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相對地,科學計算方面的問題往往原始數據較少,但算法復雜;而數據處理方面的問題卻常常需要面對大量的初始數據進行加工,加工過程是一些極其簡單的運算(有時甚至不執行計算)或邏輯判斷,但需要重復許多次,最后輸出大量的結果數據,這些數據還往往是一些表格,這種數據的大量和可組織性及加工過程的簡單和重復性構成了這類問題的主要特性。在數據處理領域中,對數據的加工流程可能是成批的,也可能是零星或隨機的,數據通常以記錄為處理單位和以塊為傳輸單位構成,文件和記錄在數據處理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COBOL(COmmon Business Oriented Language)——是數據處理領域最為廣泛的程序設計語言。COBOL歷史 COBOL(COmmon Business Oriented Language)是第一個廣泛使用的高級編程語言。在企業管理中,數值計算并不復雜,但數據處理信息量卻很大。為專門解決經企管理問題,于1959年,由美國的一些計算機用戶組織設計了專用于商務處理的計算機語言COBOL,并于1961年美國數據系統語言協會公布。經不斷修改、豐富完善和標準化,已發展為多種版本。 COBOL重視數據項合輸入/輸出記錄的處理,對具有大量數據的文件提供了簡單的處理方式。從名字可以看出,它主要用于解決商業和企業管理等領域的大量數據處理問題,又稱為企業管理語言、數據處理語言等。Cobol語言的研制始于50年代末,當時計算機的生產已進入第二代,計算機應用領域開始從數值計算擴大到數據處理。商業和企業事務管理中需要進行處理的數據量急劇增加,迫切需要有適用于這個領域的程序設計語言,以提高編制程序的質量和速度。Cobol語言就是在這種社會背景下應運而生的。也就是說,Cobol已經年過半百了。 Cobol正式發布于1960年4月,稱為Cobol-60。現在最新的版本應該是Cobol-2002了,而且還在不斷改進中,未來的Cobol將支持XML等Web時代的新技術。換言之,Cobol還將繼續。。。。。。但與C語言或FORTRAN語言相比,COBOL的數值運算、邏輯運算能力比較弱。 1959年,美國國防部召開了一個有政府機關、企業、計算機廠商參加的會議,大家認為有必要設計一種數據處理專用的語言,這就是著名的數據系統語言會議CODASYL(Congference on Data Systems Languages)。1959年12月出現了第一個COBOL語言文本,并于1960年4月正式發表,因此也被稱為COBOL-60。1968年美國國家標準委員會ANSI又通過了新的標準ANSI COBOL X。3。23-1968。1972年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將其作為ISO COBOL-72。1974年ANSI對COBOL-68作出了修訂擴充,形成了ANSI COBOL X3。23-1974,隨后1978年ISO采用其形成ISO COBOL-78Monday, 2004-09-06ANG="ZH-CN"又提出了ANSI X3。23-85,增加了很多結構化程序設計的內容,ISO標準ISO1989:1985也采用了該標準。COBOL標準還在不斷地改進和完善,最新的標準COBOL 2002主體已經于2002年12月出版,其他部分還在不斷地完善之中,具體內容請參考NCITS和COBOLStandards。 COBOL特性 COBOL語言使用了300多個英語保留字,大量采用普通英語詞匯和句型,COBOL程序通俗易懂,素有"英語語言"之稱。 COBOL語言語法規則嚴格。用COBOL語言編寫的任一源程序,都要依次按標識部、環境部、數據部和過程部四部分書寫,COBOL程序結構的"部"內包含"節","節"內包含"段",段內包含語句,語句由字或字符串組成,整個源程序象一棵由根到干,由干到枝,由枝到葉的樹,習慣上稱之為樹型結構。 目前COBOL語言主要應用于情報檢索、商業數據處理等管理領域。 Java擅長使用者接口的設計,而Cobol則是在商業邏輯(business logic)上十分強大。 Cobol被用來開發存貨、銀行、支付、流通和股票交易系統,可說大部份重要應用都是用Cobol開發的,而且這些都是企業里最最重要的系統 Cobol一直是符合業界標準,像是近年分別取得ANSI以及ISO的標準認證,隨著環境的變遷,Cobol也不斷增加許多新的功能,其中最大的特色在于我們轉變為對象導向(object-oriented)的程序語言,這使得IBM一直持續和Cobol的合作。 早在Java出現以前,Acucorp在公司創立的第一天,就已經可以達到寫一次,任何地方都能執行;目前我們可以在600種平臺上執行,包括Windows、Linux、J2EE、Novell等。 Cobol現在就是以協助企業開發組件化的應用為目的。 COBOL主要應用在哪些領域 作為一種元老級的高級編程語言,COBOL擁有龐大的用戶群和代碼,據稱用COBOL書寫的程序超過了1000億行( )。另有調查發現世界上目前使用的商業應用軟件之中的百分之七十是用COBOL代碼編寫的,并且以每年大約五十億行代碼的速度在增長。看來,歷史賦予了COBOL語言特殊的使命。另外,只要大型機存在,其上就還要運行COBOL程序,而且很多資深的程序員已經習慣于COBOL,加入大型機環境的新程序員(例如我) 也不得不開始使用COBOL。其實COBOL也有自身的一些優點,比如它對數據的顯示格式有較強的控制。 另外,我想最重要的是,即使對于具有相當經驗的IT公司來說,重新編寫可靠的應用軟件也是不實際或是從商業角度上并不可行的,而且還要花上很長的時間。 如上介紹,Cobol主要是應用在商業數據處理領域。其中占最大百分比的是銀行、金融和會計行業,其次是Computer VAR/Retail/Consulting行業,這是美國的調查資料。Cobol在中國的應用應該也差不多。(或更少)常見的COBOL編譯器有哪些? 由于COBOL最初是用于主機系統,所以它和主機系統聯系得非常緊密。主流的主機系統,例如IBM的大型機、中型機等都配備了相應的COBOL編譯程序,例如VS COBOL II等。微機的廣泛使用也對主機編程產生了一定的影響,比如它擁有漂亮的圖形界面,不少編譯器廠家也推出了微機平臺上的COBOL編譯器產品,其中比較著名的有Fujitsu PowerCOBOL,AcuCobol等。網上有一個Fujitsu COBOL V3,其編程界面類似于微機上常見的Visual Basic、Visual C等,不僅提供了GUI界面,也內置了許多常見的控件,當然其功能比起VB、VC還是差了不少,有興趣者可以下載去試用一下。 在Windows上開發的人都應該覺得很幸運,它那友好的界面就實在能改善開發者的心情,提高開發的效率。想想在DOS和UNIX等下面的黑屏環境,工作的心情實在好不起來。要是跟蹤一段代碼,簡陋的調試環境真讓人卻步。主機環境既然不那么友好,調試環境也就可以想象了。當然了,如果舍得花錢,還是能買到湊合的調試環境的。即使沒有那么多的投資,CICS也算是一個不錯的東西,畢竟它還支持對其自己命令的調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