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中國有3座航天發射中心。一、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是中國建立最早,試驗最多的火箭發射基地,被譽為中國航天第一城。它位于中國西北邊陲戈壁沙漠腹地。1958年開始興建,現已成為中國發射近地軌道衛星的搖籃。因發射成功長征3號運載火箭和“澳星”等國際衛星而聲名大振的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是中國1970年開始建設的第二座航天城。1988年9月7日,由于長征4號運載火箭首飛成功,太原衛星發射中心初露鋒芒。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位于中國西北部甘肅省酒泉地區,發射場的坐標位置為東經100度、北緯41度,海拔1000米。該地區屬內陸及沙漠性氣候,全年少雨,白天時間長,年平均氣溫8。5攝氏度,相對濕度為35-55%,環境條件很適合衛星發射。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始建于1958年,是中國最早的衛星發射中心,其衛星發射設施十分先進。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主要用于執行中軌道、低軌道及高傾角軌道的科學實驗衛星及返回式衛星的發射任務。自1970年長征一號運載火箭(LM-1)成功發射中國第一顆衛星―東方紅一號以來,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LM-1、長征二號丙(LM-2C)及長征二號丁(LM-2D)火箭已成功發射了20多顆科學實驗衛星。1992年10月,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首次為國際用戶執行了發射任務,即利用LM-2C火箭發射我國返回衛星的機會搭載發射瑞典空間公司的FREJA衛星進入預定軌道,獲得成功。二、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位于四川省西南部,涼山彝族自治州境內。其總部位于距發射場65公里處的西昌市內,發射臺的坐標位置為東經102度、北緯28。2度。西昌地區屬亞熱帶氣候,全年平均氣溫為攝氏16度,該地區全年地面風力柔和適度。主要用于廣播、通信和氣象衛星進入地球同步軌道的發射任務。  該發射中心于1982年交付使用,由技術中心、發射中心和指揮控制中心組成。技術中心的任務是完成衛星和火箭以及其它大型設備的轉載、貯存,并對衛星和火箭進行檢查、測試工作;發射中心的任務是將經技術中心測試合格轉運來的火箭和衛星分級起吊、對接,豎立于發射臺,進行檢查測試,加注,瞄準和實施發射;指揮控制中心主要負責火箭一、二級飛行段的參數測量和安全控制任務。1984年,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了“長征三號”運載火箭;1990年又用新建的發射工位發射了“長征二號E”捆綁火箭。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具有兩個發射工位,在中國三大衛星發射中心中,功能比較齊全,設備比較完善,既能發射采用低溫推進劑的“長征三號”系列運載火箭,又能發射運載能力較大的捆綁火箭。    蘭州至烏魯木齊的鐵路在清水地區有一條支線直達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的技術中心和發射場區。鼎新機場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以西75公里,機場跑道長4100米、寬80米,可起降C-130及波音747等大型飛機。8米寬水泥路面的公路連接技術中心和發射場區,適合衛星從機場到技術中心和發射場區的運輸。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從60年代到現在,成功發射了許多不同用途的火箭和衛星,數量之多,居中國三大航天中心的首位。  西昌機場位于西昌市北郊,距離市中心和發射中心分別為13。5 公里和50公里。該機場的跑道長3600米,能夠起降C-130、安124和波音747等大型飛機。該發射中心位于成都至昆明的鐵路干線和四川至云南的公路線上,西昌市距離成都535公里。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有一條專用鐵路支線和公路支線與技術中心和發射場區連接。公路有8米寬,是水泥路面鋪就的。  三、太原衛星發射中心,位于山西省西北部,能發射大型運載火箭和中型運載火箭。距離太原市284公里。中心在海拔1400-1900米之間,其東部、南部和北部三面環山,西邊是黃河。由于海拔高,周圍有高山阻隔,缺少海風影響及氣候寒冷干燥等特點,該地區屬于大陸性氣候,冬天時間長且寒冷,夏天時間短,年平均溫度為4-10攝氏度,夏季最高溫度達28攝氏度,冬季可降至零下39攝氏度。太原衛星發射中心地區的平均地面氣壓為850mPa,平均濕度為50-60%,年平均降水量為540毫米。每年1月份是該地區的最冷月份,平均溫度為零下12攝氏度,平均風速3米/秒。每年7月份是最熱月份,平均溫度為24攝氏度,平均風速也是3米/秒。  由于地處山區,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空氣清新無污染,居民和工業用水來自地下500米處,如礦泉水般清澈,生活環境安靜祥和。  太原衛星發射中心適合發射多種衛星,特別是地球低軌道和太陽同步軌道衛星。發射中心的火箭和衛星廠房、設備處理間、發射操作設施、飛行跟蹤及安全控制設施,軌道預報間等建筑具有藝術風格。到目前為止,太原衛星發射中心已經分別用長征四號運載火箭(LM-4)和長征二號/ SD載火箭(LM-2C/SD)成功地發射了所有國產的太陽同步軌道氣象衛星以及美國的12顆銥星。。

熱心網友

海南好像還有氣象火箭發射中心