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還流鼻涕,可能是感冒吧。應如何解決?
熱心網友
首先不要急于退熱。小兒發熱時體溫37.5~38℃為低熱,38~39℃為中熱,39℃以上為高熱。低熱或中熱有利于小兒成長發育。發熱是身體對病毒或細菌入侵所產生的一種反應。這種反應有利于殲滅入侵的病毒和細菌,從而有利于小兒的正常成長發育。體溫達到39度以上就不得不用藥了,而且刻不容緩。高熱持續過久,可引起身體的許多重要功能失調;由于氧氣和營養素消耗大還可能加重心臟血管的負擔;大腦興奮過度而導致...
熱心網友
首先不要急于退熱。小兒發熱時體溫37.5~38℃為低熱,38~39℃為中熱,39℃以上為高熱。低熱或中熱有利于小兒成長發育。發熱是身體對病毒或細菌入侵所產生的一種反應。這種反應有利于殲滅入侵的病毒和細菌,從而有利于小兒的正常成長發育。體溫達到39度以上就不得不用藥了,而且刻不容緩。高熱持續過久,可引起身體的許多重要功能失調;由于氧氣和營養素消耗大還可能加重心臟血管的負擔;大腦興奮過度而導致高熱驚厥或過度抑制而引起昏睡;消化功能紊亂;抵抗力減弱,合并肺炎等等。在使用退熱藥時,非萬不得已不用。無論是撲熱息痛、復方阿司匹林(APC),還是其它五花八門的退熱藥,都是由阿司匹林、咖啡因、非那西汀來合成。因此,退熱藥都有較大的副作用,如刺激胃粘膜,破壞食欲,使胃潰瘍加重甚至出血,引起胃腸長期少量出血并由此而導致缺鐵性貧血;引發血液疾病;損害肝臟和腎臟;嚴重過敏反應者,表現為剝脫性皮炎合并肝腎中毒而致死。因此,基于上述情況也可酌情采用物理降溫的方法。 其次,要合理用藥。小兒感冒不要隨便使用抗菌素,應選用一些抗病毒藥物。因感冒是由病毒所引起。小兒常用抗感冒病毒的藥物有:病毒靈、板藍根沖劑、金剛烷胺、抗病毒口服液、抗感解毒沖劑等。 再次,應用抗病毒藥、退熱藥、抗菌素時,應注意以下幾點:劑量不得過大,服用時間不應太久。多喝開水,促進藥物的吸收與排泄。3歲以下小兒肝腎尚未發育成熟,故不宜使用撲熱息痛。小兒本人或其家族有解熱類藥物過敏史者,勿用退熱藥。 對于小兒感冒的治療也應依據個人情況而定,最好請醫生診斷后,依醫囑服藥.
熱心網友
去看醫生吧.醫生會給他開點藥吃了就行了.不能拖.我小孩就是有一次拖成了肺炎還住院.
熱心網友
找醫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