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金圣嘆先生曾經說過,少不看水滸,老不看三國,為什么呢?因為水滸教人造反,三國教人謀略。”“三國演義中,劉備的EQ比較高,明明是個無賴,卻有關羽和張飛愿舍命追隨,三顧茅廬就收買了諸葛孔明的一生,致其鞠躬盡瘁,死而后已。”近幾年,所謂“大話”、“厚黑”和“無賴”的哲學文字比較普及,其實,這正說明了一種現象,那就是——競爭的本質就是尋求差異性,你和人家一樣,怎么分出勝負?高手過招,差別就在于那么一點點速度和技巧上的差異。歷史上很多人評述漢高祖劉邦是個無賴,可是人家屬于帝王級,“勝者為王,敗者為寇。”“自古以來,有武將足以保命,而有謀士才得以發展。”吳載燈說,“劉備在沒有諸葛孔明的時候,和兩個結拜兄弟到處投靠,四處為家,一直都無法建立自己的基業,關羽和張飛都是亂軍陣中取上將首級的人,足以讓劉備不死,但是也沒發展,所以,在企業內部一定要文武兼有。”吳載燈的講述只是列舉了《三國演義》中的小片斷,《三國演義》的故事還有很多,看來我真的要回去好好重溫。
熱心網友
少年本來就氣盛, 再看這種拳腳相加,刀光箭影的書,無異于火上澆油.人老了善于謀算, 再看這種爾虞我詐,勾心斗角的書,結果是老奸巨滑. 所以少不看,老不看
熱心網友
?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