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烏托邦"?
熱心網友
來源于托馬斯莫爾的一本書《烏托邦》,意思是不存在的城。
熱心網友
外國人眼中的桃花源
熱心網友
烏托邦 作者:。黃易。 烏托邦是人類懂憬的理想國度,因為她從未在這世上出現過,所以成為追求的夢想里的其中一個。 中國由孔子開始,便將烏托邦放回堯舜禹的時代,大發思古幽情,老子的“小國寡 民,老死不相往來”,亦是反過去追求原始式的社會,表達了對現狀的不滿。西方的文化是進取式的,一切向前看,所以在蘇聯作家葉菲列莫夫的 仙女座星云》里,描述的理想國便發生在遙遠的將來,那時地球已被徹底改造, 兩極的嚴寒、酷熱的沙漠成為了歷史陳跡。人類使用共同言語,大家變成親如朋友的兄弟,生活的內容就是運動、藝術和科研。衣食住行的問題完全不存在于人的意識里。再沒有國家權力機構,沒有體力勞動,孩子都由社會撫養,人們又可自由投進大自然的懷抱去,從事古代的農業、漁業和畜牧,只要他愿意的話諷刺的是,所有專注描寫烏托邦的著作,都難免是沉悶乏味的,因為沒有了災難和 危機,便缺少了吸引人的沖擊力,在這追求刺激的年代,烏托邦只是賣座毒藥,所以問題不在于烏托邦,而在于我們。 烏托邦的希臘語原意為“哪兒也沒有的地方”。 。
熱心網友
是盡善盡美的理想世界,或完美的最終解決。
熱心網友
一種社會理想,比共產主義還好
熱心網友
一種解釋就是盡善盡美的理想世界,或完美的最終解決。理想與烏托邦有一根本不同點,這就是理想未必是無法實現的,而烏托邦則肯定無法實現。烏托邦永遠只能存在于人類的意識和文字中。烏托邦必然要有完美的性質,理想卻不必。現代化是許多不發達國家和民族的理想,但它并不等于人間天堂。追求這一理想的人也不一定將它視為問題的最終解決。理想不一定是現實的批判與否定,烏托邦卻總是作為現實的對立面出現。由此可見,理想與烏托邦之間有重要的區別。但它們有一共同的本原,這就是人類希望與夢想的本能。理想是它的一般表現,而烏托邦是它的最高形式。夸父追日,西西弗斯永遠推石上山,則是它永恒的象征:追求完美,而不是達到完美。
熱心網友
烏托邦的原詞來自兩個希臘語的詞根:ou是沒有的意思,另一個說法是eu是好的意思,topos是地方的意思,合在一起是“沒有的地方” 今天烏托邦往往有一個更加廣泛的意義。它一般用來描寫任何想象的、理想的社會。
熱心網友
烏托邦是人類思想意識中最美好的社會,如同西方早期“空想社會主義”。西方一位學者提出的空想社會主義社會,美好,人人平等,沒有壓迫.就像世外桃源.烏托邦式的愛情也是美好至極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