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長段的平方等于全長與短段的乘積。0。618,以嚴格的比例性、藝術性、和諧性,蘊藏著豐富的美學價值。 為什么人們對這樣的比例,會本能地感到美的存在?其實這與人類的演化和人體正常發育密切相關。據研究,從猿到人的進化過程中,骨骼方面以頭骨和腿骨變化最大,軀體外形由于近似黃金而矩形變化最小,人體結構中有許多比例關系接近0。618,從而使人體美在幾十萬年的歷史積淀中固定下來。人類最熟悉自己,勢必將人體美作為最高的審美標準,由物及人,由人及物,推而廣之,凡是與人體相似的物體就喜歡它,就覺得美。于是黃金分割律作為一種重要形式美法則,成為世代相傳的審美經典規律,至今不衰!一)黃金分割律 這是公元前六世紀古希臘數學家畢達哥拉斯所發現,后來古希臘美學家柏拉圖將此稱為黃金分割。這其實是一個數字的比例關系,即把一條線分為兩部分,此時長段與短段之比恰恰等于整條線與長段之比,其數值比為1。618 : 1或1 : 0。618,也就是說長段的平方等于全長與短段的乘積。0。618,以嚴格的比例性、藝術性、和諧性,蘊藏著豐富的美學價值。 為什么人們對這樣的比例,會本能地感到美的存在?其實這與人類的演化和人體正常發育密切相關。據研究,從猿到人的進化過程中,骨骼方面以頭骨和腿骨變化最大,軀體外形由于近似黃金而矩形變化最小,人體結構中有許多比例關系接近0。618,從而使人體美在幾十萬年的歷史積淀中固定下來。人類最熟悉自己,勢必將人體美作為最高的審美標準,由物及人,由人及物,推而廣之,凡是與人體相似的物體就喜歡它,就覺得美。于是黃金分割律作為一種重要形式美法則,成為世代相傳的審美經典規律,至今不衰! 近年來,在研究黃金分割與人體關系時,發現了人體結構中有14個“黃金點”(物體短段與長段之比值為 0。618),12個“黃金矩形”(寬與長比值為 0。618的長方形)和2個“黃金指數”(兩物體間的比例關系為 0。618)。 黃金點:(1)肚臍:頭頂-足底之分割點;(2)咽喉:頭頂-肚臍之分割點;(3)、(4)膝關節:肚臍-足底之分割點;(5)、(6)肘關節:肩關節-中指尖之分割點;(7)、(8)乳頭:軀干乳頭縱軸上這分割點;(9)眉間點:發際-頦底間距上1/3與中下2/3之分割點;(10)鼻下點:發際-頦底間距下1/3與上中2/3之分割點;(11)唇珠點:鼻底-頦底間距上1/3與中下2/3之分割點;(12)頦唇溝正路點:鼻底-頦底間距下1/3與上中2/3之分割點;(13)左口角點:口裂水平線左1/3與右2/3之分割點;(14) 右口角點:口裂水平線右1/3與左2/3之分割點。 面部黃金分割律 面部三庭五眼   黃金矩形:(1)軀體輪廓:肩寬與臀寬的平均數為寬,肩峰至臀底的高度為長;(2)面部輪廓:眼水平線的面寬為寬,發際至頦底間距為長;(3)鼻部輪廓:鼻翼為寬,鼻根至鼻底間距為長;(4)唇部輪廓:靜止狀態時上下唇峰間距為寬,口角間距為長;(5)、(6)手部輪廓:手的橫徑為寬,五指并攏時取平均數為長;(7)、(8)、(9)、(10)、(11)、(12)上頜切牙、側切牙、尖牙(左右各三個)輪廓:最大的近遠中徑為寬,齒齦徑為長。    黃金指數:(1)反映鼻口關系的鼻唇指數:鼻翼寬與口角間距之比近似黃金數;(2)反映眼口關系的目唇指數:口角間距與兩眼外眥間距之比近似黃金數。 0。618,作為一個人體健美的標準尺度之一,是無可非議的,但不能忽視其存在著“模糊特性”,它同其它美學參數一樣,都有一個允許變化的幅度,受種族、地域、個體差異的制約。 。

熱心網友

這是一種自然法則,它是通過科學家幾十代人,對不同自然物體和事物的研究,而得出的結論,并且用這個法則再用于社會和自然科學的研究,皆證明是正確的。由于人也是自然物體,看待事物必然習慣帶有這種比例關系,肯定會感覺有這種比例關系的事物要協調和美觀些。說到底0.618是自然本身發展的結果。因此我們要學會用這種方法研究問題,使之更科學的認識自然、改造自然、為人類所用。這就是為什么把0.618稱為黃金分割數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