞動條件發揮了明顯的作用,或對科技進步、行業發展有一定促進作用。4。在所從事的安全工程檢測檢驗工作中做到檢驗程序符合規范、檢驗數據正確無誤,所提交的綜合報告對改進安全工作有較大的實用價值或多項上人有實用價值,工作中無重大失誤;或作為主要參加者完成的安全工程檢測檢驗技術、方法、產品的研究或設計已通過鑒定并投入使用或生產;或作為主要參加者完成的特種設備安全性能測試檢驗或安全工程設施技術性能指標測試,其結果和分析評價結論通過驗收認可。5。完成兩項安全工程方面的技術項目,經實踐檢驗在控制和減少危害因素、保障安全生產等方面取得一定的社會效益或經濟效益,并經同行專家評議認定。6。參加完成的重大事故調查分析工作,其結論被國家行政部門認可,并作為處理事故的依據;或在參加完成的安全工程促裁工作中,解決了兩項影響安全工程判斷的技術問題。7。參加制訂、修訂的國家、行業或企業標準、規范和規程經審批后付諸實施;或參加制定的國家、地區、行業或企業的安全工程發展規劃計劃、系統設計或技術法規經審批后付諸實施。8。參加設計或開發的勞動防護用品已投入應用。(二)有以下體現學術水平的論文、論著或技術報告之一:1。在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學術刊物、全國性學術團體及其專業委員會的學術會議或在省、部級以上學術會議上發表一篇論文。2。作為作者或譯者之一出版過學術、技術論著或譯著。3。撰寫過兩篇專項研究報告或技術報告,經同行專家認定,有一定學術、技術水平和應用價值。4。作為執筆人之一參加過專業教材或技術手冊的編寫工作,完成過兩萬字以上的編寫工作量,并被采納、應用。第五章 高級工程師任職資格評審條件第十二條 評審高級工程師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時,在專業理論知識方面的要求如下:(一)熟悉與本類專業技術有關的法規、政策及技術標準、規程、規范,了解主要技術標準、規程、規范制定的技術依據,了解國際上的主要相關法規、標準、規程和規范。(二)全面、系統地掌握安全工程專業公共基礎理論知識(參見第九條第(三)款),對本類專業技術的專業基礎理論和應用理論與技術知識(參見第九條第(四)款)有較深入的研究,了解安全工程其他各類專業技術的有關知識。(三)掌握本類專業技術國內外的最新動態及發展趨勢、主要專業技術內容和基本方法,了解現代科學技術和管理科學的基礎知識。第十三條 評審高級工程師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的,在工作經歷和能力方面的基本要求如下:(一)必備條件1。具有較強的安全工程綜合、分析、判斷和組織協調能力,能解決安全工程中的關鍵技術問題;具有發現重大事故隱患或其他潛在危害的能力;具有處理復雜事故的能力。2。具有比較豐富的專業實踐經驗,主持或作為主要人員完成過系統性較強、技術難度較高或較復雜的安全工程專業技術項目的全過程;在工作中正確運用安全工程理論知識、法規政策、技術標準、規程、規范和現代管理科學等原理、方法和技術,解決過比較復雜的安全工程問題;針對安全工程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曾提出研究課題或重大技術改造項目,并提出可行性分析報告。3。有對本專業中等以上工程或科技項目進行立項、論證、實施、指導的技術水平和組織能力。4。能根據安全工程工作中的信息、數據,正確、熟練地運用統計分析方法,進行本類專業技術方面的狀態分析和對復雜事故進行分析,提出改進工作的建議或預防事故的措施。5。能主持或作為主要人員完成安全工程技術審查、技術鑒定或項目驗收等工作。6。具有指導工程師工作、學習和審核工程師完成的技術成果的能力和經歷。(二)任工程師期間,具備下列條件中的兩條:1。主持或作為主要參加者承擔過省、部級以上科研課題或工程項目,負責其中主要部分的專項技術工作,編寫相應的技術報告。2。主持過兩項有關安全工程方面的技術研究工作,負責其中主要的關鍵技術工作,主持編寫相應的技術報告。 3。作為主要負責人之一承擔過兩項企業安全工程項目,負責其中主要的技術工作,并主持編寫相應的技術報告;或作為主持人或主要參與者負責過新建、擴建、改造重大工程項目的安全工程方面的驗收。4。作為主持人或主要參加者完成過中等以上規模安全工程方面的管理信息系統的開發、設計和運轉工作;或主持過兩項中等以上規模安全工程情報資料調研分析和發展策略研究項目,并撰寫分析研究報告。5。主持過兩項危險性預分析、作業環境安全或職業危害評估、治理等工作,提出有關技術措施,承擔其中主要的關鍵技術工作,并主持編寫技術報告。6。主持過兩項傷亡事故、職業危害事故或特種設備事故的調查、分析、處理工作,承擔其中主要的關鍵技術工作,并主持編寫技術報告。7。參加過兩項安全工程項目促裁檢驗工作,主持其中主要的技術工作,并編寫安全分析技術報告。8。作為主要起草人承擔過一項國家、行業的或主持過兩項企業的安全工程技術標準的制訂、修訂工作;負責其中主要技術內容的編寫任務,并協調解決其中的技術問題。9。主持制定過國家、地區、行業或大中型企業的安全工程發展規劃計劃、系統設計或技術法規,并主持文件的起草工作。10。主持過某類安全工程方面的檢測檢驗工作,審定檢驗細則和檢驗報告;或主持過安全工程的專項檢測檢驗方法或技術手段的設計、試驗、審核或實施工作。11。負責組織大中型企業安全工程方面的技術管理和安全工程技術標準的貫徹實施工作,承擔其中主要的技術工作。12。主持過兩項安全工程方面的技術咨詢、技術評估、認證工作或重點實驗室建設,負責其中主要的技術工作和主持編寫相應的技術報告;或作為主持人或主要參加者完成過兩項大中型企業安全工程監督監察工作,并主持編寫監督監察報告。13。主持完成過勞動防護用品的設計或開發工作。14。獨立承擔過兩項在專以上水平安全工程專業教學工作(其中至少一項為專業課主講)或技術培訓及考核工作。15。主持過兩項安全工程中的綜合性技術工作,并主持編寫相應的技術報告。第十四條 評審高級工程師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時,在業績與成果方面的要求如下:(一)取得下列業績、成果中的兩項:1。作為主要參加者完成的課題或項目中有一項獲得國家級獎或省、部級二等獎,或主持完成的課題或項目中有一項獲省、部級三等獎。2。作為負責人之一承擔完成的安全工程課題或項目中,有一項達到國內先進技術水平;或作為主持人或主要參加者完成的省、部級以上課題或項目有一項通過技術鑒定。3。主持完成的安全工程專項管理、安全工程技術標準貫徹實施、有關安全工程的監督監察、培訓、咨詢、審核、認證、評估、預測、隱患治理、作業環境治理、安全技術改造工作或安全工程方面的管理信息系統、模型與仿真系統開發等項目,經主管部門或企業采納應用后取得明顯成效;或經同行專家評議,認為對改善企業勞動條件發揮了突出的作用,或對科技進步、行業發展有明顯促進作用。4。主持完成的安全工程檢測檢驗技術、方法、產品的研究或設計已通過鑒定并投入使用或生產。5。主持完成的兩項安全工程方面的技術項目,經實踐檢驗在控制和減少危害因素、保障安全生產等方面取得明顯的社會效益或經濟效益,并經同行專家評議認定。6。組織或作為主要參加者,負責一項國家重大、特大事故的調查,其結論被國家行政部門認可,并作為處理事故的依據;或在主持完成的安全工程仲裁技術工作中,解決了兩項影響安全工程判斷的關鍵技術問題,并經省、部級以上主管部門認定。7。主持或作為主要起草人制訂、修訂的國家、行業或企業標準、規范和規程經審批后付諸實施;或主持制定的國家、地區、行業或企業的安全工程發展規劃計劃、系統設計或技術法規經審批后付諸實施。8。主持設計或開發的勞動防護用品投入應用。(二)有以下體現學術水平的論文、論著或技術報告之一:1。作為第一作者或主要執筆人在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學術刊物上或省、部級以上學術會議上發表兩篇以上本專業或與本專業相關的論文。2。作為第一作者出版過學術、技術論著或編著、譯著,或者作為主要作者之一出版過五萬字以上學術、技術論著或十萬字以上編著、譯著。3。主持撰寫過兩篇專項研究報告或技術報告,經同行專家認定,具有較高學術、技術水平并對安全工程有較大的應用價值。4。作為主要執筆人之一參加過公開出版的專業教材或技術手冊的編寫工作,完成過五萬字以上的編寫工作量,并被采納、應用。第六章 附則第十五條 本評審條件所規定的專業理論知識,為國家教委確認的教材,且應通過考試或考核認定。第十六條 本評審條件所規定的學歷、資歷、獲取及處理信息的能力、專業理論知識、工作經歷和能力、業績與成果等各項條件必須同時具備。第十七條 獲獎項目的“獲獎人”是指該獎勵等級規定數額內的獲獎人員。“主要獲獎人”是指在項目中承擔主要工作或關鍵工作,或者解決關鍵技術問題的獲獎人。“主要發明人”的含義與此相同。第十八條 對從事安全工程專業技術工作的非安全工程專業畢業的人員,具備本評審條件所要求的有關專業基礎理論知識,或通過由職稱主管部門確認的專業基礎理論知識培訓,并同時具備評審條件規定的其他要求,可申報并取得安全工程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第十九條 本評審條件中的有關概念解釋如下:(一)勞動安全工程本評審條件中“勞動安全工程”是指通過工程技術手段實現對勞動環境與過程的控制,以保障勞動者的安全。(二)勞動衛生工程本評審條件中“勞動衛生工程”是指通過工程技術手段實現對勞動環境與過程的控制,以保障勞動者的健康。(三)特種設備本評審條件中所說的特種設備,是指國務院、勞動部規定的,需要由勞動部門及其認可的有資格的檢驗單位依法進行監察、檢驗并由勞動部門歸口管理的設備。目前包括承壓設備和起重設備。承壓設備是指已納入國家監察管理的鍋爐、壓力容器(含氣瓶)、壓力管道等。起重設備是指已納入國家監察管理的固定式與移動式起重機、提升機、電梯、架空索道等。(四)檢測、檢驗及安全檢測檢驗儀器設備檢測是指利用特定的方法和手段,經試驗鑒定,對客體的性能特征做出定性或定量描述的過程。檢驗是指以單一或多個檢測結果為依據,經分析歸納,對客體功能、價值做出綜合判定的過程。安全檢測檢驗儀器設備是指主要用于測定產品設備安全性能或生產作業環境勞動安全衛生指標的測試儀器及其輔助配套裝備。(五)安全系統工程本評審條件中的“安全系統工程”是指運用系統工程的理論和方法,在安全工程專業技術領域中涉及總體規劃與系統設計、監督監察與綜合性法規標準制定、事故危害預測預防與咨詢建議、事故調查分析與安全綜合評估、專業教育與技術培訓等的專業技術工作。第二十條 本條件由勞動部負責解釋。 。

熱心網友

安全工程論文摘要寬間距長芒刺靜電除塵技術的應用Application of Electrostatic Precipitators with Wider Electode Spacing and Longer Discharge Spine Electrode鄧云峰 劉功智 張國權*【摘 要】寬間距長芒刺靜電除塵技術是國家"九五"科技攻關課題所取得的成果之一。由于采用寬間距、長芒刺放電極結構和極板涂敷特種防腐涂層,降低金屬材料消耗的同時,降低了寬間距電除塵器電壓工作范圍,避免了使用超高壓電源致的絕緣難題,解決了靜電除塵器的初期投資問題。筆者在現場的使用表明,該除塵技術不僅可有效改善作業環境,且工作電流、電壓穩定,收塵效率高,設備阻力低,運轉穩定可靠。【關鍵詞】靜電除塵器 電極間距 放電極 導電涂層張國權*:東北大學(中國安全科學學報 2003,10)雙極不對稱預荷電靜電增強過濾除塵技術的應用Application of Electrostatic Enhanced Fabric Filtering Technology with Dual-Electrode Non-Symmetric Precharge劉功智 鄧云峰 榮衛東* 李傳貴【摘 要】 雙極不對稱預荷電靜電增強過濾除塵技術,是國家"九五"科技攻關課題所取得的成果之一,該技術采用雙極不對稱荷電增強方式,將普通靜電增強效果與粉塵凝并機能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既提高了過濾除塵器的收塵效率,尤其是呼吸性粉塵的效率,同時又極大地改善了濾料粉塵層的結構,可顯著地降低過濾阻力增值,節約運行能耗。筆者研究的該技術應用于焊接車間的焊接煙塵的治理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場測試表明,該技術對焊接煙塵的濾除效率提高3%,尤其對微細粉塵效果顯著,2μm粉塵穿透率相對下降了 47%。采用超細滑石粉高粉塵負荷測試結果表明,過濾阻力增值降低達30%,清灰效果明顯改善。 【關鍵詞】 靜電增強 預荷電 過濾 粉塵治理榮衛東*:東北大學 (中國安全科學學報 2001,6)靜電增強纖維過濾壓力降的理論推導The Mathematical Model Establishment on Pressure Drop of Electrostatic Enhanced Fabric Filter劉功智 鄧云峰 榮衛東* 張國權*【摘 要】 從假設粉塵為大小均一的球體、粉塵沉降過程視為沉降于濾料層及形成粉塵層兩個階段出發,認為荷電粉塵由于極化力而有形成"功塵粒子串"的趨勢, 從而推導了靜電增強纖維非穩態過濾壓力降理論模型。【關鍵詞】 靜電增強 過濾 壓力降 阻力榮衛東*, 張國權*:東北大學(中國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認證 2001。5)城市安全規劃地理信息系統初探Preliminary Exploration of City Safety Programming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劉鐵民 吳宗之 李傳貴 張興凱 耿鳳 王銀生 劉功智 鐘茂華 張華俊 趙軍【摘 要】 使用城市安全規劃地理信息系統,可以提高城市安全規劃效率和科學性。本文從使用的角度,論述了城市安全規劃地理信息系統的主要功能、數據庫以及組成,提出了總體框架。【關鍵詞】 城市、安全規劃、地理信息系統(中國國際安全生產論壇論文集 2002,10)重大危險源普查與建立重大事故預防控制體系General Survey of Major Hazards and Establishment of the Systems of Major Industrial Accident Prevention and Contral。吳宗之 高進東【摘 要】 本文簡要介紹了重大危險源普查技術方法和北京、上海等六城市重大危險源普查結果。論述了重大事故預防控制體系要素,包括重大危險源普查(辨識)、評價、安全管理、應急計劃、安全規劃、安全監察,GIS網絡監控系統等。【關鍵詞】 重大危險源、安全管理、風險評價、事故預防(全國第二次安全科學技術交流會論文集,優秀論文 2002,11)重大事故應急計劃要素及其制定程序Elements of Emergency Response Plan for Major Accidents and the Formulating Procedures吳宗之【摘 要】 論述了重大事故應急計劃組成及其十大要素;介紹了制定企業事故應急計劃的程序方法;針對我國現狀,提出了建立我國重大事故應急救援體系的建議。【關鍵詞】 應急計劃 事故預防 安全管理(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02,1)論重大危險源監控與重大事故隱患治理Control of Major Hazard Installations and Amendment of Major Hidden Dangers吳宗之【摘 要】 重大危險源是指工業活動中危險物質或能量超過臨界量的設備、設施或場所。工業活動中重大火災、爆炸、毒物泄露事故,盡管其起因和影響不盡相同,但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征:其根源是存在大量的易燃、易爆、有毒物質或具有引發災難事故的能量。 重大危險源同重大事故隱患是兩個既有聯系又有區別的概念,前者強調設備、設施、場所中存在或固有的危險物質(能量)的多少,重大工業事故隱患可以認為是出現明顯缺陷(人的不安全行為,物的不安全狀態或管理上的缺陷)的重大危險源。從重大事故隱患治理到重大危險源監控是重大事故預防思想的進步,是從源頭上抓預防,是落實"預防為主,關口前移"的具體體現,也是國家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的強制要求。本文論述了重大危險源監控、重大事故隱患治理與重大事故預防之間的區別與聯系,用事故是能量意外釋放的觀點,論述了安全是相對的、危險是絕對的、事故是可以預防的;介紹了建立重大事故預防控制體系的幾大要素:危險源辨識、評價、分級管理與監控,應急救援等。 【關鍵詞】 安全科學技術 重大危險源 事故隱患 安全管理 事故預防(中國科協年會論文集 2001,9)企業特定期間內事故費用的估算方法Evaluation of Accident Cost for an Enterprise in a Peried宋大成【摘 要】 本研究采取的方法是以真實事故數據為基礎的分類估算法。企業某時期內(如一年或一個建筑工程期間)事故經濟損失,包括與人員有關的經濟損失費用、財產損失費用(含停產費用)、企業外交通事故造成的損失費用、因污染事件造成的經濟損失費用等。與人員有關的經濟損失費用由四項構成,即因死亡、永久性喪失勞動能力、暫時性喪失勞動能力和輕微傷害造成的經濟損失費用。暫時性喪失勞動能力、輕微傷害及財產損失案例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發生頻率較低的案例;另一部分是發生頻率較高的案例。在計算經濟損失時,對于第一部分案例,需將每個案例的損失費用逐個相加;對于第二部分案例,可根據以往的事故經歷或通過小規模實驗研究求出平均每個案例的費用,然后與該期間內的發生次數相乘得到。 【關鍵詞】 企業 事故 經濟損失 估算方法 小規模實驗 平均費用(勞動保護 2002,3-4)煤礦瓦斯爆炸事故爆源點的確定方法The Method to Conclude the Start Site of Gas Exploding in Coal Mine孫 猛【摘 要】 確定瓦斯爆炸的爆源點是查清事故原因的關鍵。筆者通過爆炸動力現象、火源和瓦斯三個方面的分析,提出了瓦斯爆炸事故爆源點的確定方法,即首先從分析動力現象入手找到爆炸可疑點,再結合瓦斯積聚和火源的產生,最后確定出爆源點。【關鍵詞】 瓦斯爆炸, 動力現象, 火源,瓦斯積聚(勞動保護 1998。1)火災預防與應急計劃Fire Prevention and Emergency Plans孫慶云【摘 要】 火災隱患是常見的,也是經常被忽視的。本文從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的角度闡述了火災應急計劃的框架及其主要內容以及如何有效實施應急計劃;同時對常見火災隱患及其預防措施進行了探討;提出了應把消防工作納入到系統化、規范化的體系管理的軌道上來。【關鍵詞】 火災 應急計劃 預防(中國安全科學學報 2002,3)用高分子添加劑提高乳化炸藥的儲存穩定性Improving The Stability of Emulsion Explosives with a Polymer Additive陳志剛 楊榮杰* 【摘 要】 目的 研究用高分子添加劑提高乳化炸藥的貯存穩定性。方法 采用高低溫循環、電導率測試、DSC分析及自然貯存等方法表征乳化炸藥的穩定性 。結果 獲得了一種貯存穩定性能良好的乳化炸藥配方,并進行了工藝條件的優化。結論 引入高分子添加劑的乳化炸藥的穩定性明顯高于不含添加劑的乳化炸藥,添加劑的存在不會對乳化炸藥的爆轟性能產生明顯影響。【關鍵詞】高分子添加劑 乳化炸藥 貯存穩定性 *楊榮杰:北京理工大學化工與材料學院(北京理工大學學報---1999,10)火力發電廠輸煤系統煤塵綜合治理The Synthesized Disposal on Grime of Coaly Transport System in Thermal Power Plant趙陽 李德龍 郭克運【摘 要】通過對火力發電廠輸煤系統所采取的綜合治理體系的介紹,為火力發電廠輸煤系統提供了一個較好的煤塵治理模式。【關鍵詞】 火力發電廠 輸煤系統 煤塵 治理(勞動保護科學技術 1998,10)基于Petri網的城市突發事件應急聯動救援系統性能分析Performance Analysis of China Urban Emergency Response System Based on Petri Net鐘茂華 劉鐵民 劉功智【摘 要】 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速,城市規模日益擴大,城市需要及時有效地應對各種突發事件,滿足城市居民對公共安全的需求。近年來,我國政府已開始在部分城市建設應急聯動系統來處理可能發生的各種突發事件。這里,我們引入Petri網來對我國典型的城市重大突發事件應急聯動系統的應急性能進行分析,初步建立城市重大事件應急聯動系統的性能分析的Petri網模型。【關鍵詞】城市突發事件、應急聯動系統、性能分析、Petri網(中國安全科學學報 2003,11)基于遺傳算法的礦井火災時期風流優化控制研究Airflow optimizing control research based on genetic algorithm during mine fire periodZhong Maohua1,2,* Wei Xing2, Fan Weicheng1, and Li Peide1ABSTRACT: Mine fire is a very complex physicochemical process。 Once it happens, there are lots of poisonous and harmful gas ingredients while the oxygen density is greatly reduced。 Such gas will cause poison, suffocation or death if it is inhaled。 As we know, the main cause of great amount of person losses duringmine fire is fume poison and suffocation。 Additionally, the fume caused by the fire will block the vision and decrease the visibility, which will impede human evacuation and fire fighting。 Moreover, due to the turbulent airflow of ventilation network duringmine fire period, it is easy to cause the gas and coal dust explosion。 So it is very important for the evacuation of miners and miningsalvation to research the air flow control duringmine fire。In this paper, Genetic Algorithm (GA) is used to solve wind-flow quantitative optimizingcontrol。 And in "Introduction" we introduce some researches of airflow control of miningfire。 In "Main Principles of Airflow Control During Mine Fire Period", the fundamental principles of airflow control duringmine fire are introduced。 The airflow optimizingcontrol models are introduced in "Nonlinear Programming Model of Air Current Optimum Control During Mine Fire Period"。 In "Computation of Nonlinear Programming of Airflow Control DuringMiningFire Period", the computation methods and the selection of relative parameters of the control model are discussed。 Finally, a computation example is given。 KEY WORDS: mine fire, airflow optimizingcontrol, human evacuation plan, genetic algorithm。(1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Fire Science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Hefei Anhui, 230026 P。R。 China 2 National Center for Industrial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ate Economic and Trade Commission 17 Huixin Xijie,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100029 P。R。 China) Journal of Fire Sciences, 2003, 21(2): 131-153。重大危險源控制及其應用The Control of Major Hazard Installations and Its Applications高進東 吳宗之【摘 要】 本文簡要介紹了重大危險源控制的產生背景、發展狀況及控制系統的主要構成;回顧和總結了重大危險源控制在我國的推廣應用情況,結合重大危險源普查試點,對我國重大危險源分布及狀況作出了分析。最后提出了建立和完善我國重大危險源控制系統的建議。【關鍵詞】 重大危險源;安全管理;重大事故預防(中國國際安全生產論壇論文集 2002,10)重氣擴散的數值模擬模型驗證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Model Validation of Heavy Gas Dispersion魏利軍 張政* 胡世明* 吳宗之【摘 要】 重氣泄漏擴散事故是經常發生且危險較大的一種事故形式,由于重氣的密度大于空氣,因此重氣往往沿地面擴散,泄放物質進入人體將引起中毒事故,若泄放物資被點燃或引爆將引起大規模的燃燒爆炸事故。本文給出了描述重氣擴散過程的數值模擬模型及計算方法,并采用本文提出的模型和算法,對Thorney Island Trial 008實驗進行了數值模擬,模擬結果與實驗結果符合較好,說明本文提出的模型和算法是適用的。【關鍵詞】 重氣 擴散 數值模擬* 張政,*胡世明:北京化工大學(勞動保護科學技術 2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